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82 Views
《巧用计算器》. 海宁市实验小学 陆卫斌. 教材简析. 教学重难点设定. 教学方法. 学生背景. 设计 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材 简析. 本 课是浙江省 教育 厅编著的 信息技术 三年级 上 第一单元 《 和计算机交朋友 》 的 第 4 课 《巧用计算器》 。作为本套教材的起始单元,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 使 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教材 简析.
E N D
《巧用计算器》 海宁市实验小学 陆卫斌
教材简析 教学重难点设定 教学方法 学生背景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材简析 本课是浙江省教育厅编著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和计算机交朋友》的第4课《巧用计算器》。作为本套教材的起始单元,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的第3课为《玩转鼠标》,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鼠标的操作技能;而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器的学习,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这对学生全面了解本学科,建立初步的学科认识非常关键。 游戏的 工具 学习的 工具 生活的 工具
教材简析 本课以“找到计算器”、“用鼠标指挥计算器”、“用键盘指挥计算器”三个环节编写,充分体现了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一般过程:打开→初步使用→深入应用,而课后的练习则是用软件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应用。教材这样的安排,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过程。
学生背景 学生的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探索精神,但抽象思维能力弱。 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准备:初步认识了计算机界面,掌握了鼠标的使用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 学生其他知识准备:数学,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将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在人教版教材中计算器的使用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
设计理念 1.以学为本,全面培养信息素养。 2.充分利用教材,恰当使用传统教学手段。 3.落实评价反馈,保持学生持久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知识。 2.掌握打开计算器的方法,会用鼠标和键盘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 3. 通过学习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了解计算机软件使用的一般方法。 4. 在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重难点设定 重点: 用两种方式操作计算器。 难点: 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授法。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整节课创设一个大的任务,为每一个知识技能点设置分任务。 学法:探究法、练习法、同伴互助法。 学生在其他学科的探究学习方式可以迁移到本学科,学生在探究时教师应提供帮助。 计算器的使用技能没有一定量的练习是无法实现的。
教学过程 计算工具 比赛导入新课,介绍计算工具 请出计算器 打开计算器的两种方法 计算器上的运算符 用鼠标操作计算器,“*、/”等四个按钮的用法 我能算得更快 用键盘操作计算器 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以制作月饼购买单为载体,熟练计算器使用 小结 总结本课,整理知识点
算筹 结绳计数
算盘 计算机
从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请多提宝贵意见! 201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