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674 Views
臍帶血的收集與細胞治療. 衛生署台中醫院 婦產科 林憲文 醫師. 什麼是臍帶血. 顧名思義,就是指媽媽生下小寶寶後還留存在胎盤與臍帶中之血液。. 臍帶血為什麼這麼神奇. 幹 細 胞. 臍帶血的歷史. 1988 年 法國 ‧ 五歲男童 ‧ 遺傳性貧血 ‧ 妹妹的臍帶血 ‧ 1990 年 美國 ‧ 四歲男童 ‧ 白血病 ‧ 妹妹的臍帶血 1998 年 中國大陸 ‧ 四歲半男童 ‧ 重型地中海型貧血症 ‧ 弟弟臍帶血 2000 年及 2001 年 8 月 台灣 ‧ 黏寶寶林柏幟及白血病童陳志杰 ‧ 臺大醫院進行臍帶血移植 2001 年 5 月
E N D
臍帶血的收集與細胞治療 衛生署台中醫院 婦產科 林憲文 醫師
什麼是臍帶血 顧名思義,就是指媽媽生下小寶寶後還留存在胎盤與臍帶中之血液。
臍帶血為什麼這麼神奇 幹 細 胞
臍帶血的歷史 • 1988年 法國‧五歲男童‧遺傳性貧血‧妹妹的臍帶血‧ • 1990年 美國‧四歲男童‧白血病‧妹妹的臍帶血 • 1998年 中國大陸‧四歲半男童‧重型地中海型貧血症‧弟弟臍帶血 • 2000年及2001年8月 台灣‧黏寶寶林柏幟及白血病童陳志杰‧臺大醫院進行臍帶血移植 • 2001年5月 加拿大‧10個月大嬰兒法奎森‧視網膜細胞瘤‧臍帶血自體移植 從1988年至今已有2000多個案例!!
何謂幹細胞(Stem Cells) • 一群在胚胎發育早期之未分化細胞,具有 • 無限制分裂能力 • 可分化成特定組織之細胞
幹細胞 幹細胞 幹細胞 已分化細胞 祖細胞
幹細胞(可分化的能力限制) • 全能性幹細胞 (Totipotent stem cells) • 多能性幹細胞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全能性幹細胞(Totipotent stem cells) • 具有完全能力的。 • 每個細胞均可發展成一個完整的生物個體。 • 受精卵可分裂成八個細胞,此時任何一個細胞單獨放入子宮中均可發育成單獨完整的個體。
多能性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 • 具有能力的,但有部分限制,非完全的。 • Pluripotent stem cells可分化成為特定組織的幹細胞,如血液幹細胞、神經幹細胞,皮膚幹細胞,等等。 • 這些特定的幹細胞僅能發育成為特定組織之分化細胞。
幹細胞移植的來源 • 骨髓 • 週邊血 • 臍帶血
臍帶血幹細胞的優點: • 相當純淨:尚未受到放射線、藥物、毒物、病菌等污染。 • 細胞生命力強;臍帶血幹細胞產生新細胞的能力較強。 • 來源容易;臍帶血的取得較容易又不具傷害性。 • 即時性;許多疾病的治療時效相當重要,臍帶血出生時即以冷藏備用,可隨時取用。
排斥性較低;以臍帶血作異體移植時,較少有排斥反應,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程度亦較輕。排斥性較低;以臍帶血作異體移植時,較少有排斥反應,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程度亦較輕。 • 感染性少;尤其與病人本身之週邊血相比較時。 • 組織相容性(histocompatibility)較佳。
骨髓移植的限制 1. HLA配對成功率低 2. 等待時間長 3. 捐贈者退出 4 .採取方法具侵犯性 5. 花費高 6. GVHD(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發生機會大
幫寶寶存臍帶血有什麼好處 • 家族利用率高: 臍帶血配對成功率: 父母:1/2手足:1/4 骨髓配對成功率:1/50,000-100,000 • 『生命保險』
臍帶血可以治療什麼疾病 • 目前: 癌症(白血病) 血液疾病(地中海型貧血) 免疫不全(紅斑性狼瘡、泡泡兒) 代謝異常(黏多醣症) 其他:心臟病、糖尿病、脊髓損傷、巴金森氏症、中風、老人痴呆、骨骼修復、癌症療法 • 未來: 複製療法 基因療法
臍帶血移植的優點 1. 取得不具侵犯性 2. 使用時效性高 3. 費用低 4. HLA不需完全配對 5. GVHD發生率較少、程度較輕 6. 傳染性疾病較少
臍帶血移植的主要應用 • 血液惡性疾病 • 先天代謝性遺傳疾病 • 惡性腫瘤經化療、放射線治療後,病患恢復造血機能和免疫系統之重建。
現階段臍帶血可治療疾病 • 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巨細胞球缺乏性血小板減少症、再生不良性貧血、鎌形細胞貧血、地中海戲貧血、Fanconi氏貧血…。 • 惡性腫瘤:急性血癌、慢性血癌、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淋巴瘤、腦瘤、卵巢癌、睪丸、等實質性腫瘤。
先天性代謝性缺陷;腦白質腎上腺營養不良症、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黏多醣症、嬰兒遺傳性腦白質萎縮、骨質石化病、白血球粘著缺乏症…。先天性代謝性缺陷;腦白質腎上腺營養不良症、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黏多醣症、嬰兒遺傳性腦白質萎縮、骨質石化病、白血球粘著缺乏症…。 • 免疫缺乏病變;慢性肉芽腫疾病、嚴重複合免疫缺陷症(泡泡兒) 、X-性聯性淋巴組織增生疾病…。 • 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倉。
現階段幹細胞之臨床應用 • 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 • 惡性病 • 先天性代謝性缺陷 • 免疫缺乏病變 • 自體免疫疾病
血紅素疾病與血液異常 • 巨細胞球缺乏性血小板減少症 • 先天性血球細胞缺乏症 • 再生不良性 /地中海性貧血 • 鎌形細胞貧血 • Blackfan-Diamond氏貧血 • Evan氏症候群 • Fanconi氏症候群 • Kostman氏症候群
惡性病 (I) • 急性淋巴細胞性血癌 • 急性骨髓細胞性白血癌 • 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癌 •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癌 • 慢性骨髓細胞性白血癌 • 年輕型骨髓單核細胞性白血癌 • 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 • 多發性骨髓瘤
惡性病 (II) • 腦瘤 • 何杰金氏淋巴瘤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 Ewing氏肉瘤 •胚細胞腫瘤 • 神經母細胞瘤 •卯巢癌 • 肺癌(小細胞型) •睪丸癌
先天性代謝性缺陷 • 腦白質腎上腺營養不良症 澱粉樣變性 • 巴爾—淋巴球症候群 先天性角化不良 • 家族性噬紅血球性巴組織細胞增生症 • 遺傳性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沈著症 • Langerhan氏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 骨硬化病(骨質石化病) Osteopetrosis • Gaucher氏疾病 • Gunter 氏疾病 • Hunter氏症候群 • Hurler氏症候群 • Lesch-Nyhan氏疾病 • Krabhe氏疾病
免疫缺乏病變 • Adenosine deaminase deficiency • 慢性肉芽腫疾病(CGD) •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 嚴重性聯合免疫缺陷疾病(SCIDs) •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 X-性聯性淋巴組織增加疾病(KLP) • X-linked lymphopro liferative disease • Wiskott-Aldrich 症候群 • 腺嘌呤去氨酵素缺損(ADA)
自體免疫疾病 • 多發性硬化症 • 風濕性關節炎 • 紅斑性狼瘡
未來幹細胞的臨床應用 • 細胞療法 • 基因療法
細胞療法 • 糖尿病 • 巴金森氏病 • 可爾罕默氏病(痴呆病) • 脊髓索傷害 • 中風 • 心臟病 • 肝臟病 • 皮膚移殖 • 肌肉營養不良症
基因療法 • 基因標誌 (Gene Marking) • 基因置換療法 (Gene • Replacement Therapy) • 基因加成療法(Gene Addition • Therapy) • MDR gene, Cytokine genes, • Suicide gene
國內幹細胞之應用 • 工研院:幹細胞培養軟骨細胞 • 三總: 神經再生 治療中風 • 台大: 肝臟細胞及眼角膜 • 林口長庚: 眼角膜輪部幹細胞 • 高雄長庚:紅斑性狼瘡 • 慈濟: 巴金森氏症、 腦中風及惡性腫瘤 • 榮總:骨骼與軟骨 • 中國醫學院、高雄長庚 榮總、高醫:造血疾病
醫生和護士怎麼幫寶寶收集 • 寶寶出生後5分鐘內。 • 不會影響媽媽生寶寶的過程,不會有危險,也不會痛。 • 每個寶寶一生只有『唯一一次』收集機會。
臍帶血收集程序 • 取出血袋,將封袋上的條碼貼紙撕下貼於血袋上。 • 為取得最大的臍帶血量,於臍帶搏動停止前採血。 • 將產婦端靠近血箝的臍帶,以優碘消毒後,再以酒精擦拭。 • 在消毒部位尋找血管較粗、較明顯的臍靜脈,將針頭插入。
血袋需低於採血部位,可將血袋垂吊於產台邊,利用重力原理使血液流入。血袋需低於採血部位,可將血袋垂吊於產台邊,利用重力原理使血液流入。 • 收集時間約5分鐘,儘量讓愈多血流入愈好。 • 若採血過程中胎盤排出,繼續採血,此時可將胎盤置於無菌彎盆中,並置於較高處。 • 如果靜脈塌陷,抽不到血,可調整針頭斜面方向以利血流。
採血時可用酒精棉片由上往下推臍帶,如此反覆做兩次。採血時可用酒精棉片由上往下推臍帶,如此反覆做兩次。 • 抽血完成後,將塑膠管中血液以擠牛奶的方式擠入血袋。 • 先以臍夾夾住近針頭處的塑膠管,再用無菌剪刀剪去針頭,最後將塑膠管打兩個結以上,以防臍帶血流或微生物污染。 • 將血袋倒轉數次,讓袋內的抗凝劑與臍帶血均勻混合。 • 將血袋置於臍帶血收集盒中以便運送保存。
不適合收集臍帶血 • 妊娠不足32週 • 分娩時發燒高於38度c • 羊水有胎糞 • 產婦嚴重貧血 • 產婦HIV、HBV、HCV感染或梅毒感染 • 胎兒呼吸窘迫
臍帶血儲存在哪裡 -196℃液態氮儲存槽內 世界公認, 在-196℃的環境下,細胞是停止一切生理活動 ,所以在保存上是無年限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