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11 Views
第 13 章 景氣循環與財政政策. 本章目的. 解釋景氣循環波動的原因 景氣為什麼會波動 ? 短期總供給與總需求發生變動 短期均衡點 E (每一年的產出水準與物價水準)變動 景氣波動 所以,本章要解釋哪些因素造成產出與物價水準的變化,而本章重點放在需求面的變化。. 總供需模型與景氣循環- 供給面的變動. 影響供給面變動的因素:生產技術、工作誘因改變、生產要素變動等等。 1970 年的石油危機導致原物料價格的變動,導致工廠用油量下降,勞動需求下降,總供給下降。(下圖). 當總供給因不利的因素而減少, AS 線內移,均衡所得Y減少,價格水準上升,
E N D
本章目的 • 解釋景氣循環波動的原因 • 景氣為什麼會波動? • 短期總供給與總需求發生變動短期均衡點E(每一年的產出水準與物價水準)變動景氣波動 • 所以,本章要解釋哪些因素造成產出與物價水準的變化,而本章重點放在需求面的變化。
總供需模型與景氣循環-供給面的變動 • 影響供給面變動的因素:生產技術、工作誘因改變、生產要素變動等等。 • 1970年的石油危機導致原物料價格的變動,導致工廠用油量下降,勞動需求下降,總供給下降。(下圖)
當總供給因不利的因素而減少,AS線內移,均衡所得Y減少,價格水準上升,當總供給因不利的因素而減少,AS線內移,均衡所得Y減少,價格水準上升, 失業率上升,這種通貨膨脹的現象,稱為停滯性通貨膨脹 (stagflation). 政府的因應政策為何?要先看景氣波動是供給面還是需求面的問題。 1980年代,雷根就是採用補貼與減稅來增加總供給,以解決停滯性通貨膨脹 。 Q:若雷根刺激 總需求,結果會 怎樣? A:物價水準攀升, 所得Y會上升,但民眾 實質購買力可能沒變。 所得Y(產出Y)
總供需模型與景氣循環-總需求的變動 • 影響總需求變動的原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民間消費或投資改變、國外需求的變化等等。 • 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導致總需求降低 • 當時呈現的現象: 失業率上升, 物價下跌, 形成通貨緊縮 (deflation).
總需求線內移,所得Y與價格水準同時下降(失業率攀升,物價下跌,通貨緊縮總需求線內移,所得Y與價格水準同時下降(失業率攀升,物價下跌,通貨緊縮 失業率攀升,總產量下降的現象,又稱為經濟蕭條。 政府可能的因應政策為何?先了解總需求的內容,增加財政支出與貨幣供給。 Q:增加財政支出與 貨幣供給,會有什麼 副作用? A:物價水準攀升。 財政支出是本章的重點!
總需求的內容 • 總需求=總支出 • 社會各部門的總支出= • 民間消費支出(C) • 政府+廠商投資支出(G+I) • 淨出口(外國)(NX)
民間消費支出 • 消費函數 : • C=C+cY,C>0, c>0 • C是自發性支出,與當期可支配所得無關 • cY是誘發性支出,與當期可支配所得有關 • 家戶的儲蓄函數: • S=Y-C =Y-( C+cY)
在45度線上, 可支配所得=消費支出 在45度線以上的區域,消費 支出高於可支配所得,儲蓄 為負. 在45度線以下的區域,消費 支出低於可支配所得,儲蓄 為正.
平均消費(儲蓄)傾向 • 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C/Y • 平均儲蓄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APS)=S/Y • APC+APS=1
邊際消費(儲蓄)傾向 • 邊際所得:對應於某一可支配所得水準,若有新的收入,則新的所得稱為邊際所得. • 邊際消費支出:將邊際所得用於消費 • 邊際消費傾向: • MPC=邊際消費支出 / 邊際所得 (每一元邊際所得用來消費的部分) • 消費函數線的斜率 • 邊際儲蓄 :將邊際所得用於儲蓄 • 邊際儲蓄傾向 • MPS=邊際儲蓄 / 邊際所得 • 儲蓄函數線的斜率
投資與政府消費支出 • 廠商的投資支出:看看就好。 Constant I • 政府的消費支出:看看就好。 Constant G
淨出口(1/2) • 影響我國出口: • 外國可支配所得 • 國內外相對物價 • 匯率 • 影響我國進口: • 本國可支配所得 • 國內外相對物價 • 匯率 • 假設外國可支配所得、國內外相對物價、匯率等因素不變,則影響淨出口的就只有本國的可支配所得。
淨出口(2/2) • 假設 • 本國的出口為一常數X, • 進口:M=mY ,Y為可支配所得 • 進口函數 :NX=X-mY • 當Y ↑,NX ↓ • 貿易依存度(trade dependency ratio):出口+進口佔GDP的比例
總需求的決定 • Y=C+I+G+NX = C+cY+I+G+X-mY
財政政策之一:政府支出 • G↑總需求↑ 廠商雇用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報酬↑ 家戶所得↑ 民間誘發性消費支出 • 請參考表13-4 • 政府支出的變化導致均衡所得呈現倍數的改變, 稱為乘數效果 (multiplier effect) • 政府消費支出乘數=△Y/△G • 邊際支出傾向=邊際消費傾向-邊際進口傾向 •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政府支出的乘數越大
邊際支出傾向=邊際消費傾向-邊際進口傾向 •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政府支出的乘數越大 Y=C+I+G+NX Y=C+cY+I+G+X-mY (c: 邊際消費傾向,m: 邊際進口傾向)(C, I, X 固定) △Y=c* △Y+ △G – m*△Y △Y=(c-m)* △Y+△G (1-c+m)*△Y=△G △Y/△G= 1/ (1-c+m) △Y/△G= 1/ (1-(c-m)) 當(c-m)上升,△Y/△G上升
財政政策之二:政府課稅 • T↓可支配所得↑AE ↑廠商雇用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報酬↑ 家戶所得↑ 民間誘發性消費支出 • 定額稅乘數=△Y/△T • 參考課本 p . 362的實例運算 • 定額稅乘數為負數. •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定額稅乘數的絕對值越大。
邊際支出傾向越大,定額稅乘數的絕對值越大。邊際支出傾向越大,定額稅乘數的絕對值越大。 Y=C+I+G+NX Y=C+c(Y-T)+I+G+X-m(Y-T) (c: 邊際消費傾向,m: 邊際進口傾向)(C, I, G,X 固定) △Y=c*△(Y-T) - m*△(Y-T) △Y=(c-m)*△Y – (c-m)*△T (1-(c-m))*△Y= - (c-m)*△T △Y/△T = -(c-m) / 1-(c-m) 所以, (c-m)越大, 定額稅乘數 △Y/△T 的絕對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