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752 Views
資訊倫理議題宣導. 主持人:鄭人榮校長 日期:103年6月3日. 資訊倫理. 資訊倫理 倫理 (ethic) 指的是一個社會的道德規範系統,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之標準,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 資訊倫理 (Information Ethics) 的定義指的是應用資訊系統的倫理,亦即人在設計、操作及管理資訊系統時的倫理。 資訊倫理由來 Carbo(1980) 擔任美國國家圖書和資訊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時,因面對許多和資訊倫理有關的議題,繼而引發她對於資訊倫理的重視。. 資訊倫理.
E N D
資訊倫理議題宣導 主持人:鄭人榮校長 日期:103年6月3日
資訊倫理 • 資訊倫理 • 倫理(ethic)指的是一個社會的道德規範系統,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之標準,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 • 資訊倫理(Information Ethics)的定義指的是應用資訊系統的倫理,亦即人在設計、操作及管理資訊系統時的倫理。 • 資訊倫理由來 • Carbo(1980)擔任美國國家圖書和資訊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時,因面對許多和資訊倫理有關的議題,繼而引發她對於資訊倫理的重視。
資訊倫理 • Johnson(1985)首先定義資訊倫理(Information Ethics)為 • 「應用於資訊科技及電腦使用相關的道德決策之原則。」 • 資訊倫理的觀念應具備 • 遵守法律 • 良好網路禮節 • 尊重他人的隱私 • 尊重智慧財產 • 備資訊安全相關常識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 •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 • Richard O. Mason(1986)提出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簡稱PAPA,包括: • 隱私權 (Privacy)。 • 正確性 (Accuracy)。 • 著作權 (Property)。 • 使用權 (Accessibility)。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 •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 • 隱私權 • 自然人(個人或私人)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而不願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擾的私人事項、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資訊秘密必須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侵犯、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爆料)的一種人格權。 • 正確性 • 正確性是指使用者如何評估或確保資訊的正確性、真實性及可靠性。 • 當網站或網友之間的分享成為主要訊息來源,「正確性」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 資訊使用者如何在眾多的資訊中,辨別資訊的正確性?資訊提供者如果提供或散播錯誤的資訊,負有何種責任?網站或資訊管理者如未善盡管理之責,讓資訊遭受入侵、竊取或篡改,負有何種責任?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 •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 • 著作權 • 我國的著作權法對於著作權的定義,規定為:「指因著作完成所享有的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 • 誰擁有資訊?著作權是否已讓售?資訊的價值如何評量?資訊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免費使用?什麼情況下應該付費?什麼情況下徵得著作權人的同意方能使用?什麼情況下資訊使用行為算是侵害別人的著作權?複製版權軟體是否侵害別人的著作權?網路下載破解版軟體是否侵害別人的著作權?侵害別人的著作權應負何種法律責任? • 使用權 • 使用權是維護個人對資訊使用的權利,與資訊資源的控制權,且尊重和不去侵犯別人的資訊以及使用權。 • 誰有權利可以取用資訊?個人和組織擁有什麼樣的資訊使用權?如何維護個人對資訊使用的權利?如何維護資訊使用的公平性?如何避免資訊「資訊貧富」的現象?如何阻檔非法入侵和電腦病毒?
違反資訊倫理四大議題相關案例 • 違反隱私權相關案例 • 甲、乙、丙等人分別為稅捐單位之稅務員、助理稅務員及房屋稅課承辦人,均為依據法令從事公務之人員,緣起於該等有共同友人丁以徵信社為業,自八十三年間起,丁均以傳真或電話方式通知,用被查詢人身分證字號等資料,請甲等代查個人財產資料,再由甲等利用職務上操作電腦終端機之機會,或利用同事離開座位未關電腦之際,將建檔儲存於電腦中之待查對象個人財產資料,以身分證字號叫出後,再將資料交付或傳真回覆予丁,丁每月委查數十件不等,每件支付甲等人報酬新臺幣(下同)二百元、一千元不等,丁則將所查得資料轉交委託調查之客戶,並收費牟利。
違反資訊倫理四大議題相關案例 • 違反正確性相關案例 • 92年3月28號總統府全球網站上,出現幾個大字「總統府指示,訂4月1日愚人節為國定假日,放假一天。」,並且癱瘓了所有網路系統,追查後才發現,這名網路駭客,是建中二年級的學生。這名建中同學,除了違反校規,還觸犯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條,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個罪名屬於告訴乃論,當事人總統府已經決定原諒他。
違反資訊倫理四大議題相關案例 • 違反著作權相關案例 • 2006年9月警政署保二總隊保智大隊今天根據國外軟體商檢舉,在位於高雄市前鎮區的某科技公司與北縣新莊的工廠,查扣九十多套的Pro/Engineer軟體,估算侵權價值達新台幣一億元以上。科技業者貪小便宜,只購買幾套的高價研發軟體,卻大量安裝在電腦上使用,吃上侵權官司。
違反資訊倫理四大議題相關案例 • 違反使用權相關案例 • 2005年,臺灣有青少年透過鍵盤側錄竊取天堂的遊戲帳號跟密碼的案例。這類側錄程式多利用IE等瀏覽器的漏洞,伴隨著廣告、間諜軟體或網路釣魚網站或郵件,上部落格、聊天室或是用戶任意下載不明軟體或非法檔案時,都有可能誤植鍵盤側錄軟體。根據安全業者iDefense的最新資料,竊取密碼和其他打字輸入資料的鍵盤側錄程式,逐漸成為網路身份竊賊最愛用的工具,該公司的研究結果都顯示,今年新發現的變種鍵盤側錄程式的數量,將比去年增加65%,總數達到6,200種。
違反資訊倫理四大議題相關案例 鍵盤側錄程式的下載網頁
電腦倫理十誡 • 應遵守電腦倫理十誡 • 不可使用電腦傷害他人。 • 不可干擾他人在電腦上的工作。 • 不可偷看他人的檔案。 • 不可利用電腦偷竊財務。 • 不可使用電腦造假。 • 不可拷貝或使用未付費的軟體。 • 未經授權,不可使用他人的電腦資源。 • 不可侵佔他人的智慧成果。 • 在設計程式之前,先衡量其對社會的影響。 • 使用電腦時必須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與體諒。
參考資料 • http://epo.nttu.edu.tw/blog/attach/434/6434/img/146/CH17.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