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内分泌

内分泌. 第一节 概 述.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机体 重要的内分泌腺 : 脑垂体 、 甲状腺 、 甲状旁腺 、 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现认为 , 机体许多器官 、 组织都有内分泌的功能. 几个实验. 巨型蝌蚪 —— 缺乏甲状腺素.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及分类 激素 ( hormone ) : 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经体液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 。 激素传递信息的方式: 远距分泌 :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 旁分泌 :由组织液扩散作用于临近细胞。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内分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内分泌

  2. 第一节 概 述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现认为,机体许多器官、组织都有内分泌的功能

  3. 几个实验

  4. 巨型蝌蚪——缺乏甲状腺素

  5.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及分类 激素(hormone) :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经体液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 。 激素传递信息的方式: 远距分泌: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 旁分泌:由组织液扩散作用于临近细胞。 自分泌:激素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自身。 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经轴浆运输至末梢释放、经血液运输再作用于靶细胞。

  6. 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激素 1.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 2.胺类激素 (二)脂类激素 类固醇(甾体)激素 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胆固醇衍生物-1,25-二羟维生素D3)。

  7. 二、激素作用的机制: (一)激素的受体 1.分类 (1)膜受体: 非脂溶性激素与这类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2)胞内受体:脂溶性激素与这类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这类受体分:胞浆受体与核受体。

  8. (二)含氮激素作用的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9. (三)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10.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一)信使作用 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二)相对特异性 关键取决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与受体结合后,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

  11.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 2.拮抗作用 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3.允许作用 某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器官或细胞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使另一种激素产生的效应明显增强的现象。

  12.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一、下丘脑的内分泌 (一)下丘脑与垂体间 的功能联系 下丘脑 下丘脑 垂体门脉 下丘脑垂体束 N垂体 腺垂体

  13. (二)下丘脑调节肽(9种) 促进TSH、PRL释放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进LH、FSH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抑制GH释放、LH、FSH TSH、PRL及ACTH的分泌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 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 促进GH释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促进ACTH释放 促黑激素释放因子(MRF) 促进MSH释放 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 抑制MSH释放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 促进PRL释放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抑制催乳素释放

  14. 二、腺垂体激素 腺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泌7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还有: 1 .生长素 2 .催乳素 3 .促黑激素

  15. (一)生长素 生物学作用 1.促进生长 通过生长介素促进生长发育 侏儒症 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①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②对脂代谢的影响 ③对糖代谢的影响 3.参与应激反应

  16. GH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 血糖降低 慢波睡眠 应激刺激 GHRH GHRIH 甲状腺激素 雄 激 素 雌 激 素 GH 腺垂体 IGF-I

  17. (二)催乳素(Prolaction,PRL) 1.PRL的作用 ⑴对乳腺的作用 引起并维持泌乳 青春期乳腺 主要依靠雌激素和孕激素 妊娠期乳腺 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共同作用,但此时雌激素却拮抗催乳素的生乳作用。 分娩后雌激素↓→催乳素才具有生乳作用。

  18. ⑵对性腺的作用 ①女性 在PRL与LH配合,促进黄体形成并维持孕激素的分泌。 高浓度的PRL通过负反馈抑制作用→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抑制排卵。 ∵哺乳可促进PRL的分泌 ∴延长哺乳期可作为计划生育的手段。 闭经溢乳综合征是因PRL和雌激素分泌减少所致。 ②男性 PRL能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的生长,加强LH促进睾酮的合成。 (3)参与应激反应 (4)调节免疫功能

  19. 2.PRL的分泌调节 下 丘 脑 PRF PIF 腺垂体 吸吮乳头 应激刺激 PRL ⑴下丘脑激素 ⑵吸吮乳头反射 ⑶应激刺激

  20. (三)促黑激素(melanophore-stimulating hormone MSH) 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四)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 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素; 促进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发育,腺体增大。 (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并合成、分泌肾上 腺皮质激素。 (六)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1.FSH: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与LH协同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在 男性促进精子成熟。 2.LH:少量LH与FSH协同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大量LH与 FSH共同促使排卵与黄体生成,并促使黄体分泌雌激素 和孕激素。在男性促进雄激素分泌。

  21. 视上核、室旁核 三、神经垂体激素 ADH、OXT和运载蛋白 下丘脑垂体束 视上核合成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VP) ; 室旁核合成缩宫素(oxytocin,OT)。 Ca2+ ADH、OXT 和运载蛋白 释放 ADH、OXT和运载蛋白

  22. (一)血管升压素 1.抗利尿 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V2受体结合,促进水通道由细胞内向细胞膜的转移,促进水的重吸收。 2.缩血管 大剂量时,与血管平滑肌的V1a受体结合,升高血压(又称为血管升压素)。

  23. (二)缩宫素(oxytocin,OT) 1.作用 (1)对乳腺 使乳腺泡和导管肌上皮收缩,乳汁排出。还可维持乳腺继续泌乳,不致萎缩。 (2)对子宫 对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对非孕子宫的收缩作用较小,但利于精子的运行。 2.分泌调节 (1)吸吮乳头引起的N-体液反射(排乳反射); (2)分娩时产道压迫引起的N-体液反射; 吸吮乳头 产道压迫 N-体液反射 下丘脑 N垂体 OT 合成分泌↑

  24. 第三节 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滤泡是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功能单位。

  25.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四碘甲腺原氨酸(T4)-又称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逆-三碘甲腺原氨酸(rT3)。

  26.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I-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步骤 1.滤泡聚碘; 2.I--活化; 3.酪氨酸碘化; 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缩合)。

  27. 20~50倍 I- ‖ [I-]o ∧ 泵 摄碘 1.滤泡聚碘 肠道吸收的碘,以I-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浓度为250μg/L(<甲状腺内≈20~50倍)。 临床常根据摄取放射碘的能力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I-]i I - -50mV

  28. I- 2.I-的活化 如果先天缺乏过氧化酶, I-不能活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甲状腺肿。 过氧化酶 活化 I或I2 + TG-酪氨酸-H 过氧化酶 3. 酪氨酸碘化 甲状腺球蛋白(TG)中含有酪氨酸。 碘化 TG-酪氨酸-I (MIT) + TG-酪氨酸-I2 (DIT)

  29. 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缩合)→甲状腺激素 (MIT) + (DIT) 过氧化酶 偶联(缩合) DIT+MIT (T3) DIT+MIT (rT3) DIT+DIT (T4) T G 酪氨酸 抑制TPO活性的药物(如硫尿嘧啶)→阻断T4和T3的合成,从而治疗甲亢。

  30. (二)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 1.贮存 合成T3、T4仍然结合在TG分子上,贮于腺泡腔内。贮量较大(贮量T4>T3),供机体利用2~3月之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用药时间较长才能奏效。 2.释放 当甲状腺受到TSH刺激后,腺泡细胞将腺泡腔内的TG胞饮摄入细胞内,TG与溶酶体融合,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分离出T3和T4,释放入血,MIT和DIT在脱碘酶作用下而脱碘,脱下的碘供重新合成甲状腺素。

  31. 3.运输 T3、T4释放入血,以结合状态(与3种血浆蛋白结合)和游离状态二种形式运输。 T4以结合型存在(占99%以上),T3以游离型存在。 只有游离型才有生物活性,T3的生物活性比T4约大5倍。 结合型与游离型可以互相转换,使游离型的T4与T3在血中保持一定浓度。

  32. 4.代谢 T3的半衰期为1.5天,T4的半衰期为7天。T3与T4的20%在肝脏、80%在靶组织中被脱碘酶脱碘降解。T4脱碘→T3(45%)和rT3(55%); T3和rT3脱碘→MIT、DIT和不含碘的甲状腺原氨酸。 妊娠、饥饿、应激、代谢紊乱、肝病、肾衰等均会使T4脱碘→rT3↑(∵rT3生物活性低,其产热效能仅占T4的5%)而影响T4在组织中的生物作用。

  33.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促进生长发育 ☆ 作用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的作用(尤其对婴儿脑和长骨)。在胚胎期~出生后的前4个月内,影响最大。 ☆ 临床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素将患呆小症。 预防呆小病应从妊娠期开始,积极治疗甲减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孕妇;治疗呆小病必须在出生3个月前补充甲状腺激素,否则难以奏效。

  34. (cretinism) 注意: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35. (二)调节新陈代谢 1.增强能量代谢 使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BMR)升高。 主要与Na+-K+-ATP酶活性↑有关;其次与促进脂肪酸氧化热有关。 甲亢:怕热易出汗,BMR>超过正常值25~80%; 甲减:喜热恶寒,BMR<正常值20~40%。

  36. 2.调节物质代谢 (1)蛋白质代谢 生理剂量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大剂量 促进蛋白质的分解。 甲亢 消瘦无力,尿氮,呈负氮平衡; 甲减 蛋白质合成减少,肌缩无力,细胞间的粘 液蛋白增多,出现粘液性水肿。 (2)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 解和脂肪酸氧化;又能促进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 胆固醇降解>合成。 甲亢 血胆固醇低于正常

  37. (3)糖代谢 增加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血糖↑ 甲亢 血糖升高,有时出现糖尿。 甲状腺激素对三大物质代谢有双向作用。剂量大时主要是分解作用。

  38. (三)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1.神经系统 促进CN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亢,易激、烦躁、脾气大、N过敏、多疑多虑、多言、失眠;手颤。 2.心血管系统 能使心率↑,心缩力↑,心输出量↑。   甲亢 心跳加强加快→收缩压↑( 组织耗氧量↑而相对缺氧→小血管舒张→外周阻力↓→舒张压稍↓)→脉压↑。

  39. 3.其他 甲状腺素可增加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促进食欲。 甲状腺素对NE的溶解脂肪作用、GH的长骨生长作用具有允许作用。 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的月经及泌乳也有作用。

  40.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寒冷、睡眠 应 激 ㈠下丘脑 | 腺垂体 | 甲状腺轴:自动控制 回路的调节 下丘脑 - + 雌激素 生长抑素 生长素 皮质醇 ㈡甲状腺 自身调节 ㈢其他:N、激素等影响

  41. 第四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甲状旁腺4枚 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共同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血磷的正常水平 甲状腺C细胞合成分泌降钙素(CT) 1,25-二羟维生素D3(胆钙化醇)

  42. 一、甲状旁腺素(PTH) 主细胞分泌,对血钙进行经常性、长期的调节 是最重要的激素 (一)生理作用——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 ⒈ 动员骨钙入血(快速效应和延迟效应) 术中误切,导致低血钙,手足搐搦 ⒉ 促肾小管重吸收钙,而抑制磷重吸收 ⒊ 促25-OH-D3羟化,促进小肠的钙磷吸收 (二)分泌调节 血钙浓度的反馈调节(血钙↑→PTH↓)

  43. 二、降钙素(CT) 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 (一)生理作用——降低血钙和血磷 1.增强成骨细胞活动,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使骨钙沉积,降低血钙 (对儿童血钙的调节作用较重要) 2.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钙、磷 (二)分泌调节 血钙水平的调节(血钙↑→CT↑)

  44.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胰岛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F细胞,分泌胰多肽。 胰岛素於1965年我国首先人工合成。 一、胰岛素 (一)作用 主要作用 促进糖利用,降低血糖;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促进机体生长(需与GH共同作用时效果才明显)

  45. (二)胰岛素缺乏时的三多一少症状 胰 岛 素↓ 葡 萄 糖 利 用↓ 蛋白分解↑ 脂肪分解↑ 糖氧化↓ 血 糖↑ 酮体生成↑ 能量不足 >肾糖阈 饥饿感 高渗性利尿 脱水 酮血症 多 尿 (尿糖) 口渴 体重↓ (尿氮) 酮 尿 酸中毒 昏 迷 多 食 多饮

  46. (三)胰岛素的分泌调节 (还通过胃肠激素的间接作用) 胰岛素分泌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β α 胰高血糖素 血糖↑ 肾上腺素 生长抑素 胰抑素 胃泌素、胰泌素、GH T4、糖皮质激素 抑胃肽 降钙素基 因相关肽 (CGRP) 氨基酸、脂肪酸↑ 注:→为促进;→为抑制

  47. 二、胰高血糖素 (一)作用 1.糖代谢 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 促进糖原分解是通过cAMP/PK系统实现的;促进糖异生是通过加快氨基酸进入肝细胞,并激活与糖异生有关的酶系实现的。 2.脂肪代谢 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加强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增多。 3.蛋白质代谢 促进氨基酸转运入肝细胞,为糖异生提供原料;抑制蛋白质合成。 4.其他 促进胰岛素、胰生长抑素的分泌;增强心肌收缩力。

  48. 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 从外向内依次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网状带 性激素(雄激素为主和少量雌激素)    这三类激素都是固醇衍生物,故统称为甾体激素。

  49.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1. 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