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07 Views
鹿营养与饲料技术应用研究. 李光玉 王凯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鹿 的 营 养 研 究 一、鹿消化生理特征: 1 、反刍动物共同特征:瘤胃结构、饲料以粗饲料为主、反刍等 ; 2 、有比牛、羊更强的纤维消化能力; 3 、因生产目的不同,其营养需要与普通反刍动物有所区别;. 二、营养要素 能 量 蛋白质 脂 肪 矿物质 维生素 水 分. 三、营养需要量:
E N D
鹿营养与饲料技术应用研究 李光玉 王凯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鹿 的 营 养 研 究 一、鹿消化生理特征: 1、反刍动物共同特征:瘤胃结构、饲料以粗饲料为主、反刍等 ; 2、有比牛、羊更强的纤维消化能力; 3、因生产目的不同,其营养需要与普通反刍动物有所区别;
二、营养要素 能 量 蛋白质 脂 肪 矿物质 维生素 水 分
三、营养需要量: 为满足鹿需要,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促进生产性能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包括:能量需要量、蛋白质需要量、矿物质需要量、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瘤胃消化代谢参数影响等方面; 具体如下: 1-1 雄梅花鹿季节代谢能 李光玉 (2007)
1-2 鹿饲料总能水平 高秀华(2001~2002) 1-3 精料补充料总能水平 杨福合(2001)
1- 4 于伟丽(2006)研究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增加,能提高仔鹿干物质及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使干物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日粮间有机物、粗蛋白、能量消化率差异显著。 1-5 高秀华、杨福合、王峰、李忠宽等人还分别研究了能量对鹿体生长、鹿茸生长、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获得了茸鹿不同时期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
2-1 雄梅花鹿蛋白需要量 李光玉 (2007) 2-2 梅花鹿仔鹿日粮蛋白水平 %
2-3 成年鹿精饲料蛋白水平 %,可消化蛋白 日摄入量 g
2-4 高秀华、李光玉、鞠贵春、钟立成、李忠宽、王欣等还分别研究了梅花鹿、马鹿各个时期,日粮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特定条件下的蛋白质适宜水平。
3 鹿饲料脂肪研究现状: 鹿饲料中脂肪适宜浓度研究,目前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很低,进入瘤胃后大部分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等产物,少部分以共轭亚油酸形式被身体吸收;鹿能利用饲料产生的脂肪酸合成体脂,一般不会发生缺乏; 对牛的研究表明,饲料中适量添加脂肪或长链脂肪酸盐,能提高干物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的消化率,脂肪酸适宜添加量范围在4~5%; 鹿脂肪营养相关研究有待推动。
4-2 不同时期鹿TMR锌源及锌含量 mg/kg 4-3 不同时期鹿TMR铜源及铜含量 mg/kg
4-4 其他矿物质研究: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硒能提高不同年龄鹿的鹿茸产量(张金宝2001);缺铁会引起仔鹿腹泻;钴缺乏会引起鹿贫血。其他微量元素也有重要作用,因为添加量很少,应用合格产品即可,不必自己添加单体。
5 维生素营养:维生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一大类重要物质。鹿的瘤胃能合成自身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目前对鹿的维生素营养研究不多; 有试验表明在鹿饲料中添加多维,能够增加鹿茸产量、降低骨代谢不良病发生率、提高仔鹿成活率、VC对鹿有明显抗应激作用; 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深。 6 水:水是生命必需的条件。鹿的饮水要保持清洁、足量,特定地区要检测微生物和氟的含量,另外冬季保证供应温水。
鹿饲料技术应用研究 一、全混合日粮(TMR)配制技术二、仔鹿代乳饲料饲养技术三、茸鹿非常规蛋白饲料利用技术四、仔鹿早期培育技术五、茸鹿复合饲料添加剂技术
TMR配制技术优势 1、提高DM采食量,特别是粗饲料采食量显著增加; 2、有利于瘤胃的发酵,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3、减少饲料浪费,保持圈舍的清洁,提高动物福利水平; 4、提高劳动效率,人均可饲喂150头鹿。
常规饲养方式与TMR饲养方式比较 常规养殖方法粗饲料浪费 严重
TMR养殖方式饲料采食 干净
仔鹿代乳料饲养技术 随着仔鹿成长,母鹿乳汁 营养逐渐不能满足仔鹿需要, 所以配制代乳料饲养。 结果: 1)成活率:母乳组比代乳 组高10%、代乳粉组比牛乳 组高8%; 2)生长性能:20日龄前母乳 组生长发育指数显著优于其他 两组、20-60日龄代乳粉组显著 优于母乳组和牛乳组;
本试验设计的代乳料饲喂效果优于牛乳,可以替代母乳饲喂仔鹿。结合仔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变化,可以考虑在仔鹿20日龄后断乳,饲喂本代乳料。本试验设计的代乳料饲喂效果优于牛乳,可以替代母乳饲喂仔鹿。结合仔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变化,可以考虑在仔鹿20日龄后断乳,饲喂本代乳料。
非常规蛋白饲料利用技术 非常规蛋白饲料:与常用蛋白饲料不同,属新产生的或本地少的饲料品种。如:棉粕、菜籽粕、玉米胚芽、玉米纤维、DDG等副产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非常规饲料加工技术:处理传统饲料获得较高蛋白吸收率和转化率的新技术。如:秸秆氨化技术(碳酸氢铵或氨水密封)、非蛋白氮利用技术(糊化淀粉尿素技术,0.75%)、发酵技术(添加酵母菌密闭)等;
仔鹿早期培育技术 结合仔鹿营养需要和生理特点,应用早期断奶、仔鹿补饲技术(优质精粗饲料和牧草)、TMR技术,加强能量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各种促生长因子的供给,提高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实现仔鹿体重、身高及各个器官的优势发育,发挥遗传优势,达到提前获得和增加收益的目的。 已经获得科研课题支持,开发高效产品 ;
茸鹿复合饲料添加剂技术 根据不同地域土壤、饲料中矿物质含量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时期鹿对营养的需求特点,配制复合饲料添加剂,有针对性的补充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瘤胃调节剂等,改善鹿的营养状况,提高生产性能。 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镁、锰、铜、锌、硒、钴等; 维生素:A、D、E; 瘤胃调节剂:酵母培养物、碳酸氢钠等
已开发成功产品名录: 1、茸鹿各时期专用饲料预混料
相关技术推广应用状况 1、TMR配制技术:双阳三鹿场、吉林、内蒙古(建元鹿业、大圣集团)、公主岭、山西等全国各地; 2、仔鹿代乳料技术:特产所茸鹿基地; 3、非常规蛋白饲料及加工技术:新疆茸鹿基地、附近私营鹿场; 4、仔鹿早期培育技术:双阳三鹿场、大圣集团、特产所茸鹿基地(仔鹿生长整齐、发育迅速,12月份身高比同龄鹿高5~8厘米); 5、茸鹿复合饲料添加剂:敖东药业鹿场、四平、公主岭、辽宁、湖南等全国各地;
谢谢大家 !! 祝: 中国鹿业健康发展 各位朋友养鹿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