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5

第 3 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 3 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分析的核心是准确的“量”的概念 , 凡是测量就有误差 , 减少测量误差是分析工作的重点之一. 3.1.1 误差和偏差. 1. 真值 T ( True value ) 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值。 真值是未知的、客观存在的量。在特定情况下 认为 是已知的:. (1) 理论真值 (如化合物的理论组成) (2) 计量学约定真值 (如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的长度、质 量、物质的量单位等等)

brady-bai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分析的核心是准确的“量”的概念, 凡是测量就有误差, 减少测量误差是分析工作的重点之一.

  3. 3.1.1 误差和偏差 1. 真值 T (True value) 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值。 真值是未知的、客观存在的量。在特定情况下认为是已知的: (1) 理论真值(如化合物的理论组成) (2) 计量学约定真值(如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的长度、质 量、物质的量单位等等) (3) 相对真值(如高一级精度的测量值相对于低一级精度 的测量值)

  4. 2.误差(Error): 测定结果(x)与真实值(xT)之间的差值,用 E表示. • 1)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Ea) Ea= 测定值-真实值 = x - xT • 2)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表示。

  5. 如:对于1000kg和10kg ,绝对误差相同(±1kg),但产生的相对误差却不同。 •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之分。

  6. 3. 偏差 • 1) 算术平均值 • 对同一种试样,在同样条件下重复测定n次,结果分别为:x1, x2,  xn • 2) 偏差(devoation) 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绝对偏差。

  7. 3) 算术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 • 通常以单次测量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即平均偏差 来表示精密度。 4) 相对平均偏差(relative mena deviation) 注意: 不计正负号,di则有正负之分。

  8. 例1:测定钢样中铬的百分含量,得如下结果:1.11, 1.16, 1.12, 1.15和1.12。计算此结果的平均偏差及相对平均偏差。 • 解: 用 表示精密度比较简单。 该法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充分反映大偏差对精密度的影响。

  9. 当测定 次数较多时,常使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一组平行测定值的精密度。 • 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 • 相对标准偏差亦称变异系数(RSD 或sr): • 标准偏差:通过平方运算,能将较大的偏差更显著地表现出来,能更好地反映测定值的精密度。

  10. 4. 中位数(xM)-Median value 一组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一个数据即为中位数xM,当测量值的个数位偶数时,中位数为中间相临两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优点:是能简单直观说明一组测量数据的结果,且不受两端具有过大误差数据的影响; 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数据,因而不如平均值准确。

  11. 5. 极差(R) 极差(Range):衡量一组数据的分散性。一组测量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也称全距或范围误差。 R = x max — x min 相对极差:

  12. 3.1.2 准确度与精密度 1、准确度 Accuracy 准确度表征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准确度用误差表示。反映测定的正确性,是系统误差大小的量度。 2、精密度 precision 精密度表征平行测量值的相互符合程度。精密度用偏差表示。有时用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再现性(reproducibility)表示不同情况下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13. D 测量点 C 平均值 B 真值 A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例:A、B、C、D 四个分析工作者对同一铁标样(WFe=37.40%)中的铁含量进行测量,得结果如图示,比较其准确度与精密度。 表观准确度高,精密度低 (不可靠) 准确度高,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精密度低 36.00 36.50 37.00 37.50 38.00

  14. 结论: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就高; 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

  15. 3.1.3.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误差,根据性质不同可区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大类 • 1.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 由一些固定的原因所产生,其大小、正负有重现性,也叫可测误差。 • 1)方法误差 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误差。 • 2)仪器误差 • 3)试剂误差 • 4)操作误差 操作不当

  16. 系统误差的性质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 1)重现性 • 2)单向性 • 3)可以校正。 2.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 随机误差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所以又称偶然误差 • 如,同一坩埚称重(同一天平,砝码),得到以下克数: • 29.3465,29.3463,29.3464,29.3466

  17. 对于天秤称量,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 1)天平本身有一点变动性 • 2)天平箱内温度有微小变化 • 3) 坩埚和砝码上吸附着微量水分的变化 偶然误差的性质: • 误差的大小、正负都是不固定的。 • 偶然误差不可测误差。 •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在同样条件下多次测定,可发现偶然误差服从统计规律。

  18.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19. 8. 公差 →公差:生产部门对于分析结果允许误差表示法,超出此误差范围为超差,分析组分越复杂,公差的范围也大些。

  20. 3.1.5 误差的传递 1.系统误差的传递 (1). 加减法 若 R = A + B - C,则 ER = EA + EB - EC 即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是各测量步骤绝对误差的代数和 若 R = A + mB - C 则 ER = EA + mEB - EC 在误差计算中含相关系数 m

  21. (2) .乘除法 在乘除法的误差计算公式中,不考虑系数m (3).指数关系 (4).对数关系

  22. 2. 随机误差的传递 (1). 加减法 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的平方是各测量步骤标准偏差的平方和。 若带有系数,则系数也相应平方 (2). 乘除法 在乘除法的误差计算公式中,不考虑系数m

  23. (3).指数关系 (4).对数关系

  24. 设天平称量的标准偏差S=0.1mg,求称量试样时的标准偏差Sm 解:称取试样时,无论是用差减法,或固定称量法,都需要称量两次,读取两次平衡点,试样质量是两次称量所得质量之差,即 m=m1-m2故:

  25. 例:用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25.00mL,用0.1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0.00mL,已知用移液管移溶液时的标准偏差S1=0.02mL,滴定管读数每次S2=0.01mL 设HCl溶液浓度准确,计算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的标准偏差 解: 由误差传递 滴定管要读两次 仅最后一位相差1,所以偏差极小

  26. 3. 极值误差 即:考虑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由各步骤带来的误差相互叠加。(也有相互抵消) 例如:滴定时读滴定管两次,极值误差±0.02mL 所以,在滴定时,为了使读数误差<0.1%,一般体积>20mL 天平称量两次读数,极值误差±0.0002mg  所以,在称量时,为了使读数误差<0.1%,一般质量>0.2mg 则极值相对误差

  27. 例:用间接法测定Cu含量,若测量相对误差均为0.1%,问Cu的质量分数的极值相对误差为多少?例:用间接法测定Cu含量,若测量相对误差均为0.1%,问Cu的质量分数的极值相对误差为多少? 解:计算公式为: 若误差0.1% 0.2% 0.1% 0.1% 有时误差可相互抵消

  28.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2.1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 有效数字位数由仪器准确度决定,它直接影响测定的相对误差。

  29. 有效数字位数的确定 a数字前0不计,数字后计入: 0.03400 b 数字后的0含义不清楚时, 最好用指数形式表示 : 1000 (1.0×103, 1.00×103, 1.000 ×103) c 自然数和常数可看成具有无限多位数(如倍数、分数关系) d不能因为变换单位而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0.0345g=34.5mg=3.45×104μg e 对数 (如pH, pM, lgK等)的有效数字位数按尾数计,如 pH=10.28, 则[H+]=5.2×10-11 f 误差只需保留1~2位

  30. m◇分析天平(称至0.1mg): 12.8228g(6) , 0.2348g(4) , 0.0600g(3) ◇千分之一天平(称至0.001g): 0.235g(3) ◇1%天平(称至0.01g): 4.03g(3), 0.23g(2) ◇台秤(称至0.1g): 4.0g(2), 0.2g(1) V☆滴定管(量至0.01mL): 26.32mL(4), 3.97mL(3) ☆容量瓶: 100.0mL(4), 250.0mL (4) ☆移液管: 25.00mL(4); ☆量筒(量至1mL或0.1mL): 25mL(2), 4.0mL(2)

  31. 5位 4位 3位 2位 1位 位数比较模糊 1.0008 43.181 0.1000 10.98% 0.0382 1.98×10-10 54 0.0040 0.05 2×105 3600 100

  32. 3.2.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无数(或是0)看单双” 修约数字时,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到所需要的位数,不能分次修约。

  33. 0.3255 0.03624 10.22 150.6 75.55 16.09 22.44 有效数字的修约: 0.32554 (修为4位) → 0.036236 (修为4位) → 10.2150 (修为4位) → 150.65 (修为4位) → 75.55496 (修为4位) → 16.0851 (修为4位) → 22.4450 (修为4位) →

  34. 禁止分次修约 0.57 0.5749 × 0.575 0.58 运算时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进行

  35. 3.2.3 运算规则 • 加减法:当几个数据相加减时,有效数字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因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的绝对误差最大。 • 例:0.0121+25.64+1.05782=? 绝对误差 ±0.0001 ±0.01 ±0.00001 在加合的结果中总的绝对误差值取决于25.64。 0.01+25.64+1.06=26.71

  36. * 乘除法:当几个数据相乘除时,有效数字位数,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因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的相对误差最大。 例: 0.0121 × 25.64 × 1.05782=? 相对误差 ±0.8% ±0.4% ±0.009% 结果的相对误差取决于0.0121,因它的相对误差最大, 所以0.0121×25.6×1.06=0.328 乘除法运算中,若遇到9以上的大数,如9.00,9.86等,通常将其作四位有效数字处理。

  37. H2O+CO2 0.0192

  38. 在计算分析结果时,高含量(大于10%)组分的测定,一般要求四位有效数字;含量在1%~10%的组分一般要求三位有效数字;含量小于1%的组分一般要求两位有效数字。在计算分析结果时,高含量(大于10%)组分的测定,一般要求四位有效数字;含量在1%~10%的组分一般要求三位有效数字;含量小于1%的组分一般要求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中各类误差的通常取1 至 2位有效数字

  39. 3.3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总体(或母体):所考查对象的某特性值的全体。   样本(子样):自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一组测量值 样本大小(或容量):样本中所含测量值的数目   若样本容量为n,平均值

  40. 对无限次测定,平均值即为总体平均值 没有系统误差时,µ就是真实值xT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当 n< 20 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时,广泛采用标准偏差来衡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41. 标准偏差 1、总体标准偏差 当测量次数为无限多次时,各测量值对总体平均值μ的偏离,用总体标准偏差σ表示。 避免单次测量偏差相加时正负抵消;大偏差能更显著地反映出来。 2、样本标准偏差 测量值不多, μ不知时,用来衡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42. 此时, 3、相对标准偏差 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亦称变异系数,sr或RSD %)为:

  43. 例:甲乙两组测量数据,各10次测定,偏差分别为:例:甲乙两组测量数据,各10次测定,偏差分别为: 甲:+0.3-0.2-0.4+0.2+0.1+0.40-0.3+0.2-0.3 乙:0+0.1-0.7﹡ +0.2-0.1-0.2+0.5﹡-0.2+0.3+0.1 甲的平均偏差: 乙的平均偏差: 用标准偏差表示: 数据平方后较大的偏差可显示出来

  44. 4、标准偏差与平均偏差的关系 当n > 20 时, δ:测定次数非常多时的平均偏差 当 n < 20,则用  表示

  45. 3.3.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1 频数分布 例: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样品中镍的质量分数(%)进行重复测定,得到90个测定值如下: 1.60 1.67 1.67 1.64 1.58 1.64 1.67 1.62 1.57 1.60 1.59 1.64 1.74 1.65 1.64 1.61 1.65 1.69 1.64 1.63 1.65 1.70 1.63 1.62 1.70 1.65 1.68 1.66 1.69 1.70 1.70 1.63 1.67 1.70 1.70 1.63 1.57 1.59 1.62 1.60 1.53 1.56 1.58 1.60 1.58 1.59 1.61 1.62 1.55 1.52 1.49 1.56 1.57 1.61 1.61 1.61 1.50 1.53 1.53 1.59 1.66 1.63 1.54 1.66 1.64 1.64 1.64 1.62 1.62 1.65 1.60 1.63 1.62 1.61 1.65 1.61 1.64 1.63 1.54 1.61 1.60 1.64 1.65 1.59 1.58 1.59 1.60 1.67 1.68 1.69

  46. 分组:容量大时分为10-20组,容量小时(n<50)分为5-7组,分组:容量大时分为10-20组,容量小时(n<50)分为5-7组, 本例分为9组; 极差:R=1.74%-1.49%=0.25%; 组距:组距= R/9=0.25%/9=0.03%。 每组内两个数据相差0.03%即:1.48-1.51,1.51-1.54等等。 为了使每一个数据只能进入某一组内,将组界值较测定值多取一位。即:1.485-1.515,1.515-1.545,1.545-1.575等等。 统计频数:测定值落在每组内的个数(称为频数), 相对频数:计算出数据出现在各组内的频率(即相对频数)。

  47. 分组(%) 频数 频率 1.485-1.515 2 0.022 1.515-1.545 6 0.067 1.545-1.575 6 0.067 1.575-1.605 17 0.189 1.605-1.635 22 0.244 1.635-1.665 20 0.222 1.665-1.695 10 0.111 1.695-1.725 6 0.067 1.725-1.755 1 0.011 ∑ 90 1.00

  48. 平均值:1.62 特点: 1.离散特性(σ) 2.集中趋势(μ) 频率分布的直方图

  49. 2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它的数学表达式即正态分布函数式为:

  50. μ决定曲线的位置, σ决定曲线的形状 (是从μ到曲线拐点的距离) 正态分布曲线(μ相同,σ2>σ1) x μ 0 x-μ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