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 13 章 景氣循環與財政政策

第 13 章 景氣循環與財政政策. 本章目的. 解釋景氣循環波動的原因 景氣為什麼會波動 ? 短期總供給與總需求發生變動  短期均衡點 E (每一年的產出水準與物價水準)變動  景氣波動 所以,本章要解釋哪些因素造成產出與物價水準的變化,而本章重點放在需求面的變化。. 總供需模型與景氣循環- 供給面的變動. 影響供給面變動的因素:生產技術、工作誘因改變、生產要素變動等等。 1970 年的石油危機導致原物料價格的變動,導致工廠用油量下降,勞動需求下降,總供給下降。(下圖). 當總供給因不利的因素而減少, AS 線內移,均衡所得Y減少,價格水準上升,

cam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3 章 景氣循環與財政政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3章景氣循環與財政政策

  2. 本章目的 • 解釋景氣循環波動的原因 • 景氣為什麼會波動? • 短期總供給與總需求發生變動短期均衡點E(每一年的產出水準與物價水準)變動景氣波動 • 所以,本章要解釋哪些因素造成產出與物價水準的變化,而本章重點放在需求面的變化。

  3. 總供需模型與景氣循環-供給面的變動 • 影響供給面變動的因素:生產技術、工作誘因改變、生產要素變動等等。 • 1970年的石油危機導致原物料價格的變動,導致工廠用油量下降,勞動需求下降,總供給下降。(下圖)

  4. 當總供給因不利的因素而減少,AS線內移,均衡所得Y減少,價格水準上升,當總供給因不利的因素而減少,AS線內移,均衡所得Y減少,價格水準上升, 失業率上升,這種通貨膨脹的現象,稱為停滯性通貨膨脹 (stagflation). 政府的因應政策為何?要先看景氣波動是供給面還是需求面的問題。 1980年代,雷根就是採用補貼與減稅來增加總供給,以解決停滯性通貨膨脹 。 Q:若雷根刺激 總需求,結果會 怎樣? A:物價水準攀升, 所得Y會上升,但民眾 實質購買力可能沒變。 所得Y(產出Y)

  5. 總供需模型與景氣循環-總需求的變動 • 影響總需求變動的原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民間消費或投資改變、國外需求的變化等等。 • 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導致總需求降低 • 當時呈現的現象: 失業率上升, 物價下跌, 形成通貨緊縮 (deflation).

  6. 總需求線內移,所得Y與價格水準同時下降(失業率攀升,物價下跌,通貨緊縮總需求線內移,所得Y與價格水準同時下降(失業率攀升,物價下跌,通貨緊縮 失業率攀升,總產量下降的現象,又稱為經濟蕭條。 政府可能的因應政策為何?先了解總需求的內容,增加財政支出與貨幣供給。 Q:增加財政支出與 貨幣供給,會有什麼 副作用? A:物價水準攀升。 財政支出是本章的重點!

  7. 總需求的內容 • 總需求=總支出 • 社會各部門的總支出= • 民間消費支出(C) • 政府+廠商投資支出(G+I) • 淨出口(外國)(NX)

  8. 民間消費支出 • 消費函數 : • C=C+cY,C>0, c>0 • C是自發性支出,與當期可支配所得無關 • cY是誘發性支出,與當期可支配所得有關 • 家戶的儲蓄函數: • S=Y-C =Y-( C+cY)

  9. 在45度線上, 可支配所得=消費支出 在45度線以上的區域,消費 支出高於可支配所得,儲蓄 為負. 在45度線以下的區域,消費 支出低於可支配所得,儲蓄 為正.

  10. 平均消費(儲蓄)傾向 • 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C/Y • 平均儲蓄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APS)=S/Y • APC+APS=1

  11. 邊際消費(儲蓄)傾向 • 邊際所得:對應於某一可支配所得水準,若有新的收入,則新的所得稱為邊際所得. • 邊際消費支出:將邊際所得用於消費 • 邊際消費傾向: • MPC=邊際消費支出 / 邊際所得 (每一元邊際所得用來消費的部分) • 消費函數線的斜率 • 邊際儲蓄 :將邊際所得用於儲蓄 • 邊際儲蓄傾向 • MPS=邊際儲蓄 / 邊際所得 • 儲蓄函數線的斜率

  12. 投資與政府消費支出 • 廠商的投資支出:看看就好。 Constant I • 政府的消費支出:看看就好。 Constant G

  13. 淨出口(1/2) • 影響我國出口: • 外國可支配所得 • 國內外相對物價 • 匯率 • 影響我國進口: • 本國可支配所得 • 國內外相對物價 • 匯率 • 假設外國可支配所得、國內外相對物價、匯率等因素不變,則影響淨出口的就只有本國的可支配所得。

  14. 淨出口(2/2) • 假設 • 本國的出口為一常數X, • 進口:M=mY ,Y為可支配所得 • 進口函數 :NX=X-mY • 當Y ↑,NX ↓ • 貿易依存度(trade dependency ratio):出口+進口佔GDP的比例

  15. 總需求的決定 • Y=C+I+G+NX = C+cY+I+G+X-mY

  16. 財政政策之一:政府支出 • G↑總需求↑ 廠商雇用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報酬↑ 家戶所得↑ 民間誘發性消費支出 • 請參考表13-4 • 政府支出的變化導致均衡所得呈現倍數的改變, 稱為乘數效果 (multiplier effect) • 政府消費支出乘數=△Y/△G • 邊際支出傾向=邊際消費傾向-邊際進口傾向 •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政府支出的乘數越大

  17. 邊際支出傾向=邊際消費傾向-邊際進口傾向 •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政府支出的乘數越大 Y=C+I+G+NX Y=C+cY+I+G+X-mY (c: 邊際消費傾向,m: 邊際進口傾向)(C, I, X 固定) △Y=c* △Y+ △G – m*△Y △Y=(c-m)* △Y+△G (1-c+m)*△Y=△G △Y/△G= 1/ (1-c+m) △Y/△G= 1/ (1-(c-m)) 當(c-m)上升,△Y/△G上升

  18. 財政政策之二:政府課稅 • T↓可支配所得↑AE ↑廠商雇用生產要素↑  生產要素報酬↑ 家戶所得↑ 民間誘發性消費支出 • 定額稅乘數=△Y/△T • 參考課本 p . 362的實例運算 • 定額稅乘數為負數. •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定額稅乘數的絕對值越大。

  19.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定額稅乘數的絕對值越大。邊際支出傾向越大,定額稅乘數的絕對值越大。 Y=C+I+G+NX Y=C+c(Y-T)+I+G+X-m(Y-T) (c: 邊際消費傾向,m: 邊際進口傾向)(C, I, G,X 固定) △Y=c*△(Y-T) - m*△(Y-T) △Y=(c-m)*△Y – (c-m)*△T (1-(c-m))*△Y= - (c-m)*△T △Y/△T = -(c-m) / 1-(c-m) 所以, (c-m)越大, 定額稅乘數 △Y/△T 的絕對值越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