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03 Views
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制作者: 桓台县实验中学 徐成海. 导学目标. 1. 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 2. 什么是“白登之围”?. 3. 汉武帝时是怎样打败匈奴的?. 4.“ 昭君出塞”的始末情况如何?. 5. 东汉与匈奴的和战情况如何?. 填空. 1. 战国以来,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占据 _____ 地区。 2. 秦统一后,派将军 _____ 北伐匈奴,夺回 _____ 地区。 3. 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起 _____ 东到 _____ 的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 河套. 蒙恬. 河套. 临洮. 辽东. 填空. 畜牧业.
E N D
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制作者:桓台县实验中学 徐成海
导学目标 1.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 2.什么是“白登之围”? 3.汉武帝时是怎样打败匈奴的? 4.“昭君出塞”的始末情况如何? 5.东汉与匈奴的和战情况如何?
填空 1.战国以来,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占据_____地区。 2.秦统一后,派将军_____北伐匈奴,夺回_____地区。 3.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起 _____东到_____的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 河套 蒙恬 河套 临洮 辽东
填空 畜牧业 1.草原上________兴旺。 2.受汉族的影响,逐渐有了________。 3.冶铸业发展,能够制造______农具和兵器。 农耕 铁制
白登之围 时间: 前200年 结果: 汉高祖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
白登之围西汉为什么惨败? 可从西汉社会状况的角度分析。当时西汉刚刚建立,社会非常贫困,经济实力不足,导致军事上的失败。 从匈奴发展状况的角度分析。匈奴出现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畜牧业、手工业和农业不断发展,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当时处于鼎盛时期。 双方力量对比是西汉弱匈奴强。所以西汉失败。
汉武帝时代反击匈奴 1.条件: 2.经过: 前两次夺得_________和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年, 大将:_______、_______。 河套地区 河西走廊 前119 卫青 霍去病 3.意义:
汉武帝时代为什么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 ①当时西汉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是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②卫青、霍去病等汉军将领英勇善战; ③西汉反击匈奴也顺应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积极支援反击匈奴的战争。 所以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才取得胜利。
汉武帝称赞霍去病: “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这样勇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军侯吧!”
“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 ——霍去病
昭君出塞 前1 ________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单于_______向西汉求亲,______把昭君嫁给他。 呼韩邪 汉元帝
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历史学家翦伯赞写诗赞扬昭君: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为加强汉匈两大民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汉初和亲是在汉败情况下,统治者采取的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昭君也是自愿前往,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②结果不同。汉初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后带来的是友好的交流融合与长久的和平。
东汉和匈奴的和战 南匈奴 北匈奴 东汉时匈奴分离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部分。 东汉派大将_______和______两次出击__________,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 窦固 窦宪 北匈奴
漠北战役 国强 冒顿单于统一 白登之围 国弱 南下 霍去病 卫青 匈奴 昭君出塞 和亲 请求和亲 汉高祖 汉武帝 汉元帝 西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匈奴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末形成强大国家 B.秦末汉初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C.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D.前200年,匈奴把汉武帝围困在白登山
2.公元前119年,带兵大败匈奴的是 A.窦固 B.窦宪 C.卫青、霍去病 D.蒙恬 3.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始于 A.西汉建立后 B.白登之围后 C.国力强盛后 D.打败匈奴后
二、填空题: • 1.公元前______年,汉高祖被匈奴单于_______围困在平城白登山。经过七天七夜才解围。 • 2.公元前___世纪中期,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______单于向汉称臣,同汉订立和好盟约。 200 冒顿 1 呼韩邪
三、连线题: 汉高祖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 白登之围 汉元帝 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东汉王朝 昭君出塞
四、材料解析题 • 材料1 • 《汉书》中记载:“汉初定,……匈奴引兵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而冒顿遂引兵去,汉亦引兵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
材料2“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诏曰:‘匈奴郅支单于……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复修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郡国献女,未见皇帝前,待命于掖庭)王嫱(王氏女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为阏氏(匈奴皇后)。’”材料2“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诏曰:‘匈奴郅支单于……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复修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郡国献女,未见皇帝前,待命于掖庭)王嫱(王氏女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为阏氏(匈奴皇后)。’”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
请回答 • ①材料1中叙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②材料2中叙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③两个材料中记叙的汉高祖和汉元帝时期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不同? 汉初白登之围后,西汉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西汉元帝时,匈奴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单于。
①背景不同。汉初和亲是在汉败情况下,统治者采取的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昭君也是自愿前往,是平等互利的结合。①背景不同。汉初和亲是在汉败情况下,统治者采取的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昭君也是自愿前往,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②结果不同。汉初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后带来的是友好的交流融合与长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