550 likes | 686 Views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 4 教材介绍 人教 A 版教材培训讲师团 嘉兴教育学院 /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吴明华.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6 课时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2 课时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8 课时. 删去的内容: 余切、正割、余割,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反三角符号。. 知识结构. 目标定位.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
E N D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4 教材介绍 人教A版教材培训讲师团 嘉兴教育学院/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吴明华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6课时 •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2课时 •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8课时
删去的内容: 余切、正割、余割,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反三角符号。
目标定位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角,具有数、形双重性,所谓“象限角”与“区间角”。 “坐标轴上的角”是特殊角,是表示其他角的“基准”。 弧度制统一了度量弧与半径的单位。
教学要求 (1)任意角、弧度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理解与建议 • 角的推广:“内涵学习法”
教材分析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从锐角到任意角,从直角三角形到单位圆。 只讲三个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个。
教学要求 (2)三角函数 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②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x+cos2x=1,sinx/cosx=tanx。
用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 (1)突出三角函数概念的本质; (2)简化定义形式,体现数学从简精神; (3)加强与几何的联系,便于应用。
单位圆的作用 (1)1弧度的大小;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任意角α → 点P的纵坐标——正弦 任意角α→点P的横坐标——余弦 (3)三角函数的图象、基本性质、同角三 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借助单位圆的直观进行讨论
性质联系 • R=1—— • 圆周长=2π——周期性 • 关于x轴对称——cos(-x)=cos x • 关于y轴对称——cos(π-x)=-cos x • 关于直线y = x对称—— • 旋转对称性——和(差)角公式
教材分析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是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角(终边)的对称性是诱导公式的本质所在。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教学要求 (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π/2±α, 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
教材分析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得到图象的方法:“简谐运动”实验、描点作图、电脑演示。 周期性是三角函数最突出的性质,其中,角(终边)的周期性是三角函数周期性的原因所在。
教学要求 (4)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①能画出y=sin x, y=cos x, y=tan x的图象。 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③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正切函数在(-π/2,π/2)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交点等)。
思考与建议 • 两种方式建构“三角函数性质”知识
教材分析 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 关键是研究参数A、ω、φ的作用,此处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五点法”作图中,突出角的地位。
教学要求 (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 结合具体实例,了解y=Asin(ωx+φ)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y=Asin(ωx+φ)的图象,观察参数A,ω,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思考与建议 • 变量替换与图形变换 对于曲线f(x,y)=0,若以(x-a)替换x,则方程变为f(x-a,y)=0,而曲线向x轴正方向平移a;若以kx替换x,则方程变为f(kx,y)=0,而曲线横向伸缩(以原点为中心)成原来的1/k倍。反之亦成立,对于y也有同样的结论。
教材分析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给定函数 待定函数 函数拟合
教学要求 (6)三角函数的应用 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目标定位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
目标定位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物理背景,注意学科整合。 向量的表示及记号,向量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自由向量) 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
教学要求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教材分析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加减法: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减法用“转化为加法”来定义,事实上,加减法互为逆运算。 数乘,即“倍数”。
教学要求 (2)向量的线性运算(掌握) ① 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 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③ 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教材分析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基本定理刻画了向量空间的维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坐标轴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作为基底,则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的坐标就是这个向量终点的坐标。
教学要求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 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教材分析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内容: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关于数量积的运算律、向量的模和夹角的计算及坐标表示。 核心是数量积的定义:
教学要求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① 通过物理中“功”等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② 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教材分析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几何中的应用、物理中的应用。 “三步曲”:化归、处理、回馈。 基于基底的处理、基于坐标的处理。
教学要求 (5)向量的应用 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向量法:“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向量几何——不依赖于坐标系的解析几何
类比 • 向量的线性运算及运算律与数的加减及其运算律的类比; •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数轴上点表示数的类比; •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与数的乘法运算律的类比; • 向量法与解析法的类比。
拓展视野 • (a+b)2-(a-b)2=4ab
实验反思 1、重视向量的书写规范。 2、可以将相反向量放到“共线向量”一节来讲,这不仅是因为相反向量本身是共线向量,而因为这样的讲法与相反数的讲法一致,也有利于加强向量概念。 3、可以将数量积放到“线性运算”之后、“基本定理”之前,更加体现出数量积是向量的一种运算(对实数来说,它是一种新的运算)。
基本保留了原有教材体系,降低了用公式进行变换的要求。基本保留了原有教材体系,降低了用公式进行变换的要求。
目标定位 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有一定的应用,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运用向量的方法推导基本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由此出发导出其他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教材分析 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起始,用向量方法推导公式。 引导式探究: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合情推理→构造与证明。
教学要求 (1)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 (2)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教材分析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仅用11个公式。 变换:变角、变函数、变运算。 问题:化简、求值、证明。 综合: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要求 (3)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引导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关于差角余弦公式的推导 (1)向量法简单,但仍属于构造法; (2)公式推导方法很多,可以让学生探究。
实验反思 为什么在认识三角变换的学习难度上教师与学生有明显的反差? 知识:公式多 能力:预测变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