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淮河流域的历史地理状况及其 历史变迁

淮河流域的历史地理状况及其 历史变迁. 历史五班 高蒙龙 110710128. 流域概况. 流域西起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 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 5 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状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 历史上淮河是一条从云梯关独流入海的河流,河道宽阔,水流通畅。沂、沭、泗河都是淮河的下游支流。

byron-ewi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淮河流域的历史地理状况及其 历史变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淮河流域的历史地理状况及其历史变迁 历史五班 高蒙龙 110710128

  2. 流域概况 • 流域西起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 • 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状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

  3. 历史上淮河是一条从云梯关独流入海的河流,河道宽阔,水流通畅。沂、沭、泗河都是淮河的下游支流。 • 《尔雅》:江淮河济为四渎 。《淮南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自然地理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现实意义。

  4.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典籍《禹贡》上就记载着“导淮自桐柏”。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由无数小溪汇合成小河,直到桐柏县城以西15千米处的小镇固庙,才开始形成河床。因此,历史上曾把固庙视为淮河之源。

  5. 早在公元前600年以前,在支流淠河和东淝河之间洼地周围,圈堤蓄水,即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经历代维修扩建,堤周长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间变化。 • 公元前486年,挖通了邗沟,开通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航运。 公元前482年,又开通了鸿沟,连接淮水与黄河。

  6.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 从1194—1855年,黄河长期夺淮达661年,这一时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据《淮系年表》及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在4个朝代期间 ,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

  7. 一方面,从此图不难看出,淮河的水系特征:上游大致属于扇状水系;中游属于不规则的羽状水系;下游注入洪泽湖。一方面,从此图不难看出,淮河的水系特征:上游大致属于扇状水系;中游属于不规则的羽状水系;下游注入洪泽湖。 这样的水系特征在降水量较大时,不便于水流的及时排泄,易形成洪灾。

  8. 另一方面,淮河位于气候过渡带。以南江淮地区在6-7月间由于副高影响形成梅雨季节,支流大量汇入。另一方面,淮河位于气候过渡带。以南江淮地区在6-7月间由于副高影响形成梅雨季节,支流大量汇入。 7-8月间,雨带北移至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形成了这一地区明显的雨季。

  9. 淮北地区属 黄淮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人口集中,耕地广阔。由于水系和气候、地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的这一地区多发水文灾害。

  10. 淮河在历史上每2至3年即发生一次水灾。特别是黄河夺淮入海口800年间,发生水灾达350次。淮河在历史上每2至3年即发生一次水灾。特别是黄河夺淮入海口800年间,发生水灾达350次。 • 1931年淮河大水,水淹蚌埠,淹地面513·3公顷,死7·5万人。 • 1975年淮河上游暴雨,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失事,严重受灾人口550万,死亡数万人,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公里,中断停车18天。 • 1991年,江淮及太湖流域梅雨期暴雨洪涝成灾,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受灾人口达1·3亿,死亡1200多人,伤25万多人,仅安徽、湖北两省55个县市受淹,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 • 淮河水灾如此频繁,以致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11. 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的老家就位于淮河的重要支流—涡河之畔。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的老家就位于淮河的重要支流—涡河之畔。 • 小时候经常会发洪水,影响渡口的交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洪灾严重的年份,政府会组织救援队加固大坝、转移受灾群众。 • 后来在00年前后,由于连续的强降水,洪水过大,威胁到了我家的房屋,也使得我们搬了家,离开了生活了十多年的老家。 • 至今对泛滥的洪水和受灾的景象记忆犹新

  12. 受黄河夺淮的影响,淮河下游洪泽湖经历了复杂的扩张与形成过程。受黄河夺淮的影响,淮河下游洪泽湖经历了复杂的扩张与形成过程。

  13. 从历史时期尤其是建国以后,政府对于淮河的治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长期而富有成效的计划与措施。从历史时期尤其是建国以后,政府对于淮河的治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长期而富有成效的计划与措施。 • 1991年大洪水之后,国务院会议明确了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治淮的18项骨干工程 ,也是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

  14. 流域内现在的发展概况 • 淮河流域适宜居住,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35个地(市), 189个县(市),1997年总人口为1604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 594人/k㎡,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 流域内自然风光优美,不仅有许多自然景区,而且包含许多人文景观和遗迹,文化底蕴丰富。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加速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15. 淮河流域耕地面积1333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薯类、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3%。淮河流域耕地面积1333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薯类、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3%。 • 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轻纺工业为主。已建成淮南、淮北、平顶山、徐州、等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近十多年来,煤化工、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等轻重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郑州、徐州、连云港、淮南、蚌埠、济宁等一批大中型工业城市已经崛起 。 • 境内不仅有京九、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干线,还有多条煤炭运输干线。以及可以通往日本、新加坡等海外的港口,区位优势明显。

  16. 总结 • 关于淮河有太多的方面,不能一一列举 • 经过重新规划、水利建设、污染治理后的淮河已经有了很大改观。虽然在局部地区到了雨季仍有洪水的风险和水污染问题。 • 但淮河作为两岸人们的母亲河,在提供水源、航运、灌溉、发电、净化环境、发展文化旅游、调节局部气候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7. 我们由理由期待并相信她会变得更好,造福于两淮人民!我们由理由期待并相信她会变得更好,造福于两淮人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