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82 Views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张梦娇. 第五节 泌尿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透析疗法.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结肠透析.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病人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装有半透膜的透析器,通过弥散、对流、吸附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机体需要的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目的. 通过血液透析能部分代替肾功能,清除血中有害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法. 将血液引出体外,经带有透析液的体外循环装置,血液与透析液经半透膜
E N D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张梦娇
第五节 泌尿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透析疗法 • 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 • 结肠透析
血液透析 •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病人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装有半透膜的透析器,通过弥散、对流、吸附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机体需要的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目的 • 通过血液透析能部分代替肾功能,清除血中有害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酸碱平衡失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法 • 将血液引出体外,经带有透析液的体外循环装置,血液与透析液经半透膜 • (透析膜)进行水和溶质的交换,血液中水、肌酐、尿素、钾等进入透析液被清 • 除,而透析液中碱基(碳酸氢根)和钙等则进入血液,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经过交 • 换,能快速清除有毒物质,纠正肾衰时产生的高尿素氮、高肌酐、高血钾、低血 • 钙、高血磷、酸中毒、水过多等代谢紊乱
透析前准备 • 1.病人准备 • ①血液通路的准备:可分为临时性血液通路(动-静脉外瘘)和永久性血液通路(动-静脉内瘘)。 • ②检查的项目:测量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出凝血时间、肾功能和电解质。 • ③心理准备 • 2.用物准备 血液透析设备及用物、急救药品和器械。
3、药物准备 ①透析用药: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肝素。 ②透析液。 ③急救用药:一般急救用药、降压药、高渗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
透析中的护理 ①定时帮助病人翻身,以增加舒适度及防止压疮。②透析液温度维持在38~40℃。③压力与流速,控制静脉压及透析液压不超过300mmHg;透析液流速500~600ml/min;血液流速100~300ml/min。④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流量、静脉压及透析液颜色等。如发生分层、凝血,提示肝素用量不足,一般加大肝素剂量即可;透析液颜色变红说明发生了破膜,应立即停止透析并更换装置。准确记录透析时间、脱水量、肝素用量等。
透析后护理 • 1.一般护理 • 透析结束后,对动-静脉内瘘或外瘘进行适当处理,消毒皮肤并包裹,对透析器进行清洁;测量生命体征、体重,并与透析前比较。留取血标本做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钠、血氯、血钙 、血磷及CO2结合力检查,了解透析效果。
操作后护理 • 2.饮食护理 • 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2~1.4g/(kg·d),50%以上为优质蛋白;能量的供给为147~167kJ/(kg.d),其中脂肪供能占35%~40%,其余由碳水化合物供给;限制钠、钾、磷的食物,钠的摄入量每日1~2g,注意锌及多种维生素的补充。透析期间特别要限制入水量,体重增长以不超过4%~5%为宜。
操作后护理 • 3.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 (1)症状性低血压:是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汗、意识障碍等。可能与脱水过多过快、血容量不足、心源性休克、过敏反应等有关。应立即减慢血流速度,通过透析管道补充生理盐水、清蛋白、血浆或鲜血,症状重者加大补液量,直至血压上升症状缓解。对醋酸盐溶液不能耐受者改为碳酸氢盐透析液。
操作后护理 • (2)失衡综合征:可发生在透析结束前或透析后。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抽搐、昏迷等。处理时应注意最初几次透析时间应短,不超过4h。发生失衡综合征时遵医嘱静注高渗糖、高渗钠,应用镇静剂等。
操作后护理 • (2)失衡综合征:可发生在透析结束前或透析后。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抽搐、昏迷等。处理时应注意最初几次透析时间应短,不超过4h。发生失衡综合征时遵医嘱静注高渗糖、高渗钠,应用镇静剂等。
腹膜透析 • 简称腹透,是利用人体内腹膜作为自然半透膜,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时间,使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交换的过程。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或其他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目的。 • 腹膜透析方法有持续循环式腹膜透析(CCPD)、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持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和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IPD)等。下面重点介绍CAPD。
目的 • 通过腹膜透析可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毒物和多余的水分,达到治疗目的
方法 • 病人排空肠道,便秘者先灌肠。常规腹部消毒铺巾,于脐下正中3~5㎝或左侧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分层切开腹壁,将透析管插至膀胱直肠窝,固定透析管,缝合伤口,外露端与Y形管连接,分别接透析瓶和引流瓶。术毕即可透析。腹透的方法有紧急腹膜透析、间歇腹膜透析(IPD)、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CPD)等。CCPD每次2L,在腹腔保留4~6h,4~6次/d。
透析前准备 • 1.病人准备 • ①向病人说明腹膜透析的方法、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消除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②评估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③备皮,做普鲁卡因皮试。④术前禁食,排空膀胱。 • 2.用物准备 • 准备好手术器械、透析硅胶管、透析液及相关用药。透析液要用干燥恒温箱干加热至37℃。
操作前准备 • 3.腹腔插管 • 在成人脐下中上1/3交界处,通过手术将透析硅胶管的一端放入腹腔最低处的膀胱直肠凹陷内,另一端通过皮下隧道引出,以备透析用。插管后1~2周需进行消毒隔离,防止感染,并保持透析管通畅。
腹透中护理 • 1.掌握腹膜透析的操作方法 • ①分离和连接各种管道要注意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仔细检查腹透液内有无杂质、沉淀、包装有无破损。②安置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利于腹透液集中于盆腔,便于虹吸。③透析液进入腹腔前要用干燥恒温箱干加热至37℃(在水浴中加温易被污染)。④准确记录透析液进出量和时间。⑤保持引流通畅。⑥定期送引流液做各种检查,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1)引流不畅或腹膜透析管堵塞 • (2)腹膜炎 :为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常由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引起。 • (3)腹痛:常因透析液酸碱度、温度不当,渗透压过高、透析液流入或流出过快、腹膜炎等所致。 • (4)水、电解质紊乱:腹膜透析引流不畅可致水过多,超滤过多可致脱水、 • 血压下降。
腹透后护理 • 1.一般护理 • 透析完毕,封闭透析管,以无菌敷料覆盖,每周更换2次。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因腹膜透析会造成大量蛋白质丢失,故蛋白质摄入控制在1.2~1.5g/(kg·d)为宜,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保护透析管及伤口不发生牵拉、扭曲、挤压、碰撞。
操作后护理 • 2.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 (1)引流不畅或透析管堵塞:主要为单向阻滞,即液体可进入,但流出不畅,发生双向阻滞者较少。其发生与纤维蛋白、大网膜或血块堵塞、透析管移位、受压、扭曲、腹膜粘连等有关。处理方法:①鼓励病人走动,变换体位。②腹部按摩,使用泻药增强肠蠕动。③腹膜透析管内注入肝素、尿激酶、生理盐水,溶解堵塞的纤维块。④调整透析管的位置或重新置管。
操作后护理 • (2)腹痛:与透析液灌注或排出过快、透析管位置不适、高渗透析液、温度过低、透析液酸碱度不当、腹膜炎等有关。处理方法:①适当调整透析管的位置及透析液的温度、流速、酸碱度和渗透压。②如果有腹膜炎,可用1000ml透析液连续冲洗腹腔3~5次、暂时改为IPD,腹膜透析液中加入肝素及抗生素,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若经过2~4周后感染仍无法控制,应考虑拔除透析管。 • (3)其他并发症:如脱水、低血压、腹腔出血、肠粘连等,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二、肾脏移植 • 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疾病,病肾不能像正常肾脏一样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部分内分泌功能时,将他人的肾脏经过手术植入病人的体内,来代替病肾的功能,这个过程叫肾移植。成功的肾移植可使病人几乎完全康复。
目的 方法 • 目的:代替或恢复正常的肾功能 • 方法:同种肾移植可由亲属(兄弟姐妹或父母)供肾,或尸体供肾。亲属肾移植效果较好。
肾移植术前准备 • 1.透析 肾移植术前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一般维持透析时间平均在半年左右做肾移植。常规的血液透析病人在移植术前24h内必须增加透析1次,腹膜透析病人一般持续腹膜透析至术前,以保证体内电解质平衡。 • 2.心理准备 向病人介绍器官配型知识、肾移植过程、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 术后的饮食等,消除病人的顾虑。
3.术前训练及检查 训练病人床上排尿、排便。向病人讲明除按外科手术前行血、尿、粪及X线等检查和配血、备血外,尚需行双肾B超、心肺功能、血液生化、排泄性尿路造影、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等检查,以了解术前状态及观察术后恢复情况。3.术前训练及检查 训练病人床上排尿、排便。向病人讲明除按外科手术前行血、尿、粪及X线等检查和配血、备血外,尚需行双肾B超、心肺功能、血液生化、排泄性尿路造影、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等检查,以了解术前状态及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 4.备皮及其他 因需将异体肾置于病人髂窝,故备皮范围上界为从剑突下水平线,下界达大腿中段,术侧至腋后线,对侧至腋前线,剃净阴毛;其他同外科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 •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为促进移植肾尽早泌尿,应监测体温并保持体温正常。 • (2)加强输液管理,及时补充失血,补充血容量。
术后护理 • 1、常规护理 按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 • 2、隔离病房管理 ①术后入隔离病房,专人护理,保护性隔离7~10d。安静卧床1周。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③病室一切用具,每日用消毒液揩擦。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照射3次,每次30min。每月做空气培养。④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每次大便后用高锰酸钾坐浴。
3.监测生命体征 体温是判断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重要指标。术后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平稳后改为4次/d。3.监测生命体征 体温是判断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重要指标。术后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平稳后改为4次/d。
4.移植肾功能观察 ①术后每小时记录尿量1次,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②部分肾移植病人在术后24h出现多尿现象,应加强管理。③移植于髂窝的肾位置表浅,应注意保护,防止外伤。4.移植肾功能观察 ①术后每小时记录尿量1次,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②部分肾移植病人在术后24h出现多尿现象,应加强管理。③移植于髂窝的肾位置表浅,应注意保护,防止外伤。 • 5.各种管道的护理 肾移植术后常放置闭式引流,应注意将引流管和导尿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尿色清时及时拔除导尿管。
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 (1)排斥反应:是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急性排斥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大多数可以逆转。 • (2)感染:肾移植术后要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因而并发感染者增加。 • (3)恶性肿瘤:肾移植术后因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增加。 • (4)出血:是最早出现的并发症之一。
复习题 • 1.透析是( ) • A.利用半透膜原理将血液与透析液中的物质相互交换,去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 • B.交换全血 C.交换血浆 D.交换血细胞 E.交换血清 • 2.晚期肾衰患者,如果没有机会做肾移植,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是( ) • A.透析 B.输液 C.高营养饮食 D.限制水的摄入 E.限制蛋白质摄入 • 3.透析最主要的适应症是( ) • A.肾衰竭 B.中毒 C.营养不良 D.心力衰竭 E.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