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74 Views
漢字文化與智慧生活. 漢字文化與智慧生活 課程簡介. 胡雲鳳. 課程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跨領域單元設計. 1. 本課程將 18 週的課程單元規劃為「漢字知識本體」、「數位資訊」、「文創整合」三大跨領域模組,以及「文化活動的參與體驗」。 2. 課程的設計橫跨了文化、創新、科技及關懷四大面向,而四大面向的學習是互相支援而非各自獨立。. 教學內容:跨領域單元設計. 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 數位資訊單元:第 8 、 9 、 12 、 13 週.
E N D
漢字文化與智慧生活 漢字文化與智慧生活 課程簡介 胡雲鳳
教學內容:跨領域單元設計 1.本課程將18週的課程單元規劃為「漢字知識本體」、「數位資訊」、「文創整合」三大跨領域模組,以及「文化活動的參與體驗」。 2.課程的設計橫跨了文化、創新、科技及關懷四大面向,而四大面向的學習是互相支援而非各自獨立。
教學大綱 數位資訊單元:第8、9、12、13週 1. GIF animator2. MS powerpoint3. MS movie maker4. ebook express 1. 動畫成像的原理2. GIF, PPT, MP4 等不同檔案特性3. 動畫檔分軌概念4. 基本的影像製作技巧
教學大綱 數位資訊單元:10、11週 介紹漢字進入數位科技的過程,由電腦造字、電腦文字與字型的聯結、漢字數位典藏、漢字教學數位化等不同面向,使同學認識漢字與科技文明的融合與發展。 文化創意單元:14週 讓同學更具體認識漢字在文創產業的發展潛力,以及瞭解台灣文創產業的現況及發展。
學習活動 1.分組作業 (1)分組任務型作業: 參加2014年的「台北漢字文化節」或「高雄好漢玩字節」相關活動,記錄各自發現的漢字與創意、科技結合的實例,並制作成簡報。 (2)學期作業:漢字創意動畫制作or漢字的故事電子書創作 a.作業將配合漢光教育基金會舉辦的「漢字動畫創意競賽(2014)」之主題。 b.以漢字為主軸,創作有故事情節,搭配動畫、音效制作4-6分鐘動畫或5-6頁的電子書。
學習活動 2.個別習作 我的字與號 每位同學根據自己名字的意義及生長環境、背景、習慣等,取一個字和號。 (2)名字的真與善 a.請每位同學探尋自己名字的形義來源及發展,並說明自己名字所隱含的人格特質。 b.以自己的名字為例,構思設計出屬於自己名字Logo 。
成績考核 1課程參與:出席率、課堂活動參與、線上交流(20%) 2學期分組實作:漢字創意動畫制作或漢字的故事電子書創作(30%) 3分組報告及習作:「漢字文化節」簡報(20%) 4個別習作:名字的真與善、我的字與號(30%)
教學助理 航管所 碩士班三年級 目前修讀本校教育學程 張文馨 網頁助理 資工所 碩士班一年級 蔡宗憲 專長:程式設計 網頁設計 多媒體影像處理
課程網頁:建置中 課程分組: (1)5~7人一組 (2)不同科系,不同領域,不同專長 (3)各小組名單(含組長、科系),2月25日上課時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