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瓯海中学 郭金玉. 走近 朱自清. 朱自清,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 1898 年 11 月 22 日 ) ,卒于 1948 年 8 月 12 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取 “ 春华秋实 ” 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 《 楚辞 · 卜居 》 , “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 ” 中 “ 自清 ” 二字,改名 “ 朱自清 ” ,字 “ 佩弦 ” 。籍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宁。著名诗人、作家、民主战士。. 朱自清 ( 1900——1948 ). 主要作品有: 《 雪朝 》 (诗集) 1922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荷塘月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瓯海中学 郭金玉

  2. 走近朱自清 朱自清,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籍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宁。著名诗人、作家、民主战士。

  3. 朱自清(1900——1948) 主要作品有: 《雪朝》(诗集)1922, 《踪迹》(诗与散文)1924, 《背影》(散文集)1928,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 散文名篇 《春》、《绿》、《背影》、《威尼斯》、《匆匆》 《荷塘月色》(1927.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自由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 ”。

  5. 检查预习 • 生字词: • xiè pì duó wěng mí niǎo nuó • 煤屑路 幽僻踱着 蓊郁 弥望  袅 娜 • sè bó qiàn yuàn zhào liǎn jū • 羞涩 斑驳倩影 媛女 棹 敛 裾 • fàn zhuì shāo xì hān wǎn • 梵婀玲 点缀 树梢 空隙酣眠 宛然 • 峭楞楞leng?

  6. 词语积累 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 双方互递酒杯。 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柔美的样子。 含情相视的样子。 指颜色深浅不一。 蓊蓊郁郁: 妖童媛女: 兼传羽杯: 没精打采: 袅娜: 脉脉: 斑驳:

  7.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1、文中写了作者一次怎样的经历?试给作者画一张行踪线路图。 2、请从文章中找出体现作者感情发展变化的句子。 出家门 小煤屑路 荷塘 回家 不宁静 寻宁静 暂得宁静 不宁静 感情变化的句子: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1段) 2、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第3段) 3、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3段) 4、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6段)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8段)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第9段)

  8. 明线:游踪(外在结构) 出家门 暗线:情感(内在结构) 不宁静 赏四周 失宁静 踱小路 寻宁静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得宁静 观荷塘

  9. 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全文分三大部分: 一(1): 交代观荷缘由。(点明题旨) 二(2-6):描绘荷塘月色。(主体) 1、(2-3)荷塘的环境,抒写个人心境,体会独处妙处。 2、(4-5)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 3、(6)荷塘四周:一幅寂静、朦胧的月色图。 三(7-9):联想述志,向往美好生活。(结尾)

  10.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实,有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11. 探究与赏析 1、文章第3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里“平常的自己”是怎么样的?“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的自己又是怎么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被哀愁困扰的。 此时的自己:借眼前的美景得到暂时的自由、解脱、宁静。 2、文章的4、5、6段以写景为主,但每段所描绘的景物侧重点不同,请概况每段所写的主要景物。 4、月下荷塘 5、荷塘月色 6、荷塘周围

  12.  第4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排列? 第4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排列? 田田 出水很高 像婷婷舞女的裙 ( ) ( ) ( ) ( ) ( )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零星 袅娜 明珠 星星 美人 静 月下的 缕缕 渺茫的歌声似的 幽雅宁静 荷塘 一道凝碧 动 看不见的 脉脉

  13. 通感: 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用到另外一种感官上。又称“移觉”。 这孩子的嘴真甜。 听觉——味觉 红杏枝头春意闹。 视觉——听觉 “微风过处”一句,清香与歌声相通在何处?

  14. 通 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 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15. 荷叶 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叶 (比喻)

  16. 为什么要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荷叶呢?为什么要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荷叶呢? 因为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它亭亭玉立,灵动飘逸的状态正好表现出了荷叶柔美的风姿.

  17. 荷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拟人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比喻(博喻)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8. 第5段描写了塘上的月色,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你认为哪些词用得生动、传神?第5段描写了塘上的月色,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你认为哪些词用得生动、传神?

  19. 如流水 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 实 ( ) ( ) 月光 月影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虚 塘上的 朦胧优雅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月色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实 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 虚

  20. 用词准确生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 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泻 浮 ? ? ?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21. 流水

  22. 结论: “泻”的范围广,与 “流水”相照应,而 且有动态美,显得生 动活泼。“照”的范 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 显得不灵泛。

  23. 结论: “浮”突出静态美, “笼”可与之对照。 “漂”突出动态美, “笼”不能与之对照。

  24. 动词的锤炼 •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为什么不能换成“照”?它的妙处在哪儿? • 以“流水”喻“月光”,用“泻”而不用照,写出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景象,“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化静为动,有动感美“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为什么不能换成“升”? • 用“浮”不用“升”,像“梦”,分别表现了雾的轻飘柔美的的姿态,有状态美 •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分析“洗”字的妙处 • 叶子与花在“牛乳中洗过”,写出了叶和花洁白而鲜艳,有色彩美

  25. 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26. 第6节描写了荷塘四周的环境和前文所写的环境特点有何不同?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第6节描写了荷塘四周的环境和前文所写的环境特点有何不同?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作者是否完全解脱了呢?

  27. 树姿: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树色:阴阴乍看像烟雾般 ( ) ( ) ( ) ( ) ( ) 杨柳 远山 蝉声 灯光 水里的蛙声 整体的风光 荷塘的四周 树梢 树上 树缝 树下

  28. (1)本体 (2)喻体  (3)原句  (4)相似点 • (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  (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 (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  碧天里的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 (1)清香:(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 • (1)月光:(2)流水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 • (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 • (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悠扬、温馨、和谐 • (1)树色:(2)一团烟雾   (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朦胧 • (1)灯光:(2)渴睡人的眼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没有精神

  29. (1)对比阅读 “ 荷塘上面,看上去都是荷叶,叶子长得很高,叶子中间还零星地开着一些白花,微风吹过,送来一阵清香……” • 上面一段文字与原文相比逊色许多,显得干枯无味,因为它删去了原文中的叠词找出这些叠词并分析他们的作用 • “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的广度“田田”写出了荷叶的密度“层层”写出了荷叶高低参差形成的层次“缕缕”准确地表现了荷花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微微的清香“脉脉”是作者想象流水暗含情意,荷叶因为得了它的滋润才“更见风致”的。 • (2)叠词作用: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

  30.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描述了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增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 小结: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感强,富有音韵美。

  31.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 •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掂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 三、课堂总结

  32. 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 作者出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宁静又到不宁静,深切微妙地反映出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少 年 女 子

  33. 小结 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34.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4——6节。 2、描写一段景物,表达自己一定的情感。 3、完成《世纪金榜》相关练习。

  35. 本文的三“美” 画面美 语言美 情调美

  36. 画面美: 文中写景的语段,勾勒了一幅幅经典的画面。 (4-6)集中体现了这点 4.月光下的荷塘 5.荷塘上的月色 6.荷塘四周的景色

  37.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8. 有袅娜地开着的

  39.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40.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41.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42.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4. 叶子和花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和花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45.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更见风致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更见风致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