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29 Views
第十二章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 生长的概念及意义. 一、从物理角度 体尺、体积、体重 二、从生物化学角度 主要 Ca 、 P 、 蛋白质的沉积,表现为 骨骼、肌肉的增长; Fat 沉积为 肥育 。 肥育 - 畜牧生产上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 经强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 三、生理上的生长 包括生长、发育 : 其代谢特点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狭义生长 : 细胞、组织器官的增大 。 发育: C 的分裂、分化、化学成分及比例 的改变。. 第二节 生长规律. 一、总体的生长
E N D
第一节 生长的概念及意义 一、从物理角度 体尺、体积、体重 二、从生物化学角度 主要Ca、P、蛋白质的沉积,表现为 骨骼、肌肉的增长;Fat沉积为肥育。 • 肥育-畜牧生产上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 经强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
三、生理上的生长 包括生长、发育: 其代谢特点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 狭义生长:细胞、组织器官的增大。 • 发育:C的分裂、分化、化学成分及比例 的改变。
第二节 生长规律 一、总体的生长 (一)绝对生长 某段时间内的总增长(增重),或达到某一日龄的体重。绝对生长速度 以日增重表示。
绝对生长模式 体 重 转折点 年龄(时间)
(二)相对生长速度 • 相对生长:与前一段时间比增重的 倍数(阶段增长倍数)。 • 相对生长速度常以增重相对体重倍数表示。
相对生长曲线 增重与体重的比例的对数 体重(kg)
二、局部生长 (一)部位 一般,头腿为早熟部位,幼龄时比例大,发育结束早;胸、臀:较迟;腰部:最晚 整体趋势:前 ---→后 ----→中 (二)组织器官 神经系统→骨骼→肌肉→脂肪 应根据此规律调节营养
猪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顺序与增长强度 骨骼 肌肉 低营养水平 和晚熟品种 脂肪 增长强度(%) 高营养水平 和早熟品种 5 50 100 体重(kg)
三、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动物及年龄不同,机体组织增长的速度不同,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及比例、能量也不同。
动物不同年龄和体重的增重成分及能值的含量(%)动物不同年龄和体重的增重成分及能值的含量(%) 增重成分和能值 活重 年龄 (kg) 水分 CP EE CA GE(MJ/kg) 0.038 1日 74.5 16.0 5.3 4.2 6.11 0.300 2周 69.1 17.0 10.4 3.5 8.12 1.315 5周 67.2 19.1 10.2 3.5 8.29 1.660 6周 63.7 20.4 11.9 4.0 9.08 15 7周 70.4 16.0 9.5 3.7 7.58 40 11周 65.7 16.5 14.1 3.5 9.52 80 18周 58.0 15.6 23.2 3.1 12.92 120 24周 50.4 14.1 32.7 2.9 16.34 肉鸡 猪
动物不同年龄和体重的增重成分及能值的含量(%)动物不同年龄和体重的增重成分及能值的含量(%) 增重成分和能值 活重 年龄 (kg) 水分 CP EE CA GE(MJ/kg) 9 1.2月 57.9 15.3 24.8 2.2 13.9 34 6.5月 48.0 16.3 32.4 3.1 16.5 59 19.9月 25.1 15.9 52.8 6.3 20.8 10 1.3月 67.0 19.0 8.4 -- 7.83 210 10.6月 59.4 16.5 18.9 -- 11.39 450 32.4月 55.2 20.9 18.7 -- 12.35 绵羊 牛
四、肌肉组织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 蛋白质 • 脂肪
不同年龄猪肌肉组织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年龄(周龄) 水分 脂 蛋白质及其他 出生 81.5 1.9 16.6 4 75.7 4.3 19.9 8 76.2 4.7 19.0 16 75.7 3.4 20.9 20 74.4 4.0 21.6 28 71.8 5.6 22.6
第三节 影响生长因素 一、动物 品种、性别 二、营养水平 三、环境 温度、湿度、气流、密度、空气清洁度 四、母体效应 出生重和日后生长
一、能量需要 (一)综合法 通过生长实验,与屠宰实验结合确定动物的能量需要。主要根据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估计总需要。 (二)析因法 从剖析维持和增重的内容出发,研究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规律及沉积单位重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所需能量,建立回归公式,估计一定体重和日增重下的脂肪和蛋白质日沉积量。 第四节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三)生长肥育猪的能量需要 1.生长动物的需要=aW0.75+生长需要 2.测定方法: 用不同能量浓度或能量日供给量:饲养试验,计算每增重1kg需多少营养物质。 N、C平衡法: 增重→蛋白质、脂肪沉积 ;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屠宰)量(N、C平衡),了解日沉积蛋白质、脂肪量。 NRC:采用ME,生长猪的ME如下: ME=(维持+蛋白质沉积+脂肪沉积+温度变化的)ME 中国与NRC接近,但低一些(1MJ/kgDE)
DE或ME用于蛋白质、脂肪沉积的效率: 推算出回归方程: R=cx+dyc、d回归系数 X:日沉积脂肪能量需要 Y:日沉积蛋白质能量需要 DE用于合成体蛋白的效率46%、合成体脂肪的效率76%。 根据此可推算出生长能量需要
不同体重、日增重生长肥育猪的维持及总的ME需要(MJ/日·头)不同体重、日增重生长肥育猪的维持及总的ME需要(MJ/日·头) 活重(kg)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维持需要6.74 8.08 9.30 10.43 11.56 12.50 13.47 14.39 总的需要 日增重(g) 400 13.4 16.3 500 15.4 18.3 20.9 23.4 600 17.3 20.2 22.9 25.4 27.7 29.9 32.0 700 19.3 22.2 24.9 27.4 29.7 31.9 34.0 36.6 800 24.2 26.9 29.4 31.7 33.9 36.6 38.0 900 28.9 31.3 33.7 35.9 38.0 39.9 1000 35.7 37.9 39.9
不同体重和日增重的仔猪ME需要(MJ/d) 体重 日增重 (g/d) 5-10 10-15 15-20 20-25 100 2.6 -- -- -- 200 4.3 5.2 6.0 -- 300 6.0 7.1 8.0 9.0 400 -- 8.9 10.0 11.2 500 -- -- 12.0 13.3 600 -- -- -- 15.5
(四)生长肥育牛的能量需要 1.方法:维持+增重,析因法:增重NE 2.回归公式: 德国的60-160kg小牛: ME(MJ)=0.46(MJ)×BW0.75+NEg(MJ)/0.68 0.68:ME NEg的效率 >160kg小牛: ME(MJ)=0.45-0.5(MJ)×BW0.75+NEg(MJ)/0.4-0.5 后备母牛从130kg限饲,到600kg前日增重低10%,600kg后比肥育牛低50%。 后备公牛,160-600kg日增重1100-1300g。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 用体增重、体重与沉积净能的回归公式 增重的NE(MJ)= 增重(kg)×[1.5+0.0045×体重(kg)]×4.184 1-0.30×增重(kg) • 维持NE(MJ)=0.53BW0.67×110% • 生长公牛按母牛的90%计。
(五)生长鸡的能量需要 1.方法:综合法、析因法 2.肉鸡和蛋用生长鸡的能量需要 中国(1987)NRC(1994) 肉用生长鸡 生长阶段(周)0-5>50-33-66-8 ME(MJ/kg) 12.1312.5513.3913.3913.39 蛋用生长鸡 生长阶段(周)0-66-1415-200-66-1414-20 ME(MJ/kg) 11.9211.7211.3012.1312.1312.13
二、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猪、禽为可消化AA体系; 反刍动物为瘤胃降解与非降解体系。 (一)饲养试验 (二)N平衡试验 必须注意AA的平衡,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EAA需要量和比例,(以AA平衡、生长速度、血液AA指数等衡量)。
(三)生长肥育猪蛋白质需要 维持 +生产 氨基酸有Lys、Met、Trp、Thr (四)生长肥育牛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五)生长鸡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三、生长对矿物质的需要 沉留量+内源损失 净的需要 • 总需要= = 利用率 利用率 • Ca、P(平衡试验)在幼龄需要多,在成年需要少 • Ca∶P:猪4∶3牛1∶1幼年1.5∶1 • 微量元素:生长试验、屠宰试验 生长效应、组织含量、酶活性
四、Vit的需要 • 生长试验评定 • 因确定Vit的需要标准不同、Vit源效价不同、加工贮藏损失及环境条件差异,各国的需要量不同。
第五节 生长肥育的饲料利用效率 一、饲料利用效率 饲料及饲料营养物质转化为肉Pr、Fat的效率 (一)饲料利用效率 • 饲料报酬或饲料转化(换)率,或料肉比:增重1kg需要的饲料量(风干或半干)。 • 营养浓度不同,不确切,应用极广,一般用于同一水平饲料的比较。
表达式: 采食饲料量(kg) 饲料报酬(料肉比)=-------------- 增重量(kg) 增重量(kg) 或 饲料效率=------------- 采食饲料量(kg)
(二)能量转化效率 • 饲料有效能(DE)转化为产品能的效率。 以产品能占如猪的DE沉积Fat的效率为76% 产品能 净能效率= ---------------×100% 生产需要的DE 产品能 总效率=----------------------×100% 维持+生产需要DE 以食入DE的%表示
(三)生长肥育的蛋白质利用效率 1.指标 2.影响因素 • AA的含量、比例、可利用性; • 动物年龄、蛋白质的食入量; • 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生长速度下降,用于维持的蛋白质比例增大,用于生长肥育的比例减少,利用率也降低。
二、肥育的方式 生长动物 常称生长肥育 肉用动物生长后期强化饲养 成年种用、役用、乳用、毛用等畜 成年动物 禽淘汰后,于屠宰前短时间的催肥 目的:增加Fat沉积、肌纤维增粗 提高屠宰率、肉品质和风味
Belgian Blue種DM牛ベルギー) Piedmontese種DM牛(イタリア) DM(Double-Muscle)とは • マイオスタチン遺伝子の変異によって起こる著しい筋肥大。 • 劣性遺伝形質。 ヨーロッパでは DMは有用な産肉形質として評価されている。 DM牛肉は低脂肪牛肉として人気が有り,店頭でも高値で販売されている。
日本短角種 DM牛 10ヵ月齢 DM牛の方が全体的に肉付きが良く,特に殿部から大腿部にかけての発達が著しい。 日本短角種 通常牛 11ヵ月齢
日本短角種肥育牛枝肉断面 DM牛 対照牛
三、影响肉用动物饲料利用率和肉质的因素 (一)动物的种类和品种(类型) 料肉比,肉用仔鸡2∶1,猪3.5∶1,肉牛为6∶1 (二)年龄、体重增加,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 ∵ 1.体重↑,维持需要 2.年龄、体重↑,沉积Fat量↑,水↓
(三)饲养水平与饲料能量浓度 1.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饲料利用率 生长肥育猪后期适当限制饲喂实行自由采食,限制饲养,饲料利用率降低。 以丰富饲养肥育的牛、羊经济效益最好。 2.饲料有效能含量与饲养水平密切相关 在一定范围内对低能量浓度的日粮,动物相应多采食,以满足对营养的需要。∴动物的增重并非随日粮浓度降低而等比例下降,只是增重内容有变化,即Fat↓、CP、水分↑
(四)饲料与日粮配合 • 1.精料较粗料的肥育效率高 • 2.不同饲料配合的日粮,其效率不同:能量精料较蛋白质精料肥育效率高;同种精料饲喂单胃动物较喂反刍动物肥育效率高。 (五)温度 过高过低,维持需要↑ ,效率↓
复习思考题 1.概念: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 2.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指标有哪些? 3.如何计算生长的营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