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likes | 1.17k Views
校园介绍.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课内课外丰富多彩. 学科建设科研成果. 三做理念人才辈出. 学术交流. 我们的团队欢迎您. 1. 5. 2. 6. 3. 7. 4. 8. 校园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市。 芜湖 ―― 皖江明珠、鱼米之乡,山水城市,风光秀丽,亲合力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之城。. 芜湖自然风光欣赏.
E N D
校园介绍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课内课外丰富多彩 学科建设科研成果 三做理念人才辈出 学术交流 我们的团队欢迎您 1 5 2 6 3 7 4 8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市。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市。 • 芜湖――皖江明珠、鱼米之乡,山水城市,风光秀丽,亲合力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之城。
安徽工程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始于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解放后更名为芜湖电机制造学校(简称芜湖电校),隶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1972年学校更名为芜湖机械学校,1977年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安徽机电学院,2001年12月,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始于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解放后更名为芜湖电机制造学校(简称芜湖电校),隶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1972年学校更名为芜湖机械学校,1977年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安徽机电学院,2001年12月,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 安徽工程大学学风严谨、校风淳朴,学校正向着立足安徽、服务全国、工科优势显著,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进。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是学校成立最早的系院之一,在机械制造行业享有非常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机械工程师的摇篮”。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汇集了一批治学严谨,在行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汇集了一批治学严谨,在行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围绕装备制造业,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七个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安徽省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为安徽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基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院正围绕人才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全力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专业综合改革,“测控技术与仪器”省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等项目建设,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基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院正围绕人才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全力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专业综合改革,“测控技术与仪器”省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等项目建设,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室面积5000平米,购置了一批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机器人灵巧手,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大型精密直读光谱仪、台阶仪、热膨胀仪、高频碳硫分析仪、透反射型系统金相显微镜、高温电子蠕变松弛试验机等等大型仪器设备,设备总价值2000万以上
工程能力培养是我院人才培养的主线,各专业按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规律,设置了专业综合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形成了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总时间超过了课堂授课总时间
法国工程师大学教授 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引用专业标准,积极与境外高校合作,实行开放办学。先后与法国工程师大学(EPF)、泰国王子大学、韩国世宗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等高校签订学分互任协议,先后向台湾实践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韩国世宗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等高校选派了本科生和研究生。
依托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设置的七个本科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依托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设置的七个本科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定位于整机,以及机械零部件研发和制造技术,我院本专业的特色体现在机械制造工艺。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侧重于机械零件毛坯成型技术,本专业特色体现在液态、焊接、塑性成型技术的应用。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定位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运用,我院本专业的特色体现在机电紧密融合。
“车辆工程”定位于整车,以及汽车零部件研发和制造技术,我院本专业的特色体现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车辆工程”定位于整车,以及汽车零部件研发和制造技术,我院本专业的特色体现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侧重于过程生产整机,以及流体机械部件研发和制造,我院本专业的特色体现在化工机械与控制技术紧密结合。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定位于金属材料改性技术的应用,侧重于材料热处理、表面耐磨、耐腐等性能处理。 • “机械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机械,定位于工程机械整机,以及零部件研发和制造。
学院成立了机械创新协会、机器人协会、智能汽车协会等组织,并配备了专门场地和设备,以便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在全国和安徽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学生成绩斐然学院成立了机械创新协会、机器人协会、智能汽车协会等组织,并配备了专门场地和设备,以便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在全国和安徽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学生成绩斐然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积极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整体水平。近五年,主持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1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4项,安徽省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38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积极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整体水平。近五年,主持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1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4项,安徽省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38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64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出版教材、专著33部,年均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2010年)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七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安徽省重点建设学科。
建成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汽车新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有色金属材料省级实验室。
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申报的国家863计划“用于水下的智能化机器人手爪”获得科技部立项,我院许德章教授主持。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申报的国家863计划“用于水下的智能化机器人手爪”获得科技部立项,我院许德章教授主持。
“排球发球机器人”是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奥运专项“排球虚拟训练系统”项目中的子项目,参加“排球虚拟训练系统”项目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沈阳体育大学等单位。我院承担排球发球机器人关键部件――发球器的研制。
我院许德章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阻应变片式六维力传感器动态耦合特性研究”。我院许德章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阻应变片式六维力传感器动态耦合特性研究”。
许德章、杨明、裴九芳等老师组成的课题组,开发出“用于精锻件的六自由度机械臂”,用于热锻件工序间转运,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件。许德章、杨明、裴九芳等老师组成的课题组,开发出“用于精锻件的六自由度机械臂”,用于热锻件工序间转运,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件。
孙铜生博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基于微波加热的沥青混合料热电耦合场基础理论研究”,采用微波加热实现沥青混合料再生,可克服红外线加热再生易焦化的缺陷,达到混合料内外部同时受热的效果,具有加热迅速、穿透深、可控制性强等特点。
Ansoft HFSS辐射仿真 阵列式微波加热装置
高洪教授主持的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3并联机器人机构应用研究”,基于空间机构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和自动控制等理论,展开6-3-3并联机构尺度综合、工作空间及其奇异性分析、动力学分析和控制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高洪教授主持的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3并联机器人机构应用研究”,基于空间机构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和自动控制等理论,展开6-3-3并联机构尺度综合、工作空间及其奇异性分析、动力学分析和控制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06012095B) 中浓纸浆输送装置的研制
王幼民教授主持的省科研计划重点项目“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鲁棒H∞控制方法研究”,已试制出样机,经省级鉴定认为其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鲁棒H控制研究】(05021028)
以合芜蚌创新实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我院广大教师积极走进企业,先后向企业派出21名科技特派员(其中教授10人,博士学位教师8人),取得了一批富有工程价值的研究成果,取得近百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