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燃烧理论与技术

燃烧理论与技术. 主要内容. 低负荷稳燃技术 电站锅炉典型安全事故的解决措施. 低负荷稳燃技术. 着火的两个根本影响因素 - 内因:燃料本身所需着火热 - 外因:外界对燃料的加热程度. 内因 Q = GC ( t zh - t 0 ) 煤粉气流的初温 t 0 煤粉本身性质 煤粉细度、 V daf 、 t zh 炉膛散热条件影响 t zh. 一次风速(风率) 风速太高 风速太低 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混合时间. 外因 量 旋流燃烧器 四角喷燃 一次风喷口形状 质 加卫燃带 一次风集中布置 低负荷需停用部分燃烧器时, 停用上层部分燃烧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燃烧理论与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燃烧理论与技术

  2. 主要内容 • 低负荷稳燃技术 • 电站锅炉典型安全事故的解决措施

  3. 低负荷稳燃技术 • 着火的两个根本影响因素 -内因:燃料本身所需着火热 -外因:外界对燃料的加热程度

  4. 内因 Q=GC(tzh-t0) • 煤粉气流的初温t0 • 煤粉本身性质 煤粉细度、Vdaf、tzh • 炉膛散热条件影响tzh

  5. 一次风速(风率) • 风速太高 • 风速太低 • 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混合时间

  6. 外因 • 量 • 旋流燃烧器 • 四角喷燃 • 一次风喷口形状 • 质 • 加卫燃带 • 一次风集中布置 • 低负荷需停用部分燃烧器时, 停用上层部分燃烧器

  7. 钝体燃烧器 • 结构

  8. 稳燃机理 -钝体后形成负压区,高温烟气回流 -上游冲刷过来的高温烟气 -煤粉气流本身所需着火热基本没变

  9. 钝体的安装形式(对传统钝体) • 安装在一次风喷口外 • 传统钝体竖置 • 横放容易烧坏 • 竖置相对安全,但容易使煤粉气流贴壁 • 钝体的固定 • 靠上下钢板用铆钉固定在一次风喷口上 • 钝体的重要几何参数 • 钝体的张角α 一般α=50-60 º

  10. 钝体的优缺点 • 优点 • 结构简单,改造工作量小 • 稳燃幅度较大 • 缺点 • 工作条件差,易烧坏 • 磨损较严重 • 增大了水冷壁的可能性 • 传统钝体的改进 • 稳燃腔

  11. 开缝钝体 开缝钝体燃烧器结构图 稳燃机理:煤粉惯性大,空气易绕流钝体, 从缝隙处流过气流含煤粉浓度高,其受到回 流高温烟气的加热,使着火增强。

  12. 在开缝处某侧连接一个二次风管,设一阀门调节风量,可适当推迟着火。在开缝处某侧连接一个二次风管,设一阀门调节风量,可适当推迟着火。

  13. 火焰稳定船(船体燃烧器) • 结构 油枪套管装小油枪

  14. 小油枪作用 • 可大大节省启动用油。 • 负荷过低,燃烧不好时,着火不稳定,投小油枪可节省助燃用油。 • 稳燃机理 • 煤粉气流在船体形成一特殊的束腰结构,因束腰处流线发生弯曲,使束腰处外缘煤粉浓度高,使每公斤煤粉所需着火热降低,而此处正好有上游高温火焰冲刷过来,形成良好着火条件,从内因上强化着火。

  15. 浓淡燃烧器 • 高浓度煤粉稳燃的机理 • 浓侧煤粉着火热的减少 • 最佳着火煤粉温度 Tzh 1 2 Coal/Air op

  16. 在喷口前进行浓淡分离的措施 • 弯头式 • 加隔板 • 旋风分离器 • FW公司用于W型锅炉中 • 挡块式 • 固定挡块 • 连续可调 • 百叶窗

  17. 国外浓淡燃烧器 • CE公司WR燃烧器 • 结构 具有V形扩流锥的WR燃烧器 (CE公司)

  18. 特点 • 结构简单,改造工作量小 • 配有周界风,以防烧坏喷口 • 扩流锥形成回流区:回流高温烟气 • 煤粉上浓下淡 • 稳燃幅度大 • 缺点 • 没有调整着火距离的手段 • 近壁处烟温高,易生成H2S气体 造成高温腐蚀

  19. PM燃烧器 • 结构 日本三菱重工PM燃烧器

  20. 原理 • 它由靠近燃烧器一次风管的一个弯头及两个喷口组成。煤粉气流流过分离器时进行简单的惯性分离,富粉流进入上喷口,贫粉流进入下喷口,实行浓淡分离。此外,燃烧器还包括再循环烟气及燃尽风喷口。 • PM燃烧器实际上是集烟气再循环、分级燃烧和浓淡燃烧于一体的低NOX燃烧系统 • 再循环烟气推迟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混合        推迟富粉流与贫粉流的混合 • 水冷壁处为还原性气氛,易结焦、高温腐蚀

  21. 煤粉浓度连续可调水平浓淡燃烧器 • 结构

  22. 背火侧 向火侧 淡粉侧 浓粉侧 水平浓淡燃烧器

  23. 喷口和隔板结构 α=20~25° α 喷口结构 小孔 分隔板结构 分隔板作用:平衡浓淡两侧压力,使得浓淡两侧速度均匀 分隔板作用:平衡浓淡两侧压力,使得浓淡两侧速度均匀

  24. 其它燃烧器 • 大速差射流燃烧器 • 双通道通用型煤粉主燃烧器 • 扁平射流燃烧器 • 煤粉预燃室

  25. 煤粉预燃室 • 结构 L D

  26. 直径D的选取 • D小 • 受热面布置容易 • 内壁易结焦 • D大 • 不容易布置受热面 • 长度L的选取 • L大 • 筒体出口容易烧坏 • L小 • 可能卷吸炉内低温烟气,影响着火 • 改进

  27. 水冷壁高温腐蚀 • 原因 主要是目前许多锅炉采用低NOx燃烧措施及采用某些新燃烧器,使近水冷壁区温度提高,含氧量降低,近壁区生成大量硫化氢气体,其对金属管壁造成严重腐蚀。 • 影响因素 • 煤中S含量 ,含S越多 , 则易发生高温腐蚀。 • 近壁区含氧量,含氧越多,则易发生高温腐蚀。 • 近壁区温度 ,T越高,则易发生高温腐蚀。

  28. 水冷壁高温腐蚀(续1) • 解决措施 • 内因:提高管壁抗腐蚀能力 (1)采用表面喷涂一层耐腐蚀材料 (2)采用渗铝管 • 外因: (1)尽量用低S煤 (2)采取措施提高近壁区含氧量,降低近 壁区温度 a)采用贴壁风(对四角喷燃锅炉) b)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器,浓的在向火侧,淡的在背火侧

  29. c)同心反切圆燃烧技术 水冷壁高温腐蚀(续2) 一次风反切示意图

  30. 说明: -煤粉不再贴墙,外部的二次风包在一次风外面,形成风包粉的良好局面。-部分层一次风反切,使一次风射流实际切圆直径变小,使近壁区含煤粉少,近壁区S少,因近壁耗氧少,使氧气含量增加,近壁区的温度降低,对解决高温腐蚀及结焦很有利。-但需注意:反切角度、反切动量过大,可解决高温腐蚀,但会影响着火(旋转动量较小,卷吸高温烟气的能力降低,故影响着火)

  31. 过热器、再热器 • 过热器 • 喷水减温 • 再热器 • 不宜设置喷水减温,采用烟气挡板调节气温 • 热偏差 • 炉膛越大,局部烟道越宽,残余旋转引起水平烟道速度分布不均,造成过热器产生热偏差 • 解决 • 布置消旋风

  32. 省煤器防磨措施 • L过大,防磨作用减小,效果不好 • L过小,易产生严重积灰,影响传热

  33.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