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31 Views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 泛在教学( 2 ). 七.移动+互联网的平板电脑 ——无所不在的教育. 1. 移动互联网环境 ( 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就是将 移动通信 和 因特网 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 至今, 移动互联网 有许多理解,本身还在发展。我个人根据实践,理解为: 移动 + 无线 + 触控 + 因特网 + 续航能力 = 移动互联网环境. ( 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 小巧轻便 ” 及 “ 通讯便捷 ” 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 PC 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
E N D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 泛在教学(2)
七.移动+互联网的平板电脑——无所不在的教育七.移动+互联网的平板电脑——无所不在的教育 1. 移动互联网环境 (1)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因特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 至今,移动互联网有许多理解,本身还在发展。我个人根据实践,理解为: 移动+无线+触控+因特网+续航能力 =移动互联网环境
(2)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 a. 高便携性——因为高便携性,移动设备具备长时间伴侣的特点,个人助理的优势显而易见。 b. 应用轻便——移动设备的触控式操作功能,比较集中体现便易性:方便、快捷,可以用“指手划脚”式的肢体语言去控制设备。 c. 隐私性——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
2. 泛在教学基础 (1)泛在教学的要件 上述移动互联网环境,主要指的是硬件和网络环境。有了硬件,更需要的是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我们既要有呈现内容的教科书,内容呈现程序等等,也需要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应用程序。教学环节中,还有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要件, 课堂讲授要件, 教学活动要件。
(2)教学内容要件 在数字条件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已经极大地发展了,不仅仅是课本。 围绕内容的媒体形式极其多样化,枚举如下: 电子书 教学课件 教学演示程序 仿真教学软件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a. 仿真教学软件——数控机床实训 全国仿真专业委员会年会特等奖——数控机床仿真软件。实现 编程 操控面板 3D机床 无缝联动 支持实训考试
b. 虚拟现实——相对论视觉效应 大物理学家费因曼大声呵斥:每当我们看到这张图时,不免要感到脸红。因为它是错的。 见视频
b. 虚拟现实——相对论视觉效应 爱因斯坦展 模拟爱因斯坦骑自行车上班 感知、计算、虚拟现实
c. 增强现实 一种新型教育技术
(3)课堂讲授要件 学习除了读书,还要上课。 就是在课堂里聆听教授,老师讲课。 通过听课获得知识,领略思想,感受风采。生动的语言,夸张的手势,深情的眼神,传递的不仅仅是凝固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传神。 现代数字技术可以将这些精彩的讲授以数字的记录下来,更广泛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提出一个新理念,播放计算机课程录像,学生自己学会使用计算机,效果特别好。
(4)教学活动要件 读书、上课以外,学习还需要一些辅助教学的活动。 我们往往比较重视读书,其实读书不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需要其他各种环节进行补充,构成完整的学习全过程。 如记笔记,做作业,查词典,找文献,用标准,计算,写字,换算等等。需要铅笔尺子,练习本,工具书,地图,国家标准等。 所以,教学信息化需要完整地提供各种要件,才能 真正实现泛在学习。
八.移动互联终端完整构建泛在教学环境 1. 移动互联终端 (1)移动互联终端的范例——iPAD iPad是一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终端,优秀个人数字助理PDA。 移动方便,没有辫子(续航10小时,没有电池线),触控操作(没有键盘连线),无线联网(如果3G上网,真正可以随时随地)。
(2)iPad支持泛在阅读 iPad屏幕为9.7英寸,与32开图书一样大小,电池续航能力为10小时,结合3G,Wifi,可以实现泛在阅读。阅读特征部分回归传统。 上海海事大学教师的一则微博“买不起iPad别做我的学生”提供反证。 思想不苟同,技术观点可取。iPad代表最先进的思想,推崇iPad,是因为提高学习效率的确很有帮助。很多很不错的软件,很多让你匪夷所思的功能。
2.移动互联终端的教育应用 我们曾经研究网络课程的 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 课程教学既包括教学内容,也包括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资源。教育信息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完整构筑教学环境。 因此,我们对移动互联终端、PDA的期望,即要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配置大量的优秀教学内容,更要求配置足够的教学辅助工具,构成强大的教学环境,配置足够的视频课程。
3. iPAd教学内容资源配置 (1)电子书形式的课程教材 iPad上配置了大量电子书形式的课程教材,成为基本教学内容资源。 既有的是纯文本的PDF电子书,也有技术含量高的多媒体电子书,具有图文声像影集成功能。 例如,《洪恩英语》原来是一种内容优秀,功能突出的多媒体印刷点读本,MPR。现在以iPad app 形式推出,用触控代替点读。
4. iPAd课堂讲授资源配置 (1)以iTunes U为代表的视频课程 a. MIT OCW—— MIT OCW全称MIT OpenCourseWare。中文名称“网络公开课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 M·韦斯特于2001年4月4日宣布,MIT正式启动OCW计划。 10年内把其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
b. iTunes U ——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开课程 iTunes U是一种面向全球的网络公开课程。iTunes U内容包括课程的音频、视频、文档。 诸多世界名校纷纷竞相在iTunes U设立自己网页,公开各种课程资源。诸如Stanford、哈佛、MIT、牛津等。 我国的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教育电视台都设立了自己网页. iTunes U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