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汉字和书的故事

汉字和书的故事. 中国书法. 汉字的形成. 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我们尚难以准确地回答。我们发现的最早的、能够(部分)确认的汉字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商朝盘庚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 3500 多年。那时甲骨文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词汇( 2000 以上),已经出现了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转注字等比较复杂的文字,还出现了用甲骨文进行记事的作品。这些都说明在盘庚以前,汉字已经经历过一定时期的发展。.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 - 甲骨文,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汉字. 甲骨文:.

cadman-ba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汉字和书的故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汉字和书的故事

  2. 中国书法

  3. 汉字的形成 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我们尚难以准确地回答。我们发现的最早的、能够(部分)确认的汉字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商朝盘庚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3500多年。那时甲骨文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词汇(2000以上),已经出现了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转注字等比较复杂的文字,还出现了用甲骨文进行记事的作品。这些都说明在盘庚以前,汉字已经经历过一定时期的发展。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甲骨文,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汉字

  4.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5. 汉字的起源的种种传说(1) • 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 “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

  6. 汉字的起源的种种传说(2) • 学者认为经过人民长期摸索、反复试用、逐渐完善起来的约定俗成的汉字体系,绝不会是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的。不过,如果说有如仓颉这样的人物,曾在汉字的发源阶段进行过收集整理、推 广应用之类的工 作,是大有可能 的。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

  7. 图画说 • 例如: • 可以读的图画 • 文字产生前,原始人常利用图画来帮助记忆、传递信息。图为云南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岩画。 • 新石器时代彩陶缸上的图画:鹳鱼石斧图 • 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图画文字--纳西文《东巴经》 • 图画是人类文字的共同起源。看看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你会发现它们的原始字形都是图画性的。 这幅图的字是不是很像画呀! 最早的汉字在哪里?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同学们,努力吧!破解这个谜底的人,很可能就是你。

  8. 演变

  9. 隶书作品

  10. 楷书: 楷书在现在也很常用,下面就教同学们一些技巧吧!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楷书分为三种,大楷,(即大字);中楷和小楷。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后来,楷书便成了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楷书杰出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11. 欧阳询(557~441) 作品: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欧存世书迹尚多,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等。 欧阳询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询三十六法”,此法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皇甫诞碑 《卜商帖》 九成宫醴泉铭

  12. 行书: 张怀《书议》说:“行书非草非真,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草行”《宣和书谱》亦说:“自隶法扫地,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者,行书有焉。”行书既没有像正书那样规矩繁难,也没有草书那样狂放难认的弊病,因具有“不拘不放,易认好写”的优点,所以笔札函牍,皆使用,兼以古今人学书,亦特别重视此体。久之已成为在社会上流行最普遍,在日常生活中最切实用的字体。在应用价值上来说,算得是最伟大的。故能自后汉相传至今,历久而弥新。杰出书法家有王羲之、王献之、米芾等。 行书的优点: 行书的起源,相传有两种说法: • 一、据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  二、据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锺繇书有三体: 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由是而知行书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发展而来。相闻者,系指笔札函牍之类。

  13. 王羲之(303-361) 作品: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一变汉魏以来的质朴的书风,创为妍美流便的新体。有"书圣"之称,书法特点是奇而正,雄而逸,健而美,无一偏之弊,其书真迹无存,传世作品散见于宋以来所刻的众帖中,墨迹也多为唐人双钩填之摹本。保存至今的有《姨母》、《丧乱》、《初月》、《快雪时晴》、《兰亭序》等。其中《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盛誉。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丧乱帖 姨母贴

  14. 王羲之的趣事 扇上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 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 竹扇很简陋,没有什 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 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写字换鹅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 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 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 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 一批品种好的鹅。

  15. 简介: 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了。 “章草”的笔画略带隶书的波磔,而字字独立不相连带;利用符号,一笔万同,是汉隶行书之变体。以皇象、索靖为代表。 “今草”书体由后汉张芝创起,至东晋而达完成的境界,尤以孙过庭,最擅此体,其姿态之美,变化多端,真是妙不可言,已达到登峰造极之绝妙佳境。 今草虽出自二王,但到张旭、怀素却能摆脱魏晋传统的草法,创出新面目,于今草体格之外,益加狂肆,将今草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以狂草著名于世。 草书: “草书”的起源,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章。

  16. 作品: 皇象(生卒年不详) 字休明,三国吴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篆隶、章草,时有“书圣”之称。章草尤其出色。传为皇象作品有《急就章》,今有刻本流传,《天发神谶碑》传为其手书。 《急就章》

  17. 同学们,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各种书法,你们能辨别出来吗?试试看。同学们,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各种书法,你们能辨别出来吗?试试看。 小篆 甲骨文 隶书 金文 行书 楷书 大篆 草书

  18. 谢 谢 观 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