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05 Views
代谢综合征和血脂治疗. 周卫东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2013-05-11. 主要内容. 代谢综合征与恶性肿瘤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 代谢综合征. 概 念.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MS )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 (DM)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 代谢综合征.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CDS )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004 ). 具备以下 4 项组成成分中的 3 项或全部者: 超重和(或)肥胖: BMI≥25kg/m 2
E N D
代谢综合征和血脂治疗 周卫东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2013-05-11
主要内容 • 代谢综合征与恶性肿瘤 •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
代谢综合征 概 念 •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 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 • 超重和(或)肥胖:BMI≥25kg/m2 • 高血糖:FPG≥6.1mmol/L 及(或) 2hPG≥7.8mmol/L, 及(或) 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 高血压:BP≥140/90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 血脂紊乱:空腹血浆TG≥1.7mmol/L,及(或) 空腹HDL-C<0.9mmol/L(男) 或<1.0mmol/L(女)
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主要方面 • 控制体重 • 控制血压 • 控制血糖 • 调节血脂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ncer Project (Me-Can) • 研究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患者肿瘤风险与血糖的关系 • 研究对象:549944例(男性274126,女性275818) 来自挪威、奥地利、瑞典 • 随访时间:平均10.4年 • 研究设计:前瞻性研究 PLoS Medicine, 2009, 6 (12)
代谢综合征 结 果(1) PLoS Medicine, 2009, 6 (12)
代谢综合征 结 果(2) 注:*除宫颈癌以外的子宫肿瘤 PLoS Medicine, 2009, 6 (12)
代谢综合征 结 果(3) 注:*除宫颈癌以外的子宫肿瘤 PLoS Medicine, 2009, 6 (12)
代谢综合征 结 论 •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血糖代谢异常是肿瘤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 这种风险女性大于男性,且致死性肿瘤风险高于肿瘤发病风险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8, 32:304–314
代谢综合征 肿瘤与肥胖、糖尿病和肥胖、血脂异常的关系 Int J Biol Sci, 2011, 7(7):1003
代谢综合征 总 结 • 代谢综合征患者恶性肿瘤风险增加,主要是消化系统肿瘤和妇科肿瘤 • 血糖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恶性肿瘤独立危险因素 • 代谢综合征组分越多,恶性肿瘤的风险越大
主要内容 • 代谢综合征与恶性肿瘤 •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
血脂异常的治疗 治疗原则 • 最主要目的是为防治冠心病 • 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 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其治疗需要达到目的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 • 需要定期地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 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
血脂异常的治疗 血脂水平分层标准
血脂异常的治疗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注: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HDL-C、肥胖和早发缺血性心管病家族史
血脂异常的治疗 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 注:TLC: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TLC)
不同危险程度的降脂目标值推荐 2011年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血脂异常的治疗 高脂血症患者膳食评价 注:按实际情况在□里填数“0或1”,总分<3为合格;总分3~5为轻度膳食 不良;总分>6为严重膳食不良
血脂异常的治疗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TLC) 基本原则: • 控制血脂异常的基本和首要措施 主要内容 •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 选择能够降低LDL-C的食物(如植物甾醇、可溶性纤维) • 减轻体重 • 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 采取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戒烟、限盐以降低血压等
血脂异常的治疗 TLC的基本要素
血脂异常的治疗 TCL实施方案
血脂异常的治疗 药物治疗 • 他汀类 • 贝特类 • 烟酸类 • 树脂类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 其他
血脂异常的治疗 他汀类 • 也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 • 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 B • 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 • 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 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
血脂异常的治疗 现有他汀类药物降低LDT-C水平30%~40%所需剂量(标准剂量) 注:*估计LDL-C降低数据来自各药说明书;#从标准剂量起剂量 每增加1倍,LDL-C水平约降低6%
血脂异常的治疗 他汀类主要不良反应 • 肝功能损害 • 肌病: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血脂异常的治疗 贝特类 • 亦称苯氧芳酸类药物,此类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增生体活化受体α(PPARα),刺激脂蛋白脂酶(LPL)、apoA I和apo AⅡ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apo CⅢ基因的表达,增强LPL的脂解活性 • 降低血浆TG和提高HDL-C水平 • 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并使LDL亚型由小而密颗粒向大而疏松颗粒转变 • 其适应证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TG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脂异常的治疗 贝特类药物 • 非诺贝特(片剂0.1g,3次/d; 微粒化胶囊0.2g,l次/d) • 苯扎贝特0.2g, 3次/d • 吉非贝齐0.6g,2次/d • 平均降低TC 6%~15% • LDL-C 5~20% • TG 20%~50% • 升高HDL-C 10%~20% 应用贝特类药时监测肝酶与肌酶
血脂异常的治疗 烟酸类 • 烟酸属B族维生素,当用量超过作为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可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 烟酸的降脂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 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或以TG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 烟酸缓释片常用量为1~2g,1次/d。
血脂异常的治疗 胆酸螯合剂 • 主要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肠道内能与胆酸呈不可逆结合,因而阻碍胆酸的肠肝循环,促进胆酸随大便排出体外,阻断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通过反馈机制刺激肝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加速LDL血液中LDL清除,结果使血清LDL-C水平降低 • 常用的胆酸螯合剂有考来烯胺(每日4~16g,分3次服用),考来替泊(每日5~20g,分3次服用)
血脂异常的治疗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口服后被迅速吸收,且广泛的结合成依折麦布-葡萄糖苷酸,作用于小肠细胞的刷状缘,有效地抑制胆固醇和植物固醇的吸收。由于减少胆固醇向肝脏的释放,促进肝脏LDL受体的合成,又加速LDL的代谢。 • 常用剂量为10mg/d,使LDL-C约降低18%,与他汀类合用对LDL-C、HDL-C和TG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血脂异常的治疗 依折麦布适应证 • 经合理饮食控制和常规剂量他汀治疗后胆固醇水平仍不能达标者,可联合应用依折麦布 • 经合理饮食控制后胆固醇水平仍不能达标且不适于或不能耐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可应用依折麦布单药治疗 • 以TG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可联合应用非诺贝特与依折麦布 • 接受特殊治疗(如血浆置换疗法)无效或虽然有效但血脂仍未能达标的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联合应用依折麦布与他汀治疗 • 在饮食控制基础上,依折麦布可用于纯合子型谷甾醇血症(或植物甾醇血症)患者的治疗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血脂异常的治疗 药物治疗的监测流程
血脂异常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治疗特点(1) • 应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 • 如无他汀药物的禁忌证,所有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都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以使LDL-C降至2.07mmol/L以下或较基线状态降低30%~40% • 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且年龄在40岁以上者,如果LDL-C在2.5mmol/L以上或TC在4.5mmol/L以上者,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年龄在40岁以下者,如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时亦应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
血脂异常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治疗特点(2) • 如果TG浓度超过4.5mmol/L(400mg/dl),可以先用降低TG贝特类药物治疗,以减少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 • 当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已达标,但TG>2.3mmol/L,HDL-C<1.0 mmol/L时可考虑加用贝特类药物 • 对于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对传统降脂药无法耐受时,应考虑使用其他种类的调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缓释型烟酸、浓缩的ω3脂肪酸、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和多廿烷醇等)
糖尿病血脂异常治疗推荐 2011年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重度(2-4期)慢性肾病(CKD)患者的降脂治疗中重度(2-4期)慢性肾病(CKD)患者的降脂治疗 2011年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11年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指出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推荐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 • 心瓣膜病患者不推荐降脂治疗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不推荐给予预防性的降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