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67 Views
第 13 章 冶金中的综合传热. 13.1 对流与辐射的综合传热.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13.3 固定料层内热交换. 13.4 凝固传热. — 总换热系数, . 13.1 对流与辐射的综合传热. 13.1 对流与辐射的综合传热. 综合传热(对流、辐射、导热同时存在)换热量如何计算?. W/m 2. 对 n 层平壁:. 对 n 层圆筒壁:. W/m.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常用的余热利用设备. 换热器. 蓄热室. 余热锅炉. 目的. 提高燃烧温度. 节约燃料.
E N D
第13章 冶金中的综合传热 13.1 对流与辐射的综合传热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13.3 固定料层内热交换 13.4 凝固传热
—总换热系数, 13.1 对流与辐射的综合传热
13.1 对流与辐射的综合传热 综合传热(对流、辐射、导热同时存在)换热量如何计算? W/m2 对n层平壁: 对n层圆筒壁: W/m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常用的余热利用设备 换热器 蓄热室 余热锅炉 目的 提高燃烧温度 节约燃料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1.分类 结构特点 列管式、套管式、针状管式、辐射式等 间壁材料 金属、陶瓷 流动方式 顺流 逆流 叉流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2.热工计算 Φ=KΔtmA W 根据生产所需的换热条件及要求(流体的出口温度或换热量),确定换热器的型式、换热面积A及结构参数; 设计计算: 根据已有换热器(型式、A已知)校核它是否满足预定要求,即求出流体的出口温度或换热量。 校核计算: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平均温差Δtm 推导依据: 热平衡方程 热流体失去的热量=冷流体得到的热量 元体分析法 推导方法: 推导结果: 对数平均温差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顺流 逆流 叉流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εΔt见图13-8。图中的R及P是水当量的比值及换热器的加热温度效率。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分析: 1)εΔt越大,则Δtm也越大。 2)P值一定时,R值越小则εΔt值越大。 3)R值一定时,P值越小则εΔt值越大。 4)当R及P值一定时,流体的流程数越多则εΔt越大。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W/(m2·℃) 传热系数K 若K值沿换热器长度方向变化较大,则 W/(m2·℃)
实际传热量 换热器的效率ε = 最大可能传热量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3.换热器的效率及流体终温 换热器实际传热量 换热器最大可能传热量
经推导:ε=f (NTU, ,流动方式) 传热单元数 NTU= 查图 可由已知值A、K、wmin、wmax等,算出 NTU、 的大小,再由图查出ε值,进而求出流体的出口温度。 可由已知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算出ε, 由图查出NTU值,进而求得所需换热面积。ε-NTU法。 13.2 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核算换热器: 设计换热器:
小 结 一、本课的基本要求 1.掌握换热器热工计算方法。 2.会换热器的效率计算。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换热器热工计算。 难点:换热器的效率计算。 三、作业 P258 13-12
本章小结 主要内容:辐射和对流的综合传热,换热器原理及计算。 重点:换热器原理及计算。 基本要求:掌握换热器计算,会换热器的设计及校核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