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 八 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 八 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 所谓定性资料是指用文本、书面文字、词句或象征符号等,来描述或呈现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态度和事件的资料。 定性资料的来源有二:一是 “ 实地源 ” ,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二是 “ 文献源 ” ,即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如公私机关的档案、文件、会议记录、个人的日记、传记、信件等。 一、资料的审查 对定性资料的审查主要集中在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上。 1 、真实性审查 ,也称信度审查,即看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 A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

bruno-hyd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八 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 所谓定性资料是指用文本、书面文字、词句或象征符号等,来描述或呈现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态度和事件的资料。 定性资料的来源有二:一是“实地源”,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二是“文献源”,即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如公私机关的档案、文件、会议记录、个人的日记、传记、信件等。 一、资料的审查 对定性资料的审查主要集中在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上。 1、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即看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 A、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 B、根据材料的内在逻辑进行核查; C、利用资料间的比较进行审核 D、根据资料的来源进行判断

  2. 第一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 • 2、准确性审查:也就是效度检查。 3、适用性审查:就是考察资料是否适合分析与解释。 实地审查 与 系统审查 一般来说,“实地源”的资料较“文献源”的资料更可靠。 对于观察资料,在搜集过程中的检查要特别注意“测不准效应”和“棱镜效应”。 二、资料的分类 (一)确定分类标准 1、品质标准: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准,如性别、民族、户口类别等。 数量标准:反映事物的数量差异的标准。如以人口作为划分大、中、小城市的标准。年龄也是。

  3. 第一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 • 2、现象标准: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外在联系的标准,如年代、地别等。 本质标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的标准,如划分阶级的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3、确定分类标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有效性原则:分类必须服从于研究目的; 分类必须能反映现象的本质特征 B、互斥性原则 C、完备性原则 D、各类别必须处于同一类层次 三、资料的汇总和编辑 汇总和编辑资料的基本要求是: 1、完整和系统,大小类要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能系统完整地反映研究对象的面貌。 2、简明集中,要使用尽可能简洁、清晰的语言,集中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

  4. 第十一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定性资料分析概述 一、定性资料分析的概念 对于定性资料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其中定量分析主要是指内容分析方法,而定性分析则是对观察进行非数字化的考察和解释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发现内在的意义和关系模式。 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对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综合、归纳的过程,它遵循归纳逻辑,即从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经验事件,概括和抽象到普遍理论认识的过程。 二、定性与定量资料分析的比较 第一,资料分析的起点不同。 第二,资料分析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同。 第三,资料分析与社会理论的关系不同。 第四,资料分析中对经验事实的抽象程度不同。

  5. 第十一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定性分析策略 一、实例说明 实例说明是用经验证据来说明某种理论,而这些理论所采用的形式既可以是一般模型,也可以是某种类比或一连串的研究步骤。 这些理论就好像是一些事先准备好的“空盒子”,研究者的任务就是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寻找出相关证据去填满这些空盒子。 在具体操作上,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对理论的单一说明,尽显示理论是如何说明或解释某个特定的个案或单一的情境。另一种是对理论的并列说明,即通过列举多个个案,例如多个不同单位或时间周期等,显示理论是如何说明或解释多个个案或多个情境的;或者反过来,显示研究者如何利用取自多个个案的资料来共同说明某种理论的。

  6. 第三节 定性分析策略 • 二、比较分析 1、一致性比较 例如:研究者考察四个个案,他们可能是某种小群体或组织。假设它们都具有某种共同结果(特征A),但其他特征并不相同。研究者从有关这些个案的资料中,找到了多个可能成为原因的特征(特征B\C\D\E)。通过逐一比较,发现除了特征D,其他三个并不为所有四个个案所共同具有。于是研究者最终将特征B\C\E从可能的原因中剔除掉,确定特征D为结果A的原因。 2、差异性比较 差异性比较中,受到关注的是两组个案之间因果关系特征的差异性。

  7. 第三节 定性分析策略 差异比较举例

  8. 第三节 定性分析策略 • 三、事件流程图 事件流程图是用框图和连线将不同事件(概念或决策)之间的关系按时间流程表示出来。如下图:一个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流程图。 在大学学习 中断学习 需要呼吸的空间+++ 在工厂的 - - 生产线上工作 工厂的艰苦现实+++ 与自己的实际兴趣缺乏联系+ 出去旅行 - - 遇到一些孤独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年轻人+ 希望自己能够干点什么事情++ 在一个娱乐中心工作 - - 进入师范学院继续深造

  9. 中国婚礼变迁史 • http://v.ifeng.com/vblog/others/201210/5b26dc45-56d4-e7b2-1afd-b17dc6e03601.shtml

  10. 第十一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这样一种技术,它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所谓“各种信息交流形式”指的是诸如书籍、杂志、报纸、诗歌、歌曲、绘画、电视节目、演说、信件、照片、广告等各种书面材料、宣传品和艺术品。所谓“明显的”内容,是指这些形式外在的东西,比如它们的文字,颜色和实物的含义。研究者所分析的只是这些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定量的”描述则说明内容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它意味着,在内容分析中,其主要目标通常是决定内容中某一项目的频数,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

  11.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例1:歌词中的求爱模式——社会学家凯里 歌词A:《你不必说你爱我》 你不必说你爱我 只要把我的双手紧握 你不必说永远同我在一起 你的心思我全明白 歌词B:《孤独的人》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 直到能找到一位姑娘 她同我在一起 从不背着我耍花样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 将来也许还是这样 通过对歌词内容的考察,凯里发现,60年代的歌词中,罗曼蒂克的求爱内容有所减少,并且,在歌词所表达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奋斗目标等方面,两个时期的歌词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日益看重男女关系中自主权的价值,一些新的模式包括:1、对生理上的相互吸引的爱的减少;2、男女之间关系缺乏持久性;3、在决定相互关系时,体现出更强的主动性。

  12. 不同年代的求爱方式 • 50、60年代 • 50年代,当时的社会风气还不是很开放,谈情说爱之事更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如果有了意中人的话,送她一块小手帕就足以让她甜到心坎里。到了60年代,当时出现了一股红色潮流,《毛主席语录》成为恋人之间最好的定情信物,红色看起来既革命,又忠贞,这个年代的爱情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信仰色彩。

  13. 70、80年代 • 70年代的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比他们的父辈多了一点浪漫情怀,送给意中人的定情信物虽然还是很简单,但是表达方式比较浪漫了。比如送给心爱的女孩日记本,会让她明白其中的深意。到了80年代,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开放了,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假如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子,就会直接去跟她说“交个朋友吧”,然后给她写一封封情书,浓浓的爱意就藏在这些文字里。

  14. 90年代 • 90年代,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年轻人开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情,玫瑰花、巧克力成为最常见的示爱道具,“我爱你”也成为了当时最浪漫的求爱宣言。在静谧的公园中,一对相爱的男女经常会“人约黄昏后”,爱的情绪被吹散在风里,温暖了每一个路过的人。

  15. 21世纪 • 进入21世纪以后,通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恋爱方式,当手机刚刚问世的时候,短信成就了很多人的美好爱情,拇指动一动就能知道她在干什么,所以手机成为21世纪男女的恋爱利器。除了手机之外,QQ、MSN等聊天工具的出现也让恋人之间的互动更加多元化。不过21世纪的结婚压力却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大,因为房子和车子成为了结婚的必需品。

  16. 歌词中的恋爱观 • 《对你爱不完 》1990 • 风吹得路好长 一颗心晃呀晃 • 多想找人陪我逛 累了睡在马路上 • 表面上很倔强 其实内心一团糟 • 怕自己爱得像太阳 • 胸中藏着一把火 这种日子不好过 • 把承诺交给你 把微笑当作信 • 却怎么也抓不住你 • 对你爱爱爱不完 • 我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远

  17. 《爱》1991 • 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让那天空听得见、让那白云看得见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给你最亮的星星说声我想你听听大海的誓言、看看执着的蓝天让我们自由自在的恋爱

  18. 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变迁 •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5/9a4cbb63-e2fb-43a7-a073-5b1d8b6c2f15.shtml

  19.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例2: 全家合影相片中所反映的家庭关系 社会学家费希尔对30户美国家庭在1729年到1871年之间的全家合影相片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 1775年前—父亲位于家庭其他成员之上(即在后排站着),母亲坐着,旁边坐着家庭中其他的成年女性,子女则在母亲之下。 1775年后—那种暗示着父亲的家长角色和父母高于子女的等级角色的垂直安排,被一种水平安排所取代。所有家庭成员都处于同一层次。 20世纪中—在某些合影中,子女的位置处于父母之上。

  20.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例3:戏剧内容与国民性——麦克拉纳汉

  21.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例4:期刊内容与社会问题 新闻杂志对六十年代各类问题的报道及盖洛普调查关于各类问题重要性的排列顺序对照表

  22.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 1、抽样:常常从杂志、报纸、电视节目、广告或其他类似的标题或期号中进行。还有一些则是在作者、书籍、章节、段落、句子、短语、词汇等层次上进行的。内容分析中,分层随机抽样、多阶段随机抽样用的较为普遍。 2、编录:即根据特定的概念框架,对信息—无论是口头的、文字的、画面的或是其他形式的—做分类记录。 A、选择编录单位,即选择具体的观察和点算单位。要注意把它同分析单位加以区别。分析单位即研究所描述或解释的对象,既可以是内容分析中的编录单位,也可以不是编录单位。 B、制定编录单,是对文献材料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它同结构式观察所用的记录单十分相似。

  23.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编录单

  24.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三、内容分析的类型 (一)计词法 首先确定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词(记录单位),然后统计这些关键词在各个样本(分析单位)中出现的频数和百分比,最后进行比较。 (二)概念组分析 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关键词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概念,同时也是理论假设中的一个变量。这种方法的记录单位仍是单词,但分析时的变量却是概念组。

  25.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概念组分析的第一步是:搜集上述两个时期内五年间登载在主要报刊上的有关文章,以文章为分析单位计算单词的出现次数。如: 概念组:经济

  26.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因为分析时的变量是概念组,所以当某个词出现时就算其概念组出现了一次,分析时只看出现次数总计就行了。如果理论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该看到,在经济下降时期,多数文章把越轨行为与经济相联系;在经济上升时期,多数文章把越轨行为与价值相联系。如果可以得到下表这种统计结果,那么可以说原假设是正确的。

  27.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三)语义强度分析 语意强度分析,首先是给出词汇的“强度权”,以显示它们在使用时的差别。强度权是由词汇的语意所决定的,如“爱”比“喜欢”的加权数高。下面就是一组强弱度加权数和正、负度加权数的例子:

  28.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群众来信的例子: 编辑同志: 贵报连日来在开展对政府关于将***湖边的空地改建成儿童游乐场的建议的讨论,我作为湖边的一个住户,也想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些湖边的老住户对那块多年无人管理、又脏又乱的空地真是厌恶(0)已久了,现在那里几乎成了垃圾场。我们曾提过不少建议,但从前无人理睬。不过,说实话我起初并不喜欢(-1*+1=-1)政府的这个建议,因为怕孩子们的嘈杂声影响我们。但后来一想,这样一可解决我们的老大难问题,二可为孩子们造福,总比维持现状好,这个建议理应受到支持(+2*+4=+8)。 尽管我的一些邻居们不乐意(-1*+1=-1)这么做,可我还是呼吁大家为孩子们想想(我将成为全市第一座儿童游乐场),无非是多流血汗水。我也相信此建议会受到多数人欢迎(+2*+3=+6)的。

  29. 第四节 内容分析 依照这样的方法算出每封信的权重分数后,就可以综合测量读者对那项建议的态度了。下面仅给出10个样本的权重分数,并不妨碍我们理解语义强度分析的结果。 在这10个样本中,否定信的数量比肯定信的数量多。但是由权重差+16可以看出,读者对建议的肯定程度比否定程度要高。

  30. 第四节 内容分析 • 四、内容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1、省钱省时 2、保险系数大 3、适于作纵贯分析 4、非干扰性 5、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缺点:1、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2、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第十一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五节 定性资料分析中的问题 一、隐形证据 在研究实践中,研究者比较容易发现那些明确显现的显性证据,而对那些没有明确显现的隐形证据往往重视得不够。在对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种类型的隐形证据:1、没有发生的事件;2、没有被意识到的事件;3、人们想隐瞒的事件;4、习以为常的事件;5、受偏见影响的事件。 二、代表性 定性分析的资料通常来自实地研究或历史比较研究,所以在研究中只能同少数研究对象打交道,而由于少数对象并不代表总体中各种类型的对象,因此取自少数对象的资料,也就可能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总体资料。 少数对象是否能代表整体,与总体的同质性(异质性)程度密切相关。

  32. 第五节 定性资料分析中的问题 • 三、因果关联 定性分析尽管收集到的资料很丰富,但由于通常是从一个或少数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的,反映出来的只是众多对象关系中的一种,因此,很难由此对更大范围内的对象关系做出因果推断。 所以,用定性分析进行解释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一种事物“同时存在两种特征”的证据,视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证据。前一种证据可以对某种可能的关系给出尝试性解释,进而激发研究者对事物关系的更深入理解。 定性研究强调“扎根理论”,关注的是理论是否具有经验资料的“根”。对于以往的理论,如果能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中寻到根,就加以借鉴,否则就放弃掉。虽然任何理论都离不开想象,但定性分析归纳出的理论是依托经验资料实现理论跃迁的。

  33. 张新民用照片讲述一个家庭的变迁 • http://v.ifeng.com/society/200907/fa5e3865-3814-4cf1-bc8c-6a7c0acb83af.shtml • 中国人网购10年记忆 记录网友生活变迁 •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5/bb084ba6-9687-43f9-a794-19815e6a7e8b.shtml • 老照片:浙江诸暨店口镇的变迁 • http://v.ifeng.com/news/mainland/201303/b4d3b433-b1f6-4813-9e7f-08c93b5acff3.shtm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