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余光中

余光中. 抒情诗与意象. 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 1928 年生。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 1949 年 5 月去香港,次年 5 月迁居台湾, 1952 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 1958 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年获该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以后,在台湾省的几所大学任教。 1975 年,他离台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几十年来,除散文集、评论集、译作、英文论著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在港、台诗坛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他还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 乡愁 》 的创作.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余光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余光中 抒情诗与意象

  2. 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1949年5月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湾,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年获该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以后,在台湾省的几所大学任教。1975年,他离台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几十年来,除散文集、评论集、译作、英文论著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在港、台诗坛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他还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1949年5月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湾,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年获该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以后,在台湾省的几所大学任教。1975年,他离台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几十年来,除散文集、评论集、译作、英文论著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在港、台诗坛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他还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3. 《乡愁》的创作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4. 课文朗读 余光中 歌曲欣赏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5.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6.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7. 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那么,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8. 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9. 时间 空间 物象 离愁 别绪 思想情感 故 乡 之 思 恋母 母子别 恋母 邮票 小时侯 学校 乡 愁 念妻 念妻 新婚别 船票 长大后 部门 家 国 之 念 思娘 生死别 哭娘 坟墓 墓地 后来 盼归 乡国别 现在 海峡 盼统一 台北 统 一 回 归 时空交织 感情物化

  10. 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以大陆生活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离愁: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哭娘,写尽生离死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时间的发展就是线索,它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以大陆生活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离愁: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哭娘,写尽生离死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时间的发展就是线索,它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11. 余光中《乡愁》的形式美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12. ②音乐美:除了“头”字的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③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13. 抒情诗与意象 抒情诗是诗歌的一种。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抒情诗有意象,是作者的情意和客观的物象相感应而以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余光中的《乡愁》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美,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正好成为各个不同时期同一感情的象征物。

  14. 感情物化 乡愁本来是人们所普遍体验过却难以捕捉的情绪,作者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将感情物化,通过具体的象征性的形象,倾注自己对祖国的河山与民族历史的思念。

  15. 余光中的诗中,那少年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期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的乡关之情,而这一切都将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归东海,千峰朝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和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余光中的诗中,那少年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期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的乡关之情,而这一切都将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归东海,千峰朝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和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

  16. 《母难日》(三题之一首)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的生命的饿开始 一次,在你的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17. 余光中传——《茱萸的孩子》 《新版前言》—余光中 “我的小诗《乡愁》在大陆流传颇广,能背的人很多。这首诗像是我的名片,一方面介绍了我,另一方面却也遮住了我,使不少读者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很方便的把我简化为‘乡愁诗人’,便定了位。其实我一生的作品,散文数百篇,诗已逾千首,除‘乡愁’外,还写过其他许多主题。《乡愁》是我的门牌,这本《茱萸的孩子》才是我的大门,进得大门来,才看得见我的庭院,进得了我的房屋。

  18. (二)创作述评:余光中是20世纪中国诗文双璧的大作家(二)创作述评:余光中是20世纪中国诗文双璧的大作家 余光中手握五彩笔:用紫色笔来写诗,用金色笔来写散文,用黑色笔来写评论,用兰色笔来翻译,用红色笔来编辑文学作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