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生物安全教育訓練課程

生物安全教育訓練課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生物科技系 陳亞雷. 資料來源 : 台北榮民總醫院 感染管制室. 造成感染的因素. 適當的病源性微生物數量 病源性微生物要有足夠的毒性 有易感宿主 適當的傳播模式 正確進入宿主體內的途徑 建築改建與新建. 清潔 (Cleaning). 目的 : 減少環境及醫療器械表面之有機物質、污垢與微生物的數量 說明 : 除去所有肉眼可見的灰塵,油脂及其他外來物質,並除去大量的微生物,以減少使用此物品的危險性. 去污 (Decontamination). 目的 : 處理醫療物品過程的一部份,去除分泌物或排泄物。 說明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物安全教育訓練課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安全教育訓練課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生物科技系 陳亞雷 資料來源: 台北榮民總醫院 感染管制室

  2. 造成感染的因素 適當的病源性微生物數量 病源性微生物要有足夠的毒性 有易感宿主 適當的傳播模式 正確進入宿主體內的途徑 建築改建與新建

  3. 清潔(Cleaning) 目的:減少環境及醫療器械表面之有機物質、污垢與微生物的數量 說明:除去所有肉眼可見的灰塵,油脂及其他外來物質,並除去大量的微生物,以減少使用此物品的危險性

  4. 去污(Decontamination) • 目的:處理醫療物品過程的一部份,去除分泌物或排泄物。 • 說明: • 重覆使用的醫療物品,除去人體的潮濕物質,由於先去污,使得後續的清洗,拆解的處理較為安全 • 去污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戴手套,若無法執行戴手套,應將物品完全浸泡在0.5%含氯化合物(如漂白水)的消毒劑中10分鐘,浸泡後,金屬物品應浸潤,以避免後續清潔、消毒等再處理過程引起生鏽 • 另一種方式則是不泡消毒劑,而只用攝子接觸這些物品

  5. 滅菌(Sterilization) • 目的:完全的去除及破壞所有型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孢子 • 說明:利用物理或代學方法,消滅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結核菌、黴菌、病毒、細菌孢子。 • 化學或物理方法: • 高壓高溫滅菌 • 氧化乙烯氣體滅菌 • 乾熱滅菌 • 放射線滅菌 • 電漿滅菌 • 過醋酸液體滅菌(peracetic acid)

  6. 消毒(Disinfection) • 目的:減少或除去無生命物品的微生物數量 • 說明:於無生命的物品移除大部份或全部的微生物,由於其化學作用,消毒劑會損害活體組織,當標示為消毒劑時,避免用於皮膚 • 化學或物理方法: • 皮膚消毒劑,活組織消毒(antiseptic agent) • 消毒劑(disinfectant)

  7. 滅菌方式 高壓滅菌 熱 氧化乙烯 氣體 放射線 r-放射線 化學液體 戊乙醛, 過醋酸 新低溫滅菌系統 電漿滅菌

  8. 滅菌之要素 • 壓力︰加壓可使水的沸點提高,蒸氣的壓力也提高,壓力越大則溫度越高。 • 溫度︰須達到某一特定溫度才可殺死微生物。 • 時間︰特定溫度維持一段特定時間後,才能殺滅微生物。 • 一般而言,溫度越高,所需滅菌時間越短。常見的溫度 • 121℃(250℉) 15分鐘 • 133℃(272℉) 3分鐘:用於瞬間滅菌及高速真空滅菌器。 • 濕度︰須達飽和水蒸氣( 100%相對濕度 ),即液態水的汽化速度等於汽態水的凝縮速度下的水蒸氣。

  9. 高壓滅菌鍋優點 可信度高且安全的滅菌法:任何不會因蒸氣滅菌而損壞的物品,儘可能以此種方法來滅菌。 速度快:能快速加熱及快速穿透布類物品,其滅菌過程所需的總時間比其它滅菌方法少得多。 無毒性殘餘物存在。 經濟:是最便宜且最易供應之滅菌劑。 操作方便:滅菌器有自動控制及記錄裝置,可免人為操作之錯誤。 可使用於液體滅菌。

  10. 高壓滅菌鍋缺點 須耐熱、耐濕的器材才可使用此滅菌法。 滅菌物在包裝、裝載、操作及乾燥上須遵行特殊注意事項,否則會影響滅菌物品與蒸氣之接觸。 滅菌時間須受滅菌物品之性質及其裝載情形作調整。 不適用於粉劑及油劑之滅菌。

  11. 影響滅菌效果的因素 滅菌前器材之處理、包裝、裝載。 滅菌設備的操作。 滅菌過程中,滅菌性能的變化。 滅菌後物品之儲存。 滅菌器性能之維護及保養。

  12. 滅 菌 程 序 配備包裝 消毒滅菌 發 放 使 用 去污 貯存 設備控制 載荷控制 曝露控制 包盤控制 生物 化學 機器 化學 記 錄 保 存 控 制

  13. 乾熱法 ( Dry Heat Sterilization ) 原理︰利用空氣為帶熱媒體,使熱能傳佈在物品表面,再依物品之傳導作用,使熱透入物品內部而使微生物之蛋白質凝固、燒燬,以達無菌之效果。

  14. 溫度 時間 171℃(340℉) 1小時 160℃(320℉) 2小時 149℃(300℉) 2小時30分 141℃(285℉) 3小時 121℃(250℉) 12小時 乾熱滅菌的溫度及時間

  15. 乾熱優點 滅菌作用不限於熱與滅菌物品接觸之範圍:只要熱度傳導得夠達到足以殺死微生物的溫度,即有滅菌效果。 不具腐蝕性或使器械之表面生鏽。 花費低。 適用於粉類、 油劑、凡士林、玻璃等物品之滅菌。

  16. 滅菌影響因素的考量 滅菌之前須先確認已完全清潔 高溫高壓滅菌,需要有適當的處理時間、溫度、壓力及溼度 乾熱滅菌,須考量溫度及時間

  17. 使用化學消毒劑的原則 詳讀消毒劑容器上之標籤或說明書,注意有效日期。 視使用目的,依說明書調配適當之濃度。 物品於消毒前必須先清洗。 若使用具腐蝕性及刺激性之消毒劑時,應避免直接接觸或吸入。

  18. 高程度消毒(High-level disinfection) • 目的:使用時需密切接觸受損的皮膚或粘膜組織,而不進入血管系統或人體無菌組織的醫療物品。 • 說明:以物理或化學的方法除去所有的細菌繁殖體、病毒、黴菌、及結核桿菌、及部份的細菌孢子,不是所有的細菌孢子 • 影響因素的考量: • 一般高程度消毒時間必須在20分鐘以上

  19. 中程度消毒(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ion) • 目的:除去及減少微生物,但不包含細菌孢子,要能有效的殺死結核桿菌 • 說明:通常在10分鐘內可以殺死在平滑堅硬的表面上的結核桿菌、細菌繁殖體、大部份的黴菌及病毒。 • 化學或物理方法: • 碘及優碘(Iodine and iodophors) • 酒精(Alcohol)

  20. 低程度消毒(Low-level disinfection) • 目的:使用時只接觸完整皮膚而不接觸人體受損的皮膚或粘膜的醫療物品 • 說明:在短時間內(小於10分鐘)減少或除去微生物的數量,如大部份的細菌繁殖體、部份黴菌、部份的病毒,但不包括孢子及結核桿菌 • 化學或物理方法: • 酚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 • 四級胺化合物(Quaternay ammonium compounds) • 低濃度氯化合物(Chlorine),100ppm • 影響因素的考量: • 使用符合環保法規的產品

  21. 微生物 細菌 黴菌 病毒 繁殖體 結核菌 孢子 具脂肪層 不具脂肪層 高程度消毒 + + + + + + 中程度消毒 + + - + + + 低程度消毒 + - - +/- + - 化學消毒劑之作用程度

  22. 高程度消毒包括? 戊乙醛(Glutaraldehyde) 過氧化氫(H2O2) 鄰苯二甲醛(ortho-phthalaldehyde ; OPA) 過醋酸(Peracetic acid)

  23. 過氧化氫特性及應用 • 外觀:無色液體,刺激性 • 3%過氧化氫水溶液俗稱雙氧水。 • 作用機轉:氧化反應。 • 特性: • 3%屬於中程度消毒劑,6%穩定型的過氧化氫為高程度的消毒劑;濃度提高到10~25%可作為滅菌劑。 • 須貯存於密閉之容器並且避免陽光照射。 • 新鮮溶液使用時會立即產生氧氣氣泡。 • 用途:清潔傷口、眼壓計、隱形眼鏡(6%)、去血跡、清除氣管插管內之痰、耳朵灌洗(2%)。

  24. 過氧化氫健康危害性 • 急性:吸入:刺激呼吸道。 • 可引起輕度刺激及皮膚炎或鼻、咽喉嚴重刺激及肺水腫 • 皮膚接觸時 • 會使皮膚發白,濃溶液會造成灼傷起泡並發紅 • 眼睛接觸時 • 3 %濺到眼睛只會引起疼痛,濃度更高則可能造成角膜潰瀾 • 高濃度的蒸或霧滴會使眼睛發紅、流淚、發炎,並可能損傷致盲

  25. 鄰苯二甲醛(OPA)的特性及應用 為淡藍色透明液體;屬高程度化學消毒劑 0.55%w/v鄰苯二甲醛 ( ortho-phthalaldehyde; OPA),與微生物的細胞壁作用 消毒時間:人工12分鐘室溫;洗滌機25℃ 5分鐘,可重覆使用14天內,滅菌時間:32小時(FDA不建議當滅菌劑) 最低使用濃度0.3%;已開封之使用期限75天,未開封可保存2年 對人體無毒性

  26. 鄰苯二甲醛(OPA)健康危害 • 對眼睛,皮膚,鼻子及其他組織產生輕微刺激感,不過因濃度甚低(0.55%),因此危險性可忽略不計 • 暴露症狀 • 咳嗽 • 流鼻水 • 皮膚染色(蛋白質) • 已有氣管炎或氣喘的人接觸後,病症加重

  27. 次氯酸化合物的特性及應用 作用機轉:與核酸及蛋白質產生氧化反應 次氯酸鈉水溶液 (即為市面所售之5.25%漂白水 --> 有效氯 52500 ppm) 及次氯酸鈣固體粉末或顆粒 對細菌繁殖體及病毒(包括肝炎病毒) 有效,濃度>0.1%屬高程度化學消毒劑, 0.01%為低濃度消毒劑 pH值愈高殺菌效果愈低 稀釋10倍(0.5%)可用於去除物體表面之血跡 經濟、毒性及刺激性小

  28. 次氯酸化合物健康危害 •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1ppm • 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2ppm • 暴露之徵兆及症狀: • 刺激感 • 腐蝕 • 噁心、嘔吐、腹瀉 • 痙攣、疼痛

  29. 種類使用 濃度 消毒作用之程度 氣體 氧化乙烯 450-500mg/l 高程度消毒 液體 戊乙醛水溶液 2% 高程度消毒 二氧化氯 高程度消毒 雙氧水 6--10% 高程度消毒 優碘 30-50mg/l70-150mg/l有效碘 自由碘中程度消毒 碘酒 0.5%+70% 中程度消毒 酒精 70%--90% 中程度消毒 含氯化合物 0.1--0.5% 活性氯中程度消毒 酚類水溶液 0.5--3% 低程度消毒 四級胺化合物 0.1--0.2% 水溶液低程度消毒 汞化合物 0.1--0.2% 水溶液低程度消毒 各種化學消毒劑之作用程度

  30. 謝謝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