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7-1 梁的正应力. §7-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7-3 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 §7-4 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7-5 工字形截面及其他形状截面的切应力. §7-6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一、基本要求 1 )了解梁的正应力公式、弯矩和挠曲线曲率间的关系; 2 )了解矩形截面等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分布规律和计算公式; 3 )熟练掌握弯曲正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4 )了解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二、授课重点、难点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7-1 梁的正应力 §7-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7-3 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 §7-4 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7-5 工字形截面及其他形状截面的切应力 §7-6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2.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梁的正应力公式、弯矩和挠曲线曲率间的关系; 2)了解矩形截面等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分布规律和计算公式; 3)熟练掌握弯曲正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4)了解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二、授课重点、难点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是重点,求最大弯曲切应力是难点。

  3. § 7-1梁的正应力(normal stress) 一、基本概念 1、纯弯曲(Pure Bending): 纵向对称面

  4. § 7-1梁的正应力(normal stress) P P a a A B FS x x M 某段梁的内力只有弯矩,没有 剪力时,该段梁的弯曲称为纯 弯曲。如AB段 C D 某段梁的内力同时存在弯矩和 剪力时,该段梁的弯曲称为横 力弯曲。如CA和BD段

  5. § 7-1梁的正应力(normal stress) 1、应力的分布情况 2、应力计算公式 1、变形的几何关系 2、力与变形的物理关系 3、静力平衡条件 2、研究内容 3、分析思路:(变形固体的力学分析方法)

  6. § 7-1梁的正应力(normal stress) 1、几何关系:找出横截面上纵向线应变的变化规律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物理关系:由应变的变化规律找出应力的分布规律。 3、静力关系:由弯矩和应力之间的静力关系得出应 力的计算公式。

  7. n m b b a a n m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几何关系: 1)实验现象

  8. d M M n m b’ b’ y a’ a’ n m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① 直线a-a, b-b变形后为弧线a,a,, b, b ,,靠近底边的伸长,靠近顶边的缩短。 ② 直线 m-m , n-n变形后仍为直线,两直线相对倾斜了一个角度d,且仍与a,a,, b, b ,两条弧线保持正交。

  9.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推论: 弯曲平面假定:         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变形后的梁轴线。  梁变形后,同层各条纤维的伸长或(缩短)相同。

  10.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3)两个概念  中性面(层):梁内一层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因而该层纤维不受拉应力和压应力,此层纤维称中性层。 • 中性轴: • 中性层与横截面 • 的交线。 中性轴

  11. m n o2 o1 a a m n  d M M m n o1 o2 y a’ a’ n m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4)几何方程 取微段dx为研究对象 为中性层O1O2的曲率半径,两截面间夹角为d,考察任一纵向纤维(a’a’)的应变,a’a’到中性层的距离为y。 变形前:

  12. m n o2 o1 a a m n  d M M m n o1 o2 y a’ a’ n m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变形后: ∴纵向线的伸长a’ a’- aa=yd 线应变= (yd)/(d) =y/  (1) ∵给定截面: =常量 ∴纵向线应变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y成正比。

  13. 假设:纵向纤维互不挤压。于是,梁内各纵向纤维处于单向应力状态(纯弯曲时梁的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假设:纵向纤维互不挤压。于是,梁内各纵向纤维处于单向应力状态(纯弯曲时梁的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s s 2、物理关系 由拉压胡克定律: ∵ =E  ∴ =Ey/ (2)

  14.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 结论:任意点的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以中性轴为界,一侧为拉应力,一侧为压应力,在中性轴上正应力等于零。

  15. 中性轴位置 ? (2) (1) 思 考 问题:

  16. 1)正应力计算公式的导出 内力:① FN= A dA ② My= Az dA ③ Mz= AydA x z y dA z y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3、静力方程: ① FN= AdA Fx= 0 FN= A dA=0 将  =Ey/代入

  17. x y z dA z y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① FN= AdA Fx= 0 FN= A dA=0 将 =Ey/代入 FN= AEy/ dA =E /AydA=0 E /≠ 0 AydA =Sz= 0 ∴中性轴过截面的形心。

  18. x y z dA z y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② My= Az dA=0 My= Az Ey/ dA= E /Az y dA=0 Iyz=0 ③ Mz= Ay dA =M Mz= Ay Ey/ dA =E /Ay 2 dA = E /Iz=M 1/ = M/(EIz) 中性层曲率,也即梁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 式中:EIz 称为梁的抗弯刚度

  19.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3) 注意:符号判断以中性轴为界。 当M为正:中性轴以下为拉应力,以上为压应力。 当M为负:则上为拉下为压。

  20.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使用正应力计算公式时M、y均代以绝对值,  的拉压由观察来确定。 3)最大正应力 ymax :表示危险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  =Mymax /Iz • 引入:Wz=Iz/ymax 截面对中性轴的弯曲截面系数。 • max = M / Wz

  21. 最大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 ① 若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如矩形、圆形、工字型) max 拉=max压(数值上) max =M / Wz ②若不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T形) max 拉≠ max压 max 拉=My1 / Iz max压=My2/ Iz y1 y2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22. d z h b z D d z 二、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4)Iz、Wz 的计算 实心圆截面 :I z=(D4)/64 Wz =Iz/ymax=(D3)/32 空心圆截面: Iz=[(D4) /64](1-4) Wz=Iz /ymax=[(D3)/32](1-4) 矩形截面: Iz= bh3/12 Wz=bh2/6

  23. 练 习 求:图示截面对形心轴zc的弯曲截面系数

  24. ① 计算固定端弯矩: M=m -F×3= -25kN.m F M 3m 2m A 300 B C 50 D 180 举例应用 例1: 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求固定端截面A、B、C、D四点处的正应力,并作出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图。F=15kN,M=20kN.m。 解: ② 截面对 z轴的惯性矩:Iz= bh3/12 = 40.5×10-5m4

  25. F M 3m 2m A 300 B C 50 D 180 举例应用 ③ 计算各点应力 = My/Iz ④画截面应力分布图 B= 0 C= -6.18MPa D= -9.26MPa

  26. 举例应用 例2:试指出图示T形截面梁内σmax拉所在截面及其 位置,并计算其数值。

  27. 举例应用 解: (1)绘出弯矩图 20kN·m 10kN·m (2) 由弯矩图可知,最大正弯矩发生在C截面上,最大负弯矩发生在B截面上。

  28. 20kN·m 30 z · C 10kN·m 200 157 Iz=6.013×10-5mm4 MPa MPa 举例应用 B截面: (3) C截面: 所以最大拉应力发生在C截面上,数值为26.1MPa。

  29. 一、强度条件的建立 max≤ [] ① 对于拉压强度相同的材料(低碳钢)。 ∣ max ∣= Mmax/W z≤ [] §7-2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② 对于拉压强度不同的材料(铸铁)。 max拉= (Mmaxy拉)/Iz ≤ []拉 max压= (Mmaxy压)/Iz ≤ []压 返回

  30. §7-2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对于抗拉压性能不同的材料,强度条件有两个公式。弯曲许用应力有两个数值。 []拉[]压 二、强度条件的应用 ① 强度校核 ② 设计截面 ③ 确定许用荷载

  31. 举例应用 例: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 y1 =7.14cm, y2 =12.86cm, Iz=4.495103cm4,a=1m,许用压应力[σ]- =120MPa,许用拉应力[σ]+ =35MPa,试求梁的许可载荷[F]。

  32. §7-4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tangent stress) 一、矩形截面梁 1、切应力公式的建立 假设: ① 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平行于剪力Fs。 ② 切应力 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离中性轴等距离的点切应力相等。

  33. 用1-1 和2-2 两相邻截面取dx微段分析: ① 在1-1 和2-2 两相邻截面之间无荷载作用,左右两侧面剪力均为Fs。 ② 在1-1 侧面上的弯矩为M,在2-2 侧面上的弯矩为M+dM。 1 2 x dx F 1 2 FL Fs M+dM M nn Fs dx dT FN2 FN1 dx 沿水平截面n-n取微段下部分为分离体: 返回

  34. 由平衡条件: Fx = 0 FN2 - FN1- dT=0 A* : n-n以下左右侧面的面积 左侧面:FN1=A*1dA 右侧面:FN2=A*2dA 上表面:dT = ’bdx 1 2 X F 1 dx 2 FL Fs M+dM nn M Fs dx dT FN2 FN1 dx z y

  35. dA距中性轴的距离为y 左侧应力: 1=(M y)/Iz 右侧应力: 2=(M+ dM)y /Iz FN1=A*1dA = A*(M y)/IzdA =M/IzA*ydA FN1=(MSz*)/Iz FN2=(M+ dM) Sz*/Iz 1 2 X F 1 dx 2 FL Fs M+dM nn M Fs dx dT FN2 FN1 dx z y

  36. Sz*dM/ Iz= ’ bdx ’= (dM /dx)[Sz*/(Izb)] (dM /dx)= Fs  =’ 将FN1, FN2 , dT代入平衡方程:(M+ dM) Sz*/Iz - (MSz*)/Iz -’ bdx =0 返回

  37. 1、切应力(tangent stress)计算公式 式中:FS-横截面的剪力; Sz*-A*对中性轴的静矩; A*-过欲求应力点的水平线到截面边缘间的面积; Iz-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b-截面的宽度。

  38. z h/2 y h/2 h/2-y b 2、切应力沿截面的变化规律 求Sz*: Sz* = A* yc = (h/2-y)b[y+( h/2-y)/2] =(h/2-y)b(h/4+y/2) =b/2(h2/4-y2) 可见切应力沿截面高度是按抛物线规律变化的。

  39. 3、最大切应力的计算 当 y=0  =max=Fsh2/(8Iz) max= 3Fs/(2A)=3/2平

  40. (1)腹板上的切应力 ∵腹板是一个狭长矩形截面 ∴矩形截面切应力分布的两个假设仍适用。 §7-5 工字型截面及其它形状截面的切应力 一、工字形截面 其中,Fs-截面上的剪力;Sz-应力点到截面边缘的面积A对中性轴的静矩;Iz-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b1-腹板的厚度。

  41. 三、圆截面及圆环截面 圆:max=(4/3)平 圆环:max=2平中性轴上切应力最大。 二、T型截面 最大切应力仍发生在中性轴上。 §7-5 工字型截面及其它形状截面的切应力

  42. §7-6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 梁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剪力最大截面的中性轴上: •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切应力强度条件可进行三个方面的强度计算。 说明:对于细长梁控制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弯曲正应力。

  43. §7-6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要注意梁的切应力强度校核: ① 梁的跨度较短或支座附近作用较大荷载。 ② 铆接或焊接的工字型截面梁,腹板截面厚度一般较薄,但高度较大,这时就应对腹板的切应力进行校核。 ③由几部分经焊接、胶合而成的梁,对焊接面、胶合面等一般要进行剪切强度计算。 返回

  44. d D b h/4 k A h B C z 2m 1m y 举例应用 例.已知:BD为圆杆,d=20mm,AC梁截面为矩形,b=40mm,h=60mm。梁和杆的[]=160MPa。试求:(1)许用均布载荷[q]=?(2)梁B处左侧截面k点的切应力[k]=? 9q/4 3q/4

  45. d D A 9q/4 B C 2m 1m 3q/4 q 3q/4 + + _ 3m/4 5q/4 q/2 + 9q/32 举例应用 解:1)求约束力、定危险面——作剪力、弯矩图: B截面是危险面, 且︱FS︱max=5q/4, ︱M︱max=q/2。

  46. 举例应用 2)计算[q] 根据梁的强度条件: • 按拉杆BD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故,取[q]=7.68kN/m

  47. b h/4 k h z y 举例应用 3)计算k

  48. 举例应用 (4)分析、讨论:  此题为梁、杆混合结构,确定结构的许可载荷(或进行截面设计和强度校核)时,既要考虑梁的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又要考虑杆的拉伸强度条件,综合两种强度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即为所求。 计算任意点或最大切应力时,请注意Sz*的意义与计算。

  49. 8kN m M: 2kN 10 10 10kN m 146.67 3kN F=2kN B 10kN.m Fs: A C z 53.33 4m 6m 3kN 5kN 举例应用 例:一铸铁外伸梁,[]拉= 40M Pa,[]压= 120M Pa, []=2MPa,试校核梁的强度。(已知:Iz=29 × 10-6 m4,Sz=215.12 × 10-6m3) 解:1)剪力图、弯矩图 • 2)正应力强度校核 • 截面A:

  50. 8kN m M: 10 10 10kN m 146.67 z 53.33 举例应用 • 2)正应力强度校核 • 截面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