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 likes | 1.05k Views
体育休闲娱乐论 新时期体育理论之五 竞技论. 胡小明. 第一节 从游戏到比赛 一、原生态的竞技游戏 二、体育范畴的竞技运动 三、非体育的竞赛论 第二节 从竞技活动到体育文化 一、古代竞技的典范 二、近代体育观的确立与竞技的科学化 三、竞技在体育休闲娱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中国体育与高水平竞技 一、中国特色竞技体制的形成与转轨 二、体育竞技活动与休闲娱乐产业 三、竞技与后现代社会. 竞技 ( Game and Sport ). 体育和竞技,有相互依存、神形合一的关系。
E N D
体育休闲娱乐论新时期体育理论之五竞技论 • 胡小明
第一节 从游戏到比赛 • 一、原生态的竞技游戏 • 二、体育范畴的竞技运动 • 三、非体育的竞赛论 • 第二节 从竞技活动到体育文化 • 一、古代竞技的典范 • 二、近代体育观的确立与竞技的科学化 • 三、竞技在体育休闲娱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中国体育与高水平竞技 • 一、中国特色竞技体制的形成与转轨 • 二、体育竞技活动与休闲娱乐产业 • 三、竞技与后现代社会
竞技(Game and Sport) • 体育和竞技,有相互依存、神形合一的关系。 • 从学术分析的角度看,竞技很早就有了明确的形式和内容,一些生物学家甚至认为动物也有竞技游戏行为,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协调方式固然很重要,但它本质上是我们用以探究自身躯体能力的一种强化方式。” • [英]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意识及术语概念,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是现代化的产物,它对竞技的休闲娱乐性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意识及术语概念,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是现代化的产物,它对竞技的休闲娱乐性有一定程度的制约。 • 竞技早于体育,但竞技性身体活动一旦被作为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就融入体育,再也不能分开。 • 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独立地发展高水平竞技,竞技与体育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裂痕,20世纪50年代已初见端倪。在转型期如何认识竞技和体育的异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休闲时代,未来竞技的目的、任务及方式方法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彻底实现其娱乐属性的回归。在休闲时代,未来竞技的目的、任务及方式方法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彻底实现其娱乐属性的回归。 • 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是一个发展高水平竞技运动的集权体制,富有政治特色并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突出优势,今后的改革中只有突出发挥其休闲娱乐功能,才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协调一致。 • 体育步入后现代时期,特别需要发掘东方古代文明的智慧,为推动世界体育文化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一节 从游戏到比赛 • 竞技运动是在人类“儿童期”游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完善而成的。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游戏。 • 它(Sport)本身实质上是人类独有的休闲娱乐游戏。奥林匹克运动会以GAME(游戏、竞赛)来命名,恰如其分。
1.原生态的竞技游戏 • 自古以来,人类都爱玩与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如“老鹰抓小鸡”之类的追逐游戏。 • 原始时代的儿童经由游戏学到许多关于如何作一个成年人的事,如跑、跳、投、射箭、骑马、泅水……这些游戏逐步成为一种程式化的竞技,发展到成人游戏,其规则的日益严密和完善,使之变为成年人也乐于接受的趣味无穷的游戏──运动竞赛。
原始的竞技游戏并没有多少体育的成分。一部分演变为成人游戏,如羌族的推杆,成为适应生存的礼仪,具有鲜明的娱乐特点。中国少数民族中现仍然流行的此类活动不胜枚举。原始的竞技游戏并没有多少体育的成分。一部分演变为成人游戏,如羌族的推杆,成为适应生存的礼仪,具有鲜明的娱乐特点。中国少数民族中现仍然流行的此类活动不胜枚举。 • 而从多数古代民族的传统竞技游戏看,竞技最初是表现攻击欲望的形式。
早期人类的攻击本能曲折反射在许多巫术活动和宗教祭祀中,到文明社会后逐渐演变为竞技的雏形。早期人类的攻击本能曲折反射在许多巫术活动和宗教祭祀中,到文明社会后逐渐演变为竞技的雏形。 • 例如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记载古代埃及在祝祭的时候,“他们的少女分成两个队,相互用石头和木棒交战,…...。” • 弗雷泽在《金枝》中讲述的“国王赛跑”的故事,说明原始的竞技几乎看不到体育意识,而是巫术-宗教-科学的进化过程中的最初形态。
原始竞技的形式多样,包含各种各样的目的,但几乎都没有体育的目的。相反,人类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攻击性本能与竞技活动的诞生有密切联系。原始竞技的形式多样,包含各种各样的目的,但几乎都没有体育的目的。相反,人类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攻击性本能与竞技活动的诞生有密切联系。 • 人类渴望竞争、拼搏、奋发、前进,攻击性在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竞争中表现出优势。然而,攻击性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竞争的负面,是攻击性本能的驱使下涌动血腥的暴力,导致对同类的严重侵犯。 • 参见莫里斯:《裸猿》,文汇出版社,2003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具有一定的价值,当其他人用较之为低的价值来对待他时,他便自然产生愤怒的情绪。与之相反,如果人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会感到羞愧;而每当过高估计自己的价值时,人就会骄傲。……获得认可的欲望是历史的发动机。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具有一定的价值,当其他人用较之为低的价值来对待他时,他便自然产生愤怒的情绪。与之相反,如果人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会感到羞愧;而每当过高估计自己的价值时,人就会骄傲。……获得认可的欲望是历史的发动机。 • 西方学者对人性的这种认识,是对竞技根源更加宏观的认识。 • [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等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8-10页。
在厚重的社会伦理道德对恶意侵犯加以限制时,最适当的方式是通过竞技比赛让人们胸中熊熊燃烧的攻击性欲火得以喷发,获得认可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厚重的社会伦理道德对恶意侵犯加以限制时,最适当的方式是通过竞技比赛让人们胸中熊熊燃烧的攻击性欲火得以喷发,获得认可的欲望得到满足。 • 竞技场,使发泄原始形式的攻击性有各种形式的替代物,并借助文化性的仪式得以升华,使人的价值获得认可。
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有规则的运动竞技的萌芽。早期仅仅表现狩猎场面的洞穴壁画和岩画,也开始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格斗,军事训练也开始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内容。 • 原始人祈望通过竞技来使神灵感到喜悦,以期风调雨顺,驱魔避邪。竞赛成为原始宗教仪式,有了意识形态的约束,胜者很谦虚,失败者亦无怨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胜负。
竞技运动是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和中美洲)的一种成分。竞技运动是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和中美洲)的一种成分。 • 有关身体活动的形象在古代艺术作品中保存下来,说明体育活动形式与人类古老的休闲娱乐活动是有密切联系的。 • 考古学研究表明,较早期竞技运动的确切艺术证据来自苏美尔文明的早期阶段。
在伊娃·斯特罗门杰的《美索不达米亚艺术5000年》一书中频繁出现体育运动和竞赛的题材。在伊娃·斯特罗门杰的《美索不达米亚艺术5000年》一书中频繁出现体育运动和竞赛的题材。 • 例如,图46是一块美希林(Mesilim)时期的石灰石还愿匾的照片。这块年代为公元前3000-公元前4000年的匾24厘米长,7.6厘米高,描述了三对摔跤运动员。每对运动员都以不同的姿势摔跤。这幅艺术品再现了运动员要将对手摔倒在地的场面。
对抗性的运动竞技的萌芽很早就出现在东方。现存于巴格达博物馆的一尊大约于公元前2800年铸造的青铜像,是反映抱腰摔跤仪式的古老文物。约在公元前1800年镌刻在石碑上的表现狩猎、射箭、拳击、车赛的图画,反映了古巴比伦人竞技盛会的状况。在古埃及法老们的墓壁上,还发现了角力时捉握连续动作的若干图画;公元前15世纪创作的浅浮雕,已刻画了划船手比赛和追逐战车飞奔的战士。公元前1360年的赫梯文本也反映出当时古印度已有了高超的赛马术。对抗性的运动竞技的萌芽很早就出现在东方。现存于巴格达博物馆的一尊大约于公元前2800年铸造的青铜像,是反映抱腰摔跤仪式的古老文物。约在公元前1800年镌刻在石碑上的表现狩猎、射箭、拳击、车赛的图画,反映了古巴比伦人竞技盛会的状况。在古埃及法老们的墓壁上,还发现了角力时捉握连续动作的若干图画;公元前15世纪创作的浅浮雕,已刻画了划船手比赛和追逐战车飞奔的战士。公元前1360年的赫梯文本也反映出当时古印度已有了高超的赛马术。
从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中,蚩尤“与轩辕斗,以戴牛角而相抵。”(《述异记》)。《礼记·王制》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赢股肱,决射御。”表明先秦已出现对抗方式的竞赛。从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中,蚩尤“与轩辕斗,以戴牛角而相抵。”(《述异记》)。《礼记·王制》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赢股肱,决射御。”表明先秦已出现对抗方式的竞赛。 •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竞技萌芽一直未因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受到尊崇,终沦为雕虫小技。而在古希腊,却把竞技捧上至高无上的宝座,出现了一整套的专业竞技体制。
二、体育范畴的竞技运动 • (一)竞技(Sport) • 竞技研究主要集中在P.E.、身体娱乐、职业竞技(Athletics/Elite Sport)、以及某种程度上集中在对休闲和游戏的研究上。
一般认为,作为身体活动的竞技特征有四: • 第一,必须包含身体上的力量和技巧,且是有活力的; • 第二,必须包含竞争或挑战成分,无论形式是抽象还是具体; • 第三,规则化,具有完整的规则和游戏策略; • 第四,它被包含于社会化进程中。
竞技社会学家Harry Edwards认为竞技活动从诸如游戏或娱乐层面到职业竞技的转变的特征,即从游戏到工作角色的转变。 • 第一,伴随着自发性行为的消失,活动的个人特点越来越少; • 第二,活动的正式规则、组织的角色、地位关系和责任占有支配地位; • 第三,从日常的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少; • 第四,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影响活动的质量; • 第五,竞技结果和个人角色的关联扩展到了团体和集体,而后者并不直接参与项目; • 第六,目标多样,与竞技之外的价值联系的更紧密; • 第七,由于准备以及严肃程度增大,竞技占用了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
(二)高水平竞技(Elite Sport/Athletics) • “Sports”尽管源于对娱乐性或组织化的消遣,但是它却在身体活动或游戏成分中有某些改变,进而产生了职业竞技比赛。
Vanderzwaag所指出的在组织和结构上的变化,如下:Vanderzwaag所指出的在组织和结构上的变化,如下: • 第一,高水平竞技选手应经精心挑选组成; • 第二,更关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 第三,增加对器材和装备标准化的重视; • 第四,详细的技术、知识和竞赛策略分析的基础上,使得高水平竞技更加科学化; • 第五,高度发展公共关系和宣传的所有方面。
(三)回归其文化本位——特点与价值。 • 游戏的概念是身体娱乐和竞技的“元”概念,是职业竞技的基础,可由下列方式来表示: • 游戏→身体娱乐活动→竞技→职业竞技 • 应当强调 “竞赛(Games)”的定义:“任何游戏性竞技形式,其结果由以下方面决定,即身体技巧、战术、个体或集体性的机会。”竞赛是游戏、身体娱乐、竞技和职业竞技发展的传播媒介。
在西方,对体育性质的竞技活动已经有深入的研究,成为休闲娱乐专业的教学内容,并被台湾等地引进作为权威性教材。在西方,对体育性质的竞技活动已经有深入的研究,成为休闲娱乐专业的教学内容,并被台湾等地引进作为权威性教材。 • 竞技游戏通常就是有竞争性的比赛。竞技游戏必定要有规则。对于真正的竞技而言,明确清楚的比赛规则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竞技游戏的特点不是通则;得依照个别性质而定。竞技游戏的特点不是通则;得依照个别性质而定。 • 第一项特点是场地:竞技必定得在某个场所。有的是一张特别的桌子、球场、房间、或是运动场,也有的随处都可以进行。 • 大多数的运动比赛,都有所谓的“地主队优势”,这是指参与者对于所有场地的熟悉与适应,或是当地民众对参赛者的支持等等地利人和而言。
第二项特点是所使用的器材。 • 大多数的竞技游戏都会需要球、球拍、球杆、球棒、扑克牌、骰子,或是号码等等可玩之物。这些器材也因而产生了象征价值。 • 有些竞技游戏为求专业表现而需要大量的器材设备。像职业曲棍球、足球、和棒球队的器材用品间就大到足以做壁球的比赛场地了。
第三个特点是都有特定的时间因素。 • 像篮球比赛便有限定的时间:所有比速度的竞赛都以时间定输赢;以时代科技计时的奥林匹克竞赛,输赢仅在千分之一秒之间。又有些竞赛游戏则没有什么时间因素,只有开始的时间,却不限定结束的时间,可早可晚。像打扑克或桥牌等纸牌游戏就可以一直玩到参赛的人喊停为止。此时时间除了标示比赛的长度之外,没有其他作用。
第四个特点则是都有人为的因素。 • 当竞技游戏成为工作时,如职业性球赛,观众成为当中最主要的人为因素,他们冲淡了球员赚钱营生的严肃气氛。 • 真正的趣味来自旁观者而非参赛者,一旦缺少了观众,职业比赛者就只是工作者罢了。在大型的职业运动比赛中,通常是观众得到乐趣,运动员只是为了谋生。
第五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为了好玩而玩。当它不再好玩时,也就失去了意义。它还是可以进行,但就不可以说是在“玩”了。第五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为了好玩而玩。当它不再好玩时,也就失去了意义。它还是可以进行,但就不可以说是在“玩”了。 • 竞技游戏难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预:诸如,金钱、练习或是参赛伙伴等。虽然输了不是愉快的事,但仍然不失其趣味性。所谓的运动精神,是要懂得如何赢得谦逊,输得平静。当运动益加职业化之后,也就更金钱取向,更在乎输赢,当然就影响了游戏的趣味。
总而言之,竞技游戏有两个共通的特征:它们是某种方式的竞赛,而且必有规则。其他特点因竞技游戏不同而异,场地、器材、时间、人为因素,及其趣味,都是次要的特色。总而言之,竞技游戏有两个共通的特征:它们是某种方式的竞赛,而且必有规则。其他特点因竞技游戏不同而异,场地、器材、时间、人为因素,及其趣味,都是次要的特色。 • 其实,即使一些严谨的学者曾对竞技游戏的本质与特性做过思考分析,竞技游戏并没有完全的定义,就好像没有一本书能够涵盖所有竞技游戏一样。 •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Gene Bammel & Lane Burrus-Bammel著,涂淑芳译:休闲与人类行为桂冠前程规划系列业书,1996年,P56。
三、非体育的竞赛论(GAME博弈论) • 中国体育界对竞赛的问题是敏感的。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研究性的竞赛学专著;而90年代出现的体育博弈论,已经开始与数学和经济学的博弈论接轨。 • 刘建和、胡小明等:《运动竞赛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 • 谢亚龙、李益群:《体育博弈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西方学者早就对非体育的竞赛进行过研究: • 竞技和博弈(gaming)曾由一些非休闲、娱乐,或运动领域的学者做过深入研究。20世纪伟大数学家范纽曼(Johan von Neumann),曾将竞技的理论设立成一门学科。其他数学家及电脑程式设计师也为各种不同的竞技做了统计和分析;然而,至今尚未有其他的人像范纽曼一样,提出游戏和竞技的心理特质。
博弈通常是指依赖机率来分胜负的竞技。 • 只要在英文加上两个音,博弈(gaming)就会变成赌博(gambling)。竞技对多数人是消遣;相对的,赌博对经常赌的赌徒却是深深沈迷。一般人参与竞技数小时之后,就不想再玩下去了;但对有些赌徒,赌博是一种无法控制的行为。赌博成为一种少不了的生活习惯。 •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赌博是一种不良的活动。实际上,赌博也是一种竞技的形态,它具有组织和完整结构的游戏特质。
克洛依(Roger Callois)在其著作《人、游戏与竞技游戏》(Man,Play,and Games)里,将竞技分成四个类别: • 第一类是竞赛类,包括体能及各种体育运动; • 第二类是机率类,延伸于各种赌博; • 第三类是模拟类,包含了各类假扮的形态; • 第四类就是回旋类,包含所有会影响生理平衡的游戏。
这份图表说明了竞技这一词汇的广泛意义,一般人想到竞技,总是先想到足球或棒球赛,或是其他运动的比赛。这份图表说明了竞技这一词汇的广泛意义,一般人想到竞技,总是先想到足球或棒球赛,或是其他运动的比赛。 • 然而范纽曼对第二类型最为赞同,他认为各种游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机率。 • 伯恩则特别重视第三类型的模拟类,并提出人类许多行为,基本上就是角色扮演;其实我们每天都彷佛戴着面具玩着角色扮演的竞技。。 •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Gene Bammel & Lane Burrus-Bammel著,涂淑芳译:休闲与人类行为桂冠前程规划系列业书,1996年,P58。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发给了三位竞赛论的研究者。他们是美国的John Nash和John Harsanyi和德国的Reinhard Selten。 • “竞赛论”是英文Theory of Games的中译。“竞赛论”便是以“竞赛”为对象的一个科学部门。 • Game这个英文字,作为名词,它的第一义是游戏、玩耍。第二义便是比赛、竞赛。策略、花招则是它的转义。
二次大战期间入了美国籍的匈牙利数学家Von Neumann写了一本关于打牌下棋等竞赛的数学著作,书名就叫“竞赛论”(Game Theory),这是美国学者冯·诺依曼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提出来的。1928年起他就有著作问世。1943年他同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了《竞赛论和经济行为》。他说这是这方面理论第一次完整的发表。1963年我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中译本。
“策略竞赛论,简称竞赛论(也有译作“博弈论”或“对策论”的,但“竞赛论”这一译名更符合原义,能够更好地表达这个理论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的问题)……这本书就是竞赛论的奠基著作。”“策略竞赛论,简称竞赛论(也有译作“博弈论”或“对策论”的,但“竞赛论”这一译名更符合原义,能够更好地表达这个理论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的问题)……这本书就是竞赛论的奠基著作。” • 于光远先生认为:博弈云云,给人准确的概念,只能是围棋为主。这实在太狭窄了。与Game这个词的原来的意思,在外延上不相称。 • 于光远:《漫谈竞赛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第一类是“决定性的竞赛”。 • 决定性竞赛只有双方都不掌握决定胜负的规律时,才能成为可接受的竞赛。严格说来它是同竞赛的要求相抵触的,它不是真正的竞赛。 • 第二类是“机遇性的竞赛”。按照这种竞赛的规则,胜负完全由偶然性决定,参加者的状况和他们所作的努力对胜负丝毫不起作用。在赌业中,把这样的游戏常称为“幸福轮”。
第三类是“实力性和策略性的竞赛”。按照这种竞赛的规则,参加者实力强的和策略运用得当的,就会取胜,相反的就会失败。这里说的实力,包括智力和狭义的体力。第三类是“实力性和策略性的竞赛”。按照这种竞赛的规则,参加者实力强的和策略运用得当的,就会取胜,相反的就会失败。这里说的实力,包括智力和狭义的体力。 • 智力也是一种蕴藏在一个人身体之内的力量,而且它同一个人整个身体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各种棋类、牌类竞赛都已经很正确地列入体育竞赛的范围之内。 • 这里说的策略就是使自己的体力在竞赛中得到最好的发挥。
第四类“混合性的竞赛”有第二类和第三类相结合的竞赛。第四类“混合性的竞赛”有第二类和第三类相结合的竞赛。 • 概括起来,决定性竞赛严格说来不能成为真正的竞赛。第二、三类完全符合竞赛的要求,前者是比赛“运气”,后者是比较本事,都可以引起比赛者的兴趣。第四类竞赛也能够引起参加者很大的兴趣,它有兼备第二、三类竞赛之长的特点。
竞赛可以按参加者分类。 • 在生活中有一个人独自玩带有竞赛性的游戏。 • 二人竞赛和多人竞赛是真正的竞赛。 • 在对二人竞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竞赛的基本过程、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多人竞赛只是使问题更加复杂罢了。 • 二人竞赛在竞赛论中的地位是,从参加者人数来说,它是最简单的,而又是真正的竞赛。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我们特别关心的作为竞赛的经济行为中,都是多人竞赛。
我们说的作为竞赛的经济活动,不仅指买卖。商品经济的社会中的生产活动,也可以并应该视作竞赛。我们说的作为竞赛的经济活动,不仅指买卖。商品经济的社会中的生产活动,也可以并应该视作竞赛。 • 除买卖关系外,同行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而竞争也是一种竞赛。 • 竞赛的情况千变万化。竞赛的主体,即竞赛的参加者也会因为发生合伙关系而变化。可以说,大量的经济行为都可以视作竞赛。
原始竞赛是一切竞赛的基础。对“非原始竞赛”有一个重要的分类,那就是“零和竞赛”和“非零和竞赛”。原始竞赛是一切竞赛的基础。对“非原始竞赛”有一个重要的分类,那就是“零和竞赛”和“非零和竞赛”。 • 机遇性竞赛是最适宜用来赌博的。“偷鸡”这种情况在原始竞赛中是不会发生的。 • 竞赛和赌博不是一回事,两者的区别是:在赌博中有金钱或其它物质财富的输赢,竞赛没有这种输赢。
于光远认为,在中国高等学校没有一门游戏课程、没有开一个游戏专业,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这不是什么优点而是一个弱点。于光远认为,在中国高等学校没有一门游戏课程、没有开一个游戏专业,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这不是什么优点而是一个弱点。 • 玩中的竞争对培养人的一种好胜求上进的精神也有好处。至于赌博,它会给社会带来各种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同赌博以外其他不良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因而应该采取反对的态度,在社会上做到尽可能缩小其活动范围,因而也需要用其他竞赛去代替它。
,竞赛论——首先是作为数学分支的竞赛论,还没有充分利用休闲竞赛作为原形来发展自己。比如研究竞赛论的数学家,未必对世界各国的休闲竞赛都有比较多的知识。,竞赛论——首先是作为数学分支的竞赛论,还没有充分利用休闲竞赛作为原形来发展自己。比如研究竞赛论的数学家,未必对世界各国的休闲竞赛都有比较多的知识。 • 竞赛论要充分利用休闲竞赛作为原形来发展自己;而体育竞赛也要加强经济学分析,特别是要把它定位于休闲娱乐活动来进行研究,才能日益显示出其社会功能拓展的价值。
第二节 从竞技活动到体育文化 • 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世界各大文明发源地的竞技活动日渐衰落,而在古希腊,却把竞技捧上至高无上的宝座,出现了绵延千年的一整套专业竞技体制。大规模成型的运动竞技,在古希腊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辉,作为典范而照亮着古往今来的运动场。
一、古代竞技的典范 • 人类童年时期的竞技典范是古希腊。为什么? • 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印度和中国都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缺乏竞争性,其劳动方式是人用体力向大自然索取生存资料,人与人之间的竞技活动不可能发育充分。
古希腊是一种商业文明,也是一种海洋文化(海盗文化),需要掠夺、攻击、征服、扩张和竞争性的充分发挥。古希腊是一种商业文明,也是一种海洋文化(海盗文化),需要掠夺、攻击、征服、扩张和竞争性的充分发挥。 • 商业文明促进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竞技才能在都市化现代社会发展成为体育文化。这也是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