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40 Views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1.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 1 ) 公理 1 ∵A∈ , B∈ ,∴ AB . ( 2 ) 公理 2 ∵A , B , C 三点不共线,∴ A , B , C 确定 一个平面 . 三个推论:①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② 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③ 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 3 ) 公理 3 ∵P∈ , 且 P∈ ,∴ ∩ =l ,且 P∈l. ( 4 ) 公理 4 ∵a∥c,b∥c,∴a∥b.
E N D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1.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公理1 ∵A∈ ,B∈ ,∴AB . (2)公理2 ∵A,B,C三点不共线,∴A,B,C 确定 一个平面. 三个推论:①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②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③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公理3∵P∈ ,且P∈ ,∴ ∩ =l,且P∈l. (4)公理4∵a∥c,b∥c,∴a∥b.
(5)等角定理∵OA∥O1A1,OB∥O1B1, ∴∠AOB=∠A1O1B1或∠AOB+∠A1O1B1=180°. 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b , a∥b, ∴ a∥ . (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 ,a , ∩ =b, ∴a∥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b ,a∩b=P, a∥ ,b∥ ,∴ ∥ . (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 ∥ , ∩ =a, ∩ =b,∴a∥b.
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 ,n ,m∩n=P, l⊥m,l⊥n,∴l⊥ . (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 ,b⊥ ,∴a∥b.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a⊥ ,∴ ⊥ . (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 , ∩ =l, a , a⊥l,∴a⊥ . 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定义. (2)范围: ∈(0,]. (3)求法:先通过取中点或作平行线找到两异面 直线所成的角,然后解含有这个角的三角形.若求 得的角为钝角,则这个角的补角才为所求.
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2)范围: ∈[0, ]. (3)求法:先找到(或作出)过斜线上一点垂直 于平面的直线,斜足与垂足的连线就是斜线在平 面内的射影,该斜线与射影的夹角就是所求的线 面角,解这个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可得.
7.唯一性定理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2)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已知平面. (3)过空间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平面. (4)过空间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垂直于已知直线.
问题突破: 一、线线、线面的平行与垂直 例1正三棱柱A1B1C1—ABC中,点D是BC的中 点,BC= BB1,设B1D∩BC1=F.求证: (1)A1C∥平面AB1D; (2)BC1⊥平面AB1D. 思维启迪 本题可先挖掘正三棱柱中 有关的线面平行及垂直关系,第(1)问 可利用“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 第(2)问可利用“线线垂直”来证 “线面垂直”.
证明(1)连结A1B,设A1B与AB1 交于E,连结DE. ∵点D是BC中点,点E是A1B中点, ∴DE∥A1C ∵A1C 平面AB1D, DE平面AB1D, ∴A1C∥平面AB1D. (2)∵△ABC是正三角形,点D是BC的中点, ∴AD⊥BC. ∵平面ABC⊥平面B1BCC1, 平面ABC∩平面B1BCC1=BC,AD平面ABC, ∴AD⊥平面B1BCC1,
∵BC1平面B1BCC1,∴AD⊥BC1. ∵点D是BC的中点,BC= BB1,∴BD= BB1. ∵ ,∴Rt△B1BD∽Rt△BCC1. ∴∠BDB1=∠BC1C. ∴∠FBD+∠BDF=∠C1BC+∠BC1C=90°. ∴BC1⊥B1D.∵B1D∩AD=D,∴BC1⊥平面AB1D. 探究提高 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线线平行(垂直), 线面平行(垂直)与面面平行(垂直)的相互转化.在解决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问题时,若题目中已出现了中点,可考虑在图形中再取中点,构造中位线进行证明.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 ABCD-A1B1C1D1中,已知DC=DD1= 2AD=2AB,AD⊥DC,AB∥DC. (1)求证:D1C⊥AC1; (2)设E是DC上一点,试确定E的位置, 使D1E∥平面A1BD,并说明理由. (1)证明 在直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连结C1D, ∵DC=DD1, ∴四边形DCC1D1是正方形. ∴DC1⊥D1C.
又AD⊥DC,AD⊥DD1, DC∩DD1=D, ∴AD⊥平面DCC1D1, D1C平面DCC1D1,∴AD⊥D1C. ∵AD、DC1平面ADC1, 且AD∩DC1=D, ∴D1C⊥平面ADC1, 又AC1平面ADC1, ∴D1C⊥AC1.
(2)解连结AD1,AE, 设AD1∩A1D=M,BD∩AE=N, 连结MN, ∵平面AD1E∩平面A1BD=MN, 要使D1E∥平面A1BD, 须使MN∥D1E, 又M是AD1的中点, ∴N是AE的中点. 又易知△ABN≌△EDN, ∴AB=DE. 即E是DC的中点. 综上所述, 当E是DC的中点时,可使D1E∥平面A1BD.
二、面面平行与垂直 例2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 ABC—A1B1C1中,AA1=AB, F、F1分别是AC、A1C1的 中点.求证:(1)平面AB1F1∥平面C1BF; (2)平面AB1F1⊥平面ACC1A1. 思维启迪 本题可以根据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 理和性质定理,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证明(1)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F、F1分别是AC、A1C1的中点, ∴B1F1∥BF,AF1∥C1F.
又∵B1F1∩AF1=F1, B1F1、AF1面AB1F1, ∴平面AB1F1∥平面C1BF. (2)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AA1⊥平面A1B1C1,F1是A1C1的中点. ∴B1F1⊥AA1,B1F1⊥A1C1.又∵A1C1∩AA1=A1, ∴B1F1⊥平面ACC1A1,而B1F1平面AB1F1, ∴平面AB1F1⊥平面ACC1A1.
探究提高(1)要证两平面平行,常根据:“如 果一个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分别和另一平面平行, 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或“一个平面内两相交直线 分别与另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 面平行”,还可以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垂直 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要证明两平面垂直,常根据“如果一个平面经 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从 解题方法上说,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 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解题过程始终沿着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转化途径进行.
变式训练2(2009·江苏,16)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 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 ⊥B1C.求证:(1)EF∥平面ABC; (2)平面A1FD⊥平面BB1C1C.
证明(1)由E、F分别是A1B、A1C的 中点知EF∥BC. 因为EF平面ABC.BC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 知CC1⊥平面A1B1C1. 又A1D平面A1B1C1,故CC1⊥A1D. 又因为A1D⊥B1C,CC1∩B1C=C,CC1、B1C平面 BB1C1C,故A1D⊥平面BB1C1C,又A1D平面 A1FD,所以平面A1FD⊥平面BB1C1C.
三、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 例3(2009·济南模拟)已知四边形ABCD是等 腰梯形,AB=3,DC=1,∠BAD=45°,DE⊥AB (如图1).现将△ADE沿DE折起,使得AE⊥EB (如图2),连结AC,AB,设M是AB的中点. (1)求证:BC⊥平面AEC; (2)判断直线EM是否平行平面ACD,并说明 理由.
思维启迪(1)在梯形DEBC中,用数量关系证明 BC⊥EC. (2)可用反证法,假设EM∥平面ACD,可推出矛 盾. 证明(1)在图1中,过C作CF⊥EB垂足为F, ∵DE⊥EB,∴四边形CDEF是矩形. ∵CD=1,∴EF=1.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B=3,∴AE=BF=1. ∵∠BAD=45°,
∴DE=CF=1. 连结CE,则CE=CB= . ∵EB=2,∴∠BCE=90°. 即BC⊥CE. 在图2中,∵AE⊥EB,AE⊥ED,EB∩ED=E, ∴AE⊥平面BCDE. ∵BC平面BCDE, ∴AE⊥BC. ∵AE∩CE=E, ∴BC⊥平面AEC. (2)用反证法. 假设EM∥平面ACD.
∵EB∥CD,CD平面ACD,EB平面ACD, ∴EB∥平面ACD. ∵EB∩EM=E, ∴平面AEB∥平面ACD. 而A∈平面AEB且A∈平面ACD,与平面AEB∥平面 ACD 矛盾. ∴假设不成立.∴EM与平面ACD不平行. 探究提高 (1)解决与折叠有关的问题的关键是 搞清折叠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一般情况下,线 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位置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 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 既要分析折叠后的图形,也要分析折叠前的图形.
变式训练3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BC= ,AB =6,把它折成正三棱柱的侧面(如图②),使AD 与BC重合,长方形的对角线AC与折痕线EF、GH分 别交于M、N,连接AN. (1)求多面体AMND的体积大小; (2)求证:平面DMN⊥侧面ADFE.
(1)解 由题知,长方形被折成正三棱柱, 故AE=EG=GA=2,AD=3. 如图,由于AEG-DFH是正三棱柱, ∴EF∥平面AGHD. ∴M与E到平面AGHD的距离相等. 取AG的中点Q,连接EQ,则EQ⊥平面AGHD. ∵正三角形AEG的边长为2.∴EQ= . 又S△AND= ×2× = . ∴VM-AND= × × =1. 所以多面体AMND的体积为1. (2)证明如图,取AE、DF的中点K、L,连接KL交DM 于O,连接NO,过N作NP∥HF交EF于P.
在Rt△DHN与Rt△NPM中,DH=NP=2,NH=MP= . ∴Rt△DHN≌Rt△NPM, ∴DN=NM. 又K、L分别为AE、DF的中点, ∴OL∥MF,∴O为DM的中点, ∴NO⊥DM. 而OL MF NH,且NH⊥HL, ∴四边形NHLO是矩形.∴NO⊥KL. 又DM∩KL=O,∴NO⊥平面ADFE. 而NO 平面DNM, ∴平面DMN⊥侧面ADFE.
规律方法总结 1.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形式转化. 在证明平行或垂直的问题中,认真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要领悟“平行”“垂直”内部间的转化,还要注意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转化关系.
2.弄清各类问题的关键点,把握问题的层次,重视容易忽视的问题,如证平行时,由于过分强调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转化,而忽视由垂直关系证平行关系;证垂直时,同样忽视由平行关系来证明和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证明.2.弄清各类问题的关键点,把握问题的层次,重视容易忽视的问题,如证平行时,由于过分强调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转化,而忽视由垂直关系证平行关系;证垂直时,同样忽视由平行关系来证明和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证明. 3.图形的展开、折叠、切割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图形变化前后的点、线、面的对应关系,并分析清楚变化前后点、线、面的位置变化.
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2008·安徽文,4)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 、 、 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是 ( ) A.若m∥ ,n∥ ,则m∥n B.若 ⊥ , ⊥ ,则 ∥ C.若m∥ ,m∥ ,则 ∥β D.若m⊥ ,n⊥ ,则m∥n
解析 对于A,直线m、n分别平行于同一平面 ,则这两条直线m、n不一定平行,还有可能相交或异面,其中相交情况如图(1);对于B,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一个平面 ,则这两个平面 、 有可能相交,如图(2);对于C,若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一条直线,则两个平面不一定平行,还可能相交,如图(3);而选项D是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重要推论之一,即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答案 D
2.设m、n是不同的直线, 、 、 是不同的平 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 ⊥ ∥ m∥ m⊥ m∥n m∥ n 其中,真命题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 ② m⊥ ∥ ④ ③ ⊥ m∥
解析①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②错误,由线面平行、垂直定理知:m不一定解析①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②错误,由线面平行、垂直定理知:m不一定 垂直于 ;③正确,由线面平行,垂直关系判断正确;④错误,m也可能在 内.综上所述,正确的 命题是①③,故选C. 答案 C
3.(2009·山东理,5)已知 , 表示两个不同的 平面,m为平面 内的一条直线,则“ ⊥ ” 是“m⊥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如果m为 平面 内的一条直线,m⊥ ,则 ⊥ ,反过来 则不一定.所以“ ⊥ ”是“m⊥ ”的必要 不充分条件. B
4.已知直线l、m,平面 、 ,且l⊥ ,m ,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①若 ∥ ,则l⊥m ②若l⊥m,则 ∥ ③若 ⊥ ,则l⊥m ④若l∥m,则 ⊥ A.1 B.2 C.3 D.4 解析 ①∵l⊥ , ∥ , ∴l⊥ .又∵m ∴l⊥m. ④∵l⊥ ,l∥m,∴m⊥ . 又∵m ,∴ ⊥ . 可知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B
5.已知平面 ⊥平面 , ∩ =l,点A∈ , 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 , m∥ ,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 的是 ( ) A.AB∥m B.AC⊥m C.AB∥ D.AC⊥ 解析 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平面OCMN为平面 . 平面AOB为平面 .此时AC与平面 不垂直. D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 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ACB=90°, AC=6,BC=CC1= ,P是BC1上一动点, 则CP+PA1的最小值是. 解析 将△BCC1沿BC1线折到面A1C1B上,如图. 连结A1C即为CP+PA1的最小值,过点C作CD⊥C1D 于D点,△BCC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1,C1D=1,A1D=A1C1+C1D=7. ∴A1C= = .
三、解答题 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及直观图如图所示,M、N分 别是A1B,B1C1的中点.求证: (1)MN∥平面ACC1A1; (2)MN⊥平面A1BC.
证明由三视图可知,在这个多面体的 直观图中,AA1⊥平面ABC且AC⊥BC,AC=BC=CC1=a. (1)连结AC1,AB1,因为四边形ABB1A1 为矩形,所以AB1过A1B的中点M. 在△AB1C1中,由中位线性质,得MN∥AC1. 又AC1平面AC1,MN平面AC1, 所以MN∥平面ACC1A1. (2)因为BC⊥平面ACC1A1,AC1平面AC1, 所以BC⊥AC1. 在正方形ACC1A1中,A1C⊥AC1, 又因为BC∩A1C=C,所以AC1⊥平面A1BC. 由MN∥AC1,得MN⊥平面A1BC.
8. 如图所示,在棱 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分别为DD1、DB 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ABC1D1; (2)求证:EF⊥B1C; (3)求三棱锥 的体积. (1)证明 连结BD1,在△DD1B中,E、F分别为 D1D,DB的中点,则 EF∥D1B D1B平面ABC1D1 EF平面ABC1D1 EF∥平面ABC1D1
(2)证明 连结BC1,可得: B1C⊥AB B1C⊥BC1 AB,BC1平面ABC1D1 AB∩BC1=B B1C⊥平面ABC1D1 BD1平面ABC1D1 B1C⊥BD1 EF∥BD1 (3)解 ∵CF⊥平面BDD1B1 ∴CF⊥平面EFB1且CF=BF= . EF⊥B1C
∵EF= BD1= , ∴EF2+B1F2=B1E2,即∠EFB1=90°. ∴ = = ··CF = ·EF·B1F·CF = ∴三棱锥 —EFC的体积为1. 返回
9.(2009·浙江理,1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 AB=2,BC=1,E为DC的中点,F为线段EC(端 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沿AF折起,使平 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作 DK⊥ 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如图,在平面ADF内过D作 DH⊥AF,垂足为H,连结HK,过 F点作PF∥BC交AB于点P. 设∠FAB= ,则cos ∈ . 设DF=x,则1<x<2.∵DK⊥平面ABC,DH⊥AF,则AH⊥HK. 在Rt△ADF中,AF= ,∴DH= . ∵△ADF和△APF都是直角三角形,PF=AD ∴Rt△ADF≌Rt△APF,AH= ,AP=DF=x. ∵ Rt△AHK中,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