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60 Views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单 位: 桂东职教中心 说课人: 朱惠容. 说课内容. 一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电工基础 》 第二版第 2 章第 4 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简单直流电路 ,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E N D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单 位: 桂东职教中心 说课人: 朱惠容
说课内容 • 一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教法和学法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工基础》第二版第2章第4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简单直流电路,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电工基础》是中职生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年级开设。虽然学生们从初中物理课中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但大部分同学的底子薄,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学习方法普遍欠佳,综合各种情况,从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借助实验,总结归纳出定律的内容。
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课采用项目教学和分组教学为主,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围绕各个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教师提出引导性意见,学生查找资料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出计划,并实施计划,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法和学法 学法指导:由于现在的职校生大多学习方法欠佳和学习习惯不好,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第一、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第二、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最终使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知识内化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组内成员的共同探讨理解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术语,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基本内容和验证过程,能够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正确计算某一未知电流。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完善成果中体验喜悦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正确求解某一未知电流。 难点:网孔和回路的区别;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并且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二)电路中的基本术语介绍 (三)实践操作 验证理论 (四)交流点评 就业教育 (五)积极思考,拓展延伸 (六)任务驱动,强化技能 (七)小结全课,推荐作业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先给出一幅简单电路图以及复杂电路图,让同学指出其中的不同点,再总结归纳,此等做法是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概念,提出解决复杂电路的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的欲望。
(二)电路中的基本术语介绍 理解支路、节点、回路以及网孔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画一幅电路图,让同学当场回答有几条支路或者几个节点的问题,在此可以画一些典型的电路图,以便深入思考为何不是所有的转折点都是节点,当然我们还应强调回路以及网孔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操作,验证理论 将全班同学分成七组,其中四组完成利用毫安表实际连线的验证试验,另外三组完成EWB仿真的任务要求,同时改变电源电压值,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七组同学同时进行,教师对每组操作进行检查指导。
(四)交流点评 就业教育 让学生自主交流心得,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值,使得流入各节点的电流值也随着发证变化,从而得出任意时刻,流入各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各节点的电流之和;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批评,要耐心讲解,强调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展示我校学生在实习工厂努力工作的图片,对同学们进行就业教育。
(五)积极思考 拓展延伸 将狭义的节点扩展成一个封闭面,在课堂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难度,拓展学生视野。
(六)任务驱动 强化技能 通过两个例题的讲练,强化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促使学生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理解。
(七)小结全课 推荐作业 1、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理解,回路和网孔的区别。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任一瞬间,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进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3、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时要注意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作业:P57第7题
教学反思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一课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其效果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 1、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掌握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达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 4、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章节结构,完全按项目循序渐进组织教学,拉近了专业课程与具体生产实践的距离,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但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部分同学可能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整个项目,这就需要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提供条件并指导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