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24 Views
信贷担保业务的保后管理. 交流提纲. 报告人:李良松. 相互交流 共谋发展. 一、安徽金信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概况. 成立于 2001 年 9 月,注册资本 2 亿元 主要股东: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省科技产业投资公司, 舒城县城投公司等。 资产总额: 29039 万元 所有者权益: 25410 万元. 员工及部门设置: 员工人数: 17 人 内设部门:综合部 财务部 担保业务部
E N D
信贷担保业务的保后管理 交流提纲 报告人:李良松
一、安徽金信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概况 成立于2001年9月,注册资本2亿元 主要股东: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省科技产业投资公司, 舒城县城投公司等。 资产总额:29039万元 所有者权益:25410万元
员工及部门设置: 员工人数:17人 内设部门:综合部 财务部 担保业务部 风险管理部
企业文化表述语: 愿景:成为一流的信用担保企业。 使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为员工搭建广阔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企业公民责任。 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稳健务实、市场导向、不断创新。 经营理念:客户至上、合作共赢。 风险理念:了解客户、抓住关键。
经营业绩: 累计担保总额50亿元,实现经营收入1.5亿元 2011年7月末在保责任余额15.2亿元 风险准备金余额5831万元 未分配利润1143万元
自成立以来历史累计为2223家(次)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50亿元贷款担保,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2415万元小额贷款担保,2011年7月末在保责任余额15.2亿元。自成立以来历史累计为2223家(次)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50亿元贷款担保,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2415万元小额贷款担保,2011年7月末在保责任余额15.2亿元。
二、保后管理业务 1.保后管理的概念: 保后管理,是指担保公司对被担保人及其影响担保业务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担保管理过程。
二、保后管理业务 2.保后管理的内容: 保后管理包括保后检查、风险预警和化解、代位偿还、代偿后追偿等。
二、保后管理业务 3.保后管理的目的: 信用担保业务管理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保前、保后两个环节。保后管理,是自签署《保证合同》贷款人向借款人放款至担保责任终止的过程管理,目的在于对担保业务的风险防范、控制和化解 ,实现在保责任全部终止和预期效益。
三、保后检查 1.保后检查的定义: 保后检查,是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生效后,被担保客户实际使用银行信贷资金后到该担保责任完全终止前,客户经理对在保客户及影响在保资产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跟踪、调查、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担保管理过程。
三、保后检查 2.保后检查的作用: ⑴有利于促进在保客户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防止改变借款用途,影响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三、保后检查 2.保后检查的作用: ⑵有利于及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防范化解担保风险。
三、保后检查 2.保后检查的作用: ⑶有利于对客户进行正确的评级定位,为进行长期融资担保合作提供依据。
三、保后检查 2.保后检查的作用: ⑷也有利于担保公司发现自身在经营、审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保后检查 3.保后检查频率: ⑴首次检查。在担保业务发生后的30天内应进行第一次检查,重点检查本笔担保资金的使用情况。首次检查要形成《新增担保业务跟踪检查报告表》。
三、保后检查 3.保后检查频率: ⑵定期检查。从第一次检查后开始,要求每季度去被担保人的主要办公、生产或经营场所实地进行客户资信情况检查,并形成《保后检查记录》。
三、保后检查 3.保后检查频率: ⑶重点检查。一旦发现被担保人出现新的可能或实际已经影响担保债务偿还、要求本公司对受益人履约的重大情况时,从发现开始的三个工作日内,由担保业务部主管甚至公司领导牵头对被担保人进行实地或跟踪检查,形成《保后检查报告》,上报公司研究处理。
三、保后检查 4.保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担保业务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风险并进行补救,同时还可以通过保后检查,进一步验证我们在保前调查中,还存在哪些遗漏、信息上的不对称、认识上的偏差,以弥补不足。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保后检查的重点内容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三、保后检查 4.保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⑴客户法定代表人及高管的品行。法定代表人和高管的品行是评价客户信用品质的首要因素。因为每一笔信用交易都隐含了客户对公司的还款承诺,如果客户没有还款的诚意,则公司该笔担保业务的风险势必加大。因而经营者品行直接决定了担保业务的合同履行质量。 关注被担保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管理层主要人员有无变化;与合作银行及担保机构的合作态度有无变化;被担保企业提供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对担保贷款的重视程度;对银行贷款利息的支付情况等。
三、保后检查 4.保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⑵企业管理水平。主要关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营销管理等。
三、保后检查 4.保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⑶经营情况。关注国内外政策、金融、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被担保企业的经营与未来发展的影响;被担保人所在行业和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变化对被担保人生产经营的影响;客户生产是否正常;产品销售情况如何;企业的应变能力。
三、保后检查 4.保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⑷财务状况: ①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②按期支付银行利息情况; ③按期发放员工工资情况; ④支付水电费情况; ⑤缴纳税金情况; ⑥银行借款和民间借款情况; ⑦分析现金流量表,关注过去和未来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能力; ⑧分析资产负债表,关注存货、应收账款、投资、借款的异常变化; ⑨分析损益表,关注销售额、利润余额等变化情况,关注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投资减值准备等的计提情况。
三、保后检查 4.保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⑸反担保检查。反担保是担保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我们不依赖于反担保,但要确保这道保障的有效性,以抵御不可预见风险。 主要检查内容: ①抵(质)押物的存续状况及使用情况; ②抵(质)押人有无擅自转让、出租或其他处分抵(质)押物行为; ③抵(质)押物是否被重复抵押、剩余价值抵押; ④抵(质)押物是否被诉讼保全。
三、保后检查 5.保后检查的程序: ⑴收集信息资料 ——客户提供信息资料 ——实地检查获取信息 ——从相关渠道获取信息
三、保后检查 5.保后检查的程序: ⑵综合分析。对通过检查和其他渠道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担保业务安全的各种因素,判断被担保人的总体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
三、保后检查 5.保后检查的程序: ⑶撰写检查报告。客户经理在担保检查完毕后,于3日内撰写《新增担保业务跟踪检查报告表》,《保后检查报告》或《保后检查记录》。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风险预警信号 风险化解 代偿后追偿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1.风险预警信号: ——财务类预警信号 ——非财务类预警信号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⑴财务类预警信号: ①无法解释的应收款、存货增加; ②销售额增长但利润减少; ③债务迅速增加,特别是民间借款的迅速增加; ④转盈为亏,亏损额呈逐步增加趋势; ⑤关联企业间非正常地大量转移资金; ⑥净现金流量大量减少或出现负值,不足以支持正常业务; ⑦支付出现危机,拖欠水电费、员工工资、银行借款利息等。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⑵.1非财务类预警信号——管理(或外部政策)预警信号: ①发生了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 ②企业业主突然出国并长期滞留国外、死亡或失踪; ③涉及重大法律诉讼、仲裁或经济纠纷; ④企业进行兼并、收购、分立、资产重组等重大改制; ⑤未经同意,擅自处理抵(质)押物; ⑥因违法违纪受到税务、海关、工商、公安等部门的追究和处罚; ⑦因为不良行为被新闻媒体披露; ⑧对外提供大额的担保,接近或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⑨国家出台了不利于企业的法规政策。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⑵.2非财务类预警信号——经营(或项目建设)状况预警信号: ①产品严重积压滞销、停工停产; ②企业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 ③准备实施重大的经营策略调整; ④项目的建设条件、技术条件、产品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建设项目被取消或停建缓建。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⑵.3非财务类预警信号——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预警信号: ①拖欠到期的银行贷款本金或利息; ②拒绝银行检查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纠正意见持不理睬或应付态度; ③银行对企业的授信额度减少,退出; ④不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逃避银行和担保公司监督。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2.风险化解 ⑴分析原因: 客户经理在发现被担保人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时,公司应立即组织业务部、风险部等有关人员讨论,分析预警信号的原因,是属于财务类预警信号,还是非财务类预警信号,研究采取相应的化解和处置措施。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2.风险化解 ⑵与企业沟通 针对被担保人出现的风险预警信号,及时做好与被担保人的沟通,有时还需要与提供连带保证责任人沟通,共同研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化解风险。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2.风险化解 ⑶与贷款银行沟通 银行是银、保、企三方合作的资金提供者,对被保企业出现的风险预警信号,及时与银行沟通,有利于共同防范和化解企业不良资产,实现银、保、企 三方的合作共赢。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2.风险化解 ⑷资产保全 担保项目的风险因素已经显现,担保机构代偿已成定局,迅速通过工商、房产、土地部门查询其资产权属状况,获得有效信息后,通过法律部门,对被担保企业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为化解担保风险提供前提条件。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3.代偿及追偿 被担保人未能履行债务偿还由公司代偿后,担保公司即取得债权人资格,应及时向被担保人及反担保人追索债务,以实现债权。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3.代偿及追偿 ⑴建立代偿报告制度 当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银行借款,银行等主债权人提出代偿要求后,业务部、风险部、财务部应与客户经理共同制定代偿方案,报批后实施代偿。
四、风险预警及处置 3.代偿及追偿 ⑵制定追偿方案和追偿 担保公司代偿后,有关部门与客户经理应立即制订追偿方案,实施追偿。
五、金信担保公司保后管理三个阶段 金信担保公司的保后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提高的三个发展阶段。
五、金信担保公司保后管理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2001年——2004年) 金信公司创立之初,注册资本少、员工人数少、担保业务量少。这个阶段的担保业务重保前调查、轻保后管理,保前调查代替了担保业务的全过程。担保业务出现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时,公司被迫代偿,然后再对被担保人采取追偿措施。担保公司代偿和追偿都处于被动局面。
五、金信担保公司保后管理三个阶段 2.发展阶段(2005年——2009年) 从2005年开始,公司借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经验,制订了担保业务管理制度,设立了风险管理部。这个阶段保后管理有制度,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实施保后检查,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商讨化解,变被动为主动。少数反担保设置有瑕疵的,公司直接派员工驻企监管,直至解除担保责任。
五、金信担保公司保后管理三个阶段 3.完善提高阶段(2010年——2011年) 从2009年开始,为解决担保业务调查与风险管理脱节,减少重复劳动。公司以推行担保业务客户经理负责制为切入点,实行流程再造,制订了保后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指引,规范保后管理行为。保后检查、风险预警由客户经理负责,代偿后的追偿由风险部负责,客户经理配合。
六、保后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1、保后管理,是担保业务的重要环节。信贷担保业务,是全部流程紧密连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管理中,保后管理是确保解除担保责任并实现预期效益的重要环节。做好保后管理,既能查找在保业务存在的风险隐患,又能验证保前调查、保中审查存在的薄弱环节,还能为今后续保业务的贷前调查提供信息资料。
六、保后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2、保后管理,要坚持“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理念。保后管理包括保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化解和处置等,整个过程是追求防范担保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助推被保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三方共赢。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银、保、企三方真诚合作,共同努力。
六、保后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3、保后管理,要坚持规范化、常态化。保后管理是整个担保业务管理战线最长的阶段,每个时点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风险,因此,要加强不间断的常规化管理。发现预警信号及时沟通化解,决不能贻误时机。
六、保后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4、保后管理,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求实创新。担保业务保后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主要是借鉴银行的贷后管理经验,但是不照搬银行的贷后管理方法。我们在实践中借鉴银行贷后管理的风险理念和管理流程,结合本地中小企业和工商户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风险理念,即:了解客户,了解市场,合规经营,抓住关键。
谢谢聆听! 联系电话:0564-8668047 邮 箱:ahsclls@163.com 公司网址:http://ahji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