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638 Views
腧穴总论. 内容. 腧穴概述: 概念、分类、发展、数目 腧穴的主治: 特点和规律. 一、腧穴概述. 概念:腧穴 (acupoint)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它既是疾病的反映点,又是针灸施术的部位。. 腧、输、俞. “ 腧穴 ”,是对穴位的统称; “ 输穴 ”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 “ 俞穴 ”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的分类. 经穴 :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被归经; 奇穴 :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未被归经; 阿是穴 :无固定的名称和位置,更未被归经;又称“ 天应穴 ”“ 不应穴 ”“ 压痛点 ”. 腧穴的发展. 阿是穴.
E N D
内容 • 腧穴概述: • 概念、分类、发展、数目 • 腧穴的主治: • 特点和规律
一、腧穴概述 • 概念:腧穴(acupoint),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它既是疾病的反映点,又是针灸施术的部位。
腧、输、俞 •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 • “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 • “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的分类 • 经穴: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被归经; • 奇穴: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未被归经; • 阿是穴:无固定的名称和位置,更未被归经;又称“天应穴”“不应穴”“压痛点”
腧穴的发展 阿是穴 奇穴 经穴
阿是穴的意义 • 一定程度地说明了先有腧穴,后有经络的观点。 • 阿是穴的不断产生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了经穴理论。 • 阿是穴的产生揭示了腧穴的共性所在 。
腧穴的命名 取类比象
鸠尾穴命名 “鸠尾,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
命名规律 • 自然类 • 物象类 • 人体类
自然类(天文学)命名 上星
自然类(地理)命名 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的形象而命名:
物象类命名 伏兔
人体类(解剖)命名 乳中
二、腧穴的主治 • 特点: • 近治作用 • 远治作用 • 双向调节作用 • 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附近的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双向调节作用 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的良性调节作用。
特殊作用 指腧穴对于一些病证的特异性治疗作用。
腧穴的主治规律 • 分经主治规律 • 分部主治规律
个人总结 • 同经同治(异经异治) • 异经同治 • 同经异治 • 同部同治(异部异治) • 异部同治 • 同部异治
同经同治 • 同经经穴,主治上大体有一个总体趋向,即各经具有各自的主治规律,具体说,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 (顺口溜: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宁失其穴,勿失其经。)
异经同治 • 异经同治:指有些经脉穴在主治病证上有共同点。 • (顺口溜: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异经同部,一病同治)
同经异治 • 同一条经的每个腧穴,在主治上的差异。
同部同治 • 指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的病证。指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的病证。
异部同治 • 不同部位、不同经的腧穴可同治。
同部异治 • 同部位的腧穴主治方面的差异。 矫正胎位
总结主治规律 • 同经同治,定经不定穴规律;(每条经穴的共同主治规律) • 异经同治,同部同治规律;(各部位所涉穴共同主治规律) • 同经异治,近端远端穴规律;(每条经各穴的特殊主治规律) • 同部异治,异部同治穴规律;(各部位各穴的特殊主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