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469 Views
电离平衡复习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 pH 三、盐类的水解 四、酸碱中和滴定. 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物质类别. 电离过程. 电离方程式. 溶液中微粒. 举例.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弱电解质的电离. 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些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某些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弱酸、弱碱、水等. 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完全电离.
E N D
电离平衡复习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三、盐类的水解 四、酸碱中和滴定
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物质类别 电离过程 电离方程式 溶液中微粒 举例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弱电解质的电离 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些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某些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弱酸、弱碱、水等 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完全电离 用“====” 用“====” 水合阴离子,水合阳离子,水分子。 水合阴离子,水合阳子 ,电解质分子,水分子。 CH3COOH==CH3COO--+H+ H2SO4==2H++SO42-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 (3)电离平衡常数:对于AB===A++B-- K= a、可以用K比较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弱电解质的 b、K不随 而变化,只随 而变化 c、多元弱酸 电离,第一步电离常数最大。 在一定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动:动态平衡; 定: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各微粒的组成一定 变:改变外界条件平衡发生移动,溶液中离子组成改变 C ( A+) C(B--) C(AB) 相对强弱 浓度 温度 分步
【练习】 1、写出电离方程式: (1)在水溶液中 KHSO4=== (2)在熔化状态 KHSO4=== (3)在水溶液中 H3PO4 === 2、强电解质导电能力一定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一定弱吗? K++H++SO4 2-- K++HSO4-- H++H2PO4— H2PO4-- === H++HPO42— HPO42-- ===H++PO43-- 答:强电解质即在水溶液能完全电离,导电能力强即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不是同一个概念。强电解质溶液浓度小,则离子浓度也可以小,导电能力也可以弱;弱电解质浓度大,则离子浓度也可以大,导电能力也可以强。
二、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 25° C时Kw= 100 ° C时Kw= 。 Kw不随 而变化,但随 而变化。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pH= 溶液呈酸性C(H+) > C(OH--) C(H+) pH 溶液呈中性C(H+) = C(OH--) C(H+) pH 溶液呈碱性C(H+) < C(OH--)C(H+) pH C(H+) C(OH--) 10--12 10--14 浓度 温度 —lg[C(H+)] 25 ° C时: < 10--7 = 10--7 > 10--7 <7=7>7
加入物质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溶液pH变化情况 K变化情况 少量固体NaOH 固体 CH3COONa H2SO4 大量水 固体Na2CO3 升高温度 【练习】 3、在CH3COOH===CH3COO--+H+平衡溶液中 平衡向右移动 增大 不变 平衡向左移动 增大 不变 减小 平衡向左移动 不变 平衡向右移动 增大 不变 平衡向右移动 增大 不变 平衡向右移动 减小 增大
三、盐类的水解 1、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规律 盐的类型 水解的实质 溶液酸碱性 举例 强碱弱酸盐 强酸弱碱盐 强酸强碱盐 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弱酸阴离子水解 CH3COO--+H2O===CH3COOH+OH-- 碱性 弱碱阳离子水解 NH4++H2O===NH3 H20+H+ 酸性 不水解 中性 NaCl Na2SO4 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促进水解 浓度:加水稀释促进水解 酸碱度的影响:
【练习】 4、在相同条件下,将下列相同浓度的不同溶液按pH从大到小排列: NaOH HCl CH3COONa CH3COOH NaCl NH4Cl 5、有下列离子:HCO3--、Fe3+、S2--、NH4+、Na+、Al3+、CH3COO--、Ba2+、F--、NO3--。其中水解呈酸性的是: 水解呈碱性的是: NaOH CH3COONa NaCl NH4Cl CH3COOH HCl Fe3+、 NH4+、 Al3+ HCO3--、 S2--、 CH3COO--、 F--
四、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2、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略) 3、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估计:(1)、未用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就装液进行滴定。(2)、未用待测氢氧化钠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就进行取液。 (3)、用氢氧化钠待测液润洗锥形瓶。(4)、装有盐酸标准液滴定管尖嘴气泡未排出就进行滴定。(5)、装有氢氧化钠待测液滴定管尖嘴气泡未排出就进行取液。(6)、酸式滴定管开始滴定前仰视读数。(7)、用锥形瓶准确取氢氧化钠待测液时,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练习】 6、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 (1)、往MgCl2溶液里加入氨水有Mg(OH)2沉淀,再加入NH4Cl沉淀消失。 (2)、往CaCl2溶液中通人CO2不会产生CaCO3沉淀,但加入氨水即有CaCO3沉淀产生。 (3)、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呈红色,但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溶液有何变化,为什么? (4)、FeCl3溶液加入NaHCO3会有何现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