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第五讲 综合评价

第五讲 综合评价. 评价工作是医院统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医院工作的评价,可以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比较科室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医院改革提供信息。 由于医院工作具有多系统和多层次的性质,因此,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医院工作,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医院工作质量。近年来,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如专家打分法、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秩合比法等。. 一 、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权重估计 1. 评价因子的选择 1) .经验选取法 2) .单因素分析法 3) .多元回归法 4) .指标聚类法.

cad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讲 综合评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讲 综合评价

  2. 评价工作是医院统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医院工作的评价,可以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比较科室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医院改革提供信息。 由于医院工作具有多系统和多层次的性质,因此,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医院工作,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医院工作质量。近年来,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如专家打分法、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秩合比法等。

  3. 一、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权重估计1.评价因子的选择1).经验选取法 2).单因素分析法 3).多元回归法 4).指标聚类法

  4. 2. 评价因子的权重估计1).专家评分 ①个人判断法,②专家会议,③头脑风暴法。2).确定权重 各参评专家按100分制或100分制对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打分。有时也可采用等差或等比级数评分。如将权重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和不重要四级时,各级权数评分之比可用等差(4:3:2:1)给分,或等比(16:8:4:2)给分。然后计算每一评分因子的平均分数,并以此作为各因子的权重。

  5. 例5.1 选定6位专家对4个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评估,得分见下表5.1,试计算其权重。 表5.1 6位专家4个评价因子的评分 各评价因子权重比例为A:B:C:D=75:57:33:18,经归一化处理后,权重分配为A:B:C:D=0.41:0.31:0.18:0.10。

  6. 如果考虑专家的权威程度,应计算各专家的权威程度指数。权威程度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水平及其打分的判断依据,用Ci表示,一个是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用Cs表示。每个专家应填写判断依据及其影响程度表,和对问题熟悉程度表表5.2 专家判断依据及其影响程度表

  7. 表5.3 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系数 • 设某位专家填表内容如表中*所示,则: • Ci=0.3+0.4+0.05+0.05+0.05+0.05=0.90 • Cs=0.3+0.5+0.7+1.0=2.50 • Ca=(Ci+Cs)/2=(0.90+2.50)/2=1.70 • 按此法分别求得其他5位专家的Ca为:1.80,1.60,1.40,1.20,1.30,那么加权后的权数分配为A:B:C:D=114:83:51:27,经归一化处理后,A:B:C:D=0.41:0.30:0.19:0.10。

  8. 3).专家意见协调系数 设参与权重评估的专家数为m,待评估因子数为n,则反映m个专家对全部n个因子权重评估的协调程度(或一致程度)的指标称为协调系数,以ω表示。仍以上例为例,介绍其计算方法(见下表)。 表5.4 协调系数计算表

  9. 按专家对各因子评分排秩,遇相等评分时,取平均等级,并按因子计算等级和Tj,然后在计算各因子的平均等级和 :式中:为第j个评价因子之等级和,Rij为第I个专家对第j个因子的评分等级,为各因子平均等级和。

  10. 本例:

  11. (2) 计算协调系数:式中 当有相同秩次时,要对ω 进行校正

  12. 本例因有相同秩次,用校正公式:协调系数在0~1之间取值,越接近1,表示所有专家对全部因子评分的协调程度较好;反之,则意味着专家们协调程度差,对因子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本例因有相同秩次,用校正公式:协调系数在0~1之间取值,越接近1,表示所有专家对全部因子评分的协调程度较好;反之,则意味着专家们协调程度差,对因子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不一致。

  13. (二)、综合指数法1. 基本概念 指数是一种特定的相对数。按所反映的总体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体指数。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变化的指数称为个体指数;综合反映多种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数称为总指数,它说明多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总变动,实际上是反映多种不同事物的平均变动的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数,系一种多因素的指数 。

  14. 综合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计算形式。它一方面,我们可利用综合指数的方法来进行因素分析;当我们可以把某个总量指标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因素指标时,如果固定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指标,便可观察出其中某个指标的变动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综合观察多个指标同时变动时,对某一现象或结果影响的程度和方向,进而评价其优劣。 按所反映某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前者主要反映现象规模水平的变化;后者主要反映工作质量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变化。按照事物现象对比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与静态指数。前者说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后者说明现象在同一时间条件下的对比状况。

  15. 综合指数法的基本步骤为:1).选择适当的指标 ;2).确定权重 ;3).根据实测数据及其规定标准,综合考察各评价指标,探求综合指数的计算模式4).合理划分评价等级 5).检验评价模式的可靠性

  16. (1)实例分析 在卫生统计工作中,常碰到多个因素并存的情况,为了分析其总量指标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需要把内在联系的诸因素以乘积的形式进行计算。例如,某一总体X包括q、m、p三个因素,其关系式为X=q*m*p。那么,当分析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时,要将其他两个因素固定,三个因素取值排列顺序为: ①q0、m0、p0(三个因素均不动) ②q1、m0、p0(q变动,m、p不变) ③q1、m1、p0(q, m变动, p不变) ④q1、m1、p1(q, m, p都变动)

  17. 就指数分析法而言: ②÷①为q本身变动指数(以m0、p0为权重) ③÷②为m本身变动指数(以q1、p0为权重) ④÷③为p本身变动指数(以q1、m1为权重) ④÷①为该总体总变动指数。 例5.1 某医院1987年1季度与1988年1季度的住院业务收入额(X)=平均开放床位数(q)*平均床位周转次数(m)*出院者人均费用(p)。编制指数有关资料见表5-5。

  18. 表5-5 某医院两年中第一季度住院收入多因素分析实例

  19. 表5-6 某医院住院收入额多因素分析计算表(1季度)

  20. 1. , 说明由于q,m,p的综合变动而引起的X的综合变动,即住院收入1988年1季度比1987年1季度增加了18.44%。2.,说明在固定m,p的情况下,单纯由q的变动引起的X的变动,即由于平均开放床位数的增加,使得1988年1季度较1987年同期的住院收入增加了0.35%。

  21. 3. ,说明在固定q,p的情形下,单纯由m的变动而引起的X的变动,即由于病床周转次数的下降,使得住院收入减少了6.18%。4.,说明在固定q,m的情形下,单纯由p的变动而引起的X的变动,即由于人均费用的增加,使住院收入增加了25.79%。

  22. 三、综合评分法 综合平分法是建立在专家评价方法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根据评价目的及评价对象的特征选定必要的评价指标,逐个指标订出评价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用分值表示。然后以适当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选定累积总分的方案以及综合评价等级的总分值范围,以此为准则,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决定优劣取舍。

  23. 1. 评价指标诸等级分值的确定方法: ①专家评分法; ②离差法; ③百分位数法。2. 综合评价总分计算法 ①累加法; ②连乘法; ③加乘法; ④加权法。

  24. 四、层次分析法1. 基本概念 层次分析法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评价对象依评价目的所确定的总评价目标进行连续性地分解,得到各级(层)评价目标,并以下层作为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指标,然后依据一定方法通过对这些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总评价目标计算出一综合评分指数,依其大小来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该法多用于卫生事业管理方面,如医院工作质量的评价。

  25. 2. 实例分析 例5.2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医院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步骤为:1).建立目标图 。 • 医院工作质量评价目标树图

  26. 2).计算权重系数 权数的计算步骤如下:(1)对目标树自上而下分层次一一对比打分,建立成对比较判断优先矩阵。评分标准见表5-7。 表5-7 目标树图各层次评分标准

  27. 以目标树中第一个子目标分层为例,3个评价目标成对比较判断优先矩阵见下表5-8表5-8 第一个子目标分层成对比较判断优先矩阵

  28. (2)计算权重系数 得:(3)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 得:W1=0.6370,W2=0.2583,W3=0.1047。

  29. 用同样方法可获得其他分层中各项目的权重系数,见表5-9表5-9 第二层、第三层子目标权重系数

  30. (4)求组合权重病床使用率的组合权重系数C1=0.6370*0.2970=0.1892;治疗有效率的组合权重系数C2=0.6370*0.5396*0.6670=0.2292重患收治率的组合权重系数C3=0.6370*0.5396*0.3330=0.1146;医疗制度执行优良率的组合权重系数C4=0.6370*0.1634=0.1041;护理制度优良执行率的组合权重系数 C5=0.2583;膳食供应优良率的组合权重系数 C6=0.1047

  31. 3.求组合评分指数式中为第I个评价指标值,n为评价指标个数。3.求组合评分指数式中为第I个评价指标值,n为评价指标个数。

  32. 表5-10 某市6所综合医院工作质量综合评价表

  33. 五、秩和比法1. 基本概念 秩和比是一种将多项指标综合成一个具有0~1连续变量特征的统计量,也可看成0~100的计分。多用于现成卫生统计资料的再分析。不论所分析的问题是什么,计算的RSR越大越好。为此,在编秩时要区分高优指标和低优指标,有时还要引进不分高低的情况。例如,评价预期寿命、受检率、合格率等可视为高优指标;发病率、病死率、超标率为低优指标。在疗效评价中,不变率、微效率等可看作不分高低的指标。指标值相同时应编以平均秩次。

  34. 设有m个指标,对n组数据进行评价,形成n行m列的数据阵,则各行,其中为分别按列编秩后各行的秩次。最小RSR=1/n,最大RSR=1。秩和比法基本步骤设有m个指标,对n组数据进行评价,形成n行m列的数据阵,则各行,其中为分别按列编秩后各行的秩次。最小RSR=1/n,最大RSR=1。秩和比法基本步骤

  35. 1). 定RSR的分布 RSR→频数f→累积频数 →秩号范围R→平均秩次 →累积频率→Y(概率单位)。2).求回归方程 ,必要时可对RSR进行适当代换。Y为RSR的累积频率对应的概率单位值,Y=uα+5,uα为以累积频率(α= /n)为左侧累积面积查标准正态分布所得分位数。3).排序分档 根据标准正态离差μ分档,范围取-3~3为宜。分档数目可根据试算结果灵活掌握。常用分档数对应的百分位数及概率单位见表5-11。

  36. 表5-11 常用分档数及对应概率单位

  37. 2. 实例分析例5.6 某医院1991~1998年8项统计指标资料见表5-12,

  38. 1.按每一指标编秩,求每一年的RSR,见上表5-12。2.求RSR的分布及概率单位Y,见下表。 表5-13 RSR的分布 注:*按( 校正

  39. 1.用RSR和Y拟合直线,得RSR=-0.0093+0.1093Y2.RSR的排序与分档,分成3个等级,结果见下表5-14。 表5-14 RSR的排序与分档

  40. 六、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根据多指标来判断个体所属类别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本质是利用多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其特点是预测值为定性的分类变量。这种方法在医学领域用途广泛,如①减少错判;②病例分型;③预后预测;④影响因素筛选;⑤综合评价。

  41. 判断分析的基本步骤: ①收集已知分类的标准样本,成为训练样本; ②根据训练样本建立判别方程,模型种类有Fisher模型、Bayes模型,可通过逐步判别的方法建立,以同时完成影响因素的筛选; ③样本内回代,将训练样本的各指标值代入判别方程进行判断,考察样本内回代的判别效果; ④新样本判别,考察判别方程适应性后,用于实际样本的判别。

  42. 七、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 作为一个好的综合评价方法,不但要简便易行,更重要的是正确、有效。从统计上来看,可从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指标值的标化、指标的权重和综合方法等方面来评价。(一)评价指标的选择 1.代表性 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所选的“方面”是否具有代表性,二是各方面的指标是否有代表性。2.确定性 含义亦有二,一是指标值确定,即指标公式中各个项目的判断客观、确定。二是指标值的高低在评价上有较确定的含义3.独立性 即选入的各指标互相不能代替。4.区别能力或灵敏性 即指标值应有一定波动范围。

  43. (二) 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值的确定应科学并符合实际。一根据全部评价单位该指标值的分布,或评价单位最近三年逐月该指标值的分布,在参考目前世界及国内该指标达到的水平加以调整,得出标准分布。再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标准分布划分成若干区间,给每个区间自小到大定得分。亦有以指标值的均数或上级要求为标准值的,但最好能划分出好中差的范围。

  44. (三)指标值的标化 选出的各项指标,它们均值、波动范围各不相同,度量衡单位亦不完全相同,因此综合评价前先要进行标化。常用的标化公式有 一般在0~10之间 若评价时指标值愈小愈优,则取的补数为标化值,即

  45. (四)指标的权重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不一定相等,因此要加以不同的权重。权重的赋值常用专家打分法、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权重的总和以1为方便。

  46. (5)综合方法各个指标值经标化后,就有了可加性,因此常将加权后的标化值相加得到综合指数。由于总权重为1,综合指数的范围与标化值的范围相同。因此容易看出各综合指数的评价范围中的位置。如用百分位次法得到两个单位的综合指数分别为52和86,则知前者已合格,为中等水平,而后者达到优秀水平。这是相加法的优点。将各指标值或标化值相乘求得的综合指数通常以1为界值,<1为差,>1为完成任务,似愈大愈好,但无固定范围。这种方法不易对指标加权,且综合指数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比相加法的大,这是它的缺点。同一资料用不同的标化方法或综合方法(先不考虑加权),所得到结果不同,有时有较大的出入。(5)综合方法各个指标值经标化后,就有了可加性,因此常将加权后的标化值相加得到综合指数。由于总权重为1,综合指数的范围与标化值的范围相同。因此容易看出各综合指数的评价范围中的位置。如用百分位次法得到两个单位的综合指数分别为52和86,则知前者已合格,为中等水平,而后者达到优秀水平。这是相加法的优点。将各指标值或标化值相乘求得的综合指数通常以1为界值,<1为差,>1为完成任务,似愈大愈好,但无固定范围。这种方法不易对指标加权,且综合指数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比相加法的大,这是它的缺点。同一资料用不同的标化方法或综合方法(先不考虑加权),所得到结果不同,有时有较大的出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