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11 Views
閱讀與探究. 吳敏而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rozwu@mail.naer.edu.tw 2009.12.14. 閱讀 ≠ 讀書. 身分不同 目標不同 方法不同 今天談談如何透過閱讀進行探究. 探究的本質. 個體自主 以好奇為出發點 探究者提問、質疑 探究者收集資料 探究者思考:解讀、比較、分析、整理資料 探究者作推論、形成自己的看法、發表看法 跟別人討論 繼續提問、質疑 修改看法. 今天舉的例子. 幼兒閱讀時探究語言、文字 真相的探究 探究幸福 探究生命 探究自然界的真理 每次有不同的閱讀目標 每次有不同的閱讀方法
E N D
閱讀與探究 • 吳敏而 •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 rozwu@mail.naer.edu.tw • 2009.12.14
閱讀 ≠ 讀書 • 身分不同 • 目標不同 • 方法不同 • 今天談談如何透過閱讀進行探究
探究的本質 • 個體自主 • 以好奇為出發點 • 探究者提問、質疑 • 探究者收集資料 • 探究者思考:解讀、比較、分析、整理資料 • 探究者作推論、形成自己的看法、發表看法 • 跟別人討論 • 繼續提問、質疑 • 修改看法
今天舉的例子 • 幼兒閱讀時探究語言、文字 • 真相的探究 • 探究幸福 • 探究生命 • 探究自然界的真理 • 每次有不同的閱讀目標 • 每次有不同的閱讀方法 • 每次都要一邊閱讀一邊思考
例一:幼兒閱讀時探究語言、文字 • 閱讀目標:用預測做探究 • 閱讀素材: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Martin) 太吵了(吳敏而) • 閱讀方法:聽大人讀,可跟著讀 • 邊讀邊想:探究文字 下一頁寫什麼
活動說明: 你是怎麼學字的? • 你從上下文學到生字 • 故事的生字很多,為什麼不需要解釋?故事有意義 • 為什麼孩子需要這種書?為什麽不逐字教? • 孩子需要有連貫的文字 • 一開始就能獨立閱讀 • 能獨立學習 • 覺得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 • 覺得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你一邊讀一邊預測 • 你需要想什麼,才能做預測? • 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 必須連結至少兩件重要的屬性 • 並且想到另一個例子
五歲幼兒: 我看到圖中有白鵝.我認識白字 ,所以我想下面一個字一定是鵝字
YOYO在角落時間看”太吵了”,主動拿著書來指着咩字問老師:「老師,這個字,就是咩咩叫的咩嗎?」YOYO在角落時間看”太吵了”,主動拿著書來指着咩字問老師:「老師,這個字,就是咩咩叫的咩嗎?」 • 老師說:「對呀!這就是咩咩叫的咩呀!」 • YOYO:「好好玩哦,怎麼是一個口加一個羊呀!」 • 老師:「因為羊在叫是用口叫的呀!」 • 幼兒除了看了圖片學羊「咩咩」叫外,還會注意 • 到「咩」字的構造。
例二:真相的探究 • 閱讀目標:用線索推論 • 閱讀素材:Mary Celeste (Yolen) • 閱讀方法:輪流朗讀每人讀一段 • 邊讀邊想:真相是什麼? 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嗎?
整理想法 • 用一句話,寫下最可能的解釋 • ─這就是你的理論 • 寫三項支持你的理論的線索或現象 • 寫一項你的理論解釋不到的事實
再探究 Mary Celeste 的真相 • 天災論 ─ waterspout • 人禍論 ─ 海盜 • 陰謀論─ • 靈異論 • 桃花源論 • 要支持每個理論,需要哪方面的資料?那些資料,能解決哪些質疑? • 要推翻每個理論,需要哪方面的資料?那些資料,能支持哪些質疑?
剛剛做了一點點探究 • 一件複雜的事件引起了好奇(態度) • 每個人的資料和知識都不足(疑惑) • 每個人都把自己掌握到的做了整理,建立了初步的理論(整理已知) • 找出了一些可疑的地方(質疑) • 理論和看法很多,但只有一個真相 • 感覺還可以進一步探究下去(收集更多資料)
剛剛的探究用了哪些思維工具 • 檢查線索、分析線索、整理線索 • 形成理論、進行推論、形成假設 • 找進一步的證據 • 寫筆記 • 畫圖表 • 討論比對
各學科領域的探究 • 對不同的資料感興趣 • 對相同的資料有不同的用法、看法 • 收集資料的方法和工具不同 • 但是都需要用相同的思維工具
例三:探究幸福 • 閱讀目標:比對自己幸福的概念 • 閱讀素材:兩兄弟(托爾斯泰) • 閱讀方法:共同朗讀,中間停頓思考 • 邊讀邊想:幸福是什麼? 作者的概念 哥哥的概念 弟弟的概念
連結到自已的看法 • 你認為幸福是什麼? • 你認為石頭上所說的幸福是什麼?
你會怎麼做? • If Yes給三個理由 • If No給三個理由
讀一讀 比對一下 • 跟哥哥說的一樣的有哪一點? • 跟弟弟說的一樣的有哪一點?
再想一想 • 你有改變主意嗎?
猜一猜 • 哥哥會對弟弟說甚麼? • 如果是你,你會說甚麼?
想一想 • 如果你是弟弟,你會說甚麼?
比對先前的想法 • 現在你認為石頭所指的幸福是什麼? • 作者認為幸福是什麼? • 你呢?你對幸福的想法有改變嗎?有加廣嗎?有獲得更深層意義嗎?
讀完後 • 回憶一個困難的決定 • 想想當時如果做了另一個選擇,後果會有什麼不同?
閱讀時做了哪種思維? • 建立個人觀點 • 了解文本中的觀點 • 了解其他讀者的觀點 • 比較各種觀點 • 感覺自己觀點的改變 • 這就是讀者回應論所建議的 • Reader Response Theory (Rosenblatt, 1938)
閱讀時做了哪種互動? • 人與文的互動 • 人與人的互動 • 人與概念的互動 • 這就是閱讀互動論所建議的 •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Reading • (Rosenblatt, 1938)
例四:探究生命 • 閱讀目標:探究生命中的抉擇 • 閱讀素材:羅吉娜 • 閱讀方法:兩人對白 • 邊讀邊想:自己的想法和書中的人物的想法有哪裡相同?
老處女天堂 各種年齡、身材及條件的礦工及牧場工人, 誠徵女性分享富裕生活。 優先考慮真正的淑女,合意者提供婚姻、 家庭及豐厚的每月生活費。 請來信﹕史代佛彬太太, 內華達,維吉尼亞市, 尼吉尼亞王宮飯店。
你的看法 • 你會應徵嗎? •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 • 在什麼情況下你不會?
讀《羅吉娜》裡的片段 • 讀法:兩人對話 • 你哪兒和瑪蓮的想法相同? • 你哪兒和羅吉娜的想法相同? • 她們有沒有改變你的想法?
例五:探究自然界的真理 • 閱讀目標:用提問做探究 • 閱讀素材:夏綠蒂的網 • 閱讀方法:個人默讀 • 邊讀邊想:我對蜘蛛的生態有什麼問題和好奇?
提問的作用 • 提問能澄清思想 • 找到答案 • 解決問題 • 獲得資訊 • 發現新知 • 提問刺激研究和發明 • 提問讓我們更深入的尋求意義 • 提問是閱讀理解的動機和動力
分享問題 • 二、三人一組 • 有共同問題嗎? • 別人有你想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