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636 Views
課前預習 題解 認識作者 趣聞軼事 1 2 3 4 5 6 課文講讀 課文欣賞 形式探究 結構表 語文補給站 臺灣文學淺說 問題討論 1 2 3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三、除了作者自己和孩子,這首詩裡還提到誰?. 二、作者用什麼玩具來比喻自己?. 一、「你們熟睡的小臉」句中的「你們」是指誰?. 孩子的阿公和阿媽。. 陀螺。. 作者的孩子。. 本詩選自向孩子說。「負」是背上背著,「荷」是肩上扛著,「負荷」指身上所擔負的責任。詩題「負荷」指的是父親對子女的愛,是全詩的主旨,這「愛」的擔負雖然沉重,卻包含無限甜蜜。主題明確,比喻出色,值得細細品味。.
E N D
課前預習 題解 認識作者 趣聞軼事123456 課文講讀 課文欣賞 形式探究結構表 語文補給站臺灣文學淺說 問題討論123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三、除了作者自己和孩子,這首詩裡還提到誰?三、除了作者自己和孩子,這首詩裡還提到誰? 二、作者用什麼玩具來比喻自己? 一、「你們熟睡的小臉」句中的「你們」是指誰? 孩子的阿公和阿媽。 陀螺。 作者的孩子。
本詩選自向孩子說。「負」是背上背著,「荷」是肩上扛著,「負荷」指身上所擔負的責任。詩題「負荷」指的是父親對子女的愛,是全詩的主旨,這「愛」的擔負雖然沉重,卻包含無限甜蜜。主題明確,比喻出色,值得細細品味。本詩選自向孩子說。「負」是背上背著,「荷」是肩上扛著,「負荷」指身上所擔負的責任。詩題「負荷」指的是父親對子女的愛,是全詩的主旨,這「愛」的擔負雖然沉重,卻包含無限甜蜜。主題明確,比喻出色,值得細細品味。 ﹏﹏﹏﹏﹏
吳晟,本名吳勝雄,彰化縣人。民國三十三年生。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現已改制為屏東科技大學)畢業,曾任國中教師,現已退休,寫作之外,兼任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
「寫臺灣人、敘臺灣事、繪臺灣景、抒臺灣情」是吳晟的創作主張。他的作品都是從生活體驗中醞釀出來,情境動人,包含深刻的哲理。著有詩集吾鄉印象、向孩子說等,散文集農婦、店仔頭等。 ﹏﹏﹏﹏ ﹏﹏ ﹏﹏﹏﹏ ﹏﹏﹏
民國五十五年,吳晟的父親為了要替親友排解糾紛,下班之後沒有直接回家,結果發生車禍意外。吳晟在追憶父親的文章中,總是一再談到父親熱心助人的俠義性格。吳晟自己也繼承了這種急人之難的作風,從小就有同情弱者的正義感,對不平之事,總忍不住要挺身而出。民國五十五年,吳晟的父親為了要替親友排解糾紛,下班之後沒有直接回家,結果發生車禍意外。吳晟在追憶父親的文章中,總是一再談到父親熱心助人的俠義性格。吳晟自己也繼承了這種急人之難的作風,從小就有同情弱者的正義感,對不平之事,總忍不住要挺身而出。 趣聞軼事│早熟的反對派-1
就讀國小五年級時,正值國民黨的陳錫卿與黨外的石錫勳競選彰化縣縣長,陳氏擁有黨的支持,動員全縣的小學生為他助選,當時編有一首歌,為宣揚陳氏而唱。吳晟心中有莫名的不平,覺得這是強凌弱、大吃小的行為,很為石氏感到委屈。就讀國小五年級時,正值國民黨的陳錫卿與黨外的石錫勳競選彰化縣縣長,陳氏擁有黨的支持,動員全縣的小學生為他助選,當時編有一首歌,為宣揚陳氏而唱。吳晟心中有莫名的不平,覺得這是強凌弱、大吃小的行為,很為石氏感到委屈。 趣聞軼事│早熟的反對派-2
因此,基於義氣及孩子的天真,他竄改了陳氏的競選歌;在石錫勳的宣傳車來到時,又偕同夥伴燃放鞭炮為其助威,宣傳車中的石派人馬大為感動,緊抱雙拳,高聲謝道:「感謝囝仔兄!」從這件事已大略可見吳晟雖質性醇厚,沉默內斂,但在內心深處其實有浮動的熱情。因此,基於義氣及孩子的天真,他竄改了陳氏的競選歌;在石錫勳的宣傳車來到時,又偕同夥伴燃放鞭炮為其助威,宣傳車中的石派人馬大為感動,緊抱雙拳,高聲謝道:「感謝囝仔兄!」從這件事已大略可見吳晟雖質性醇厚,沉默內斂,但在內心深處其實有浮動的熱情。 趣聞軼事│早熟的反對派-3
吳晟的求學歷程堪稱坎坷多變。民國四十六年他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自國小畢業,保送北斗中學初中部,一個學期之後,轉入彰化中學初中部。因耽溺文藝閱讀及創作,成績不甚理想。遂在未拿到畢業證書,又不甘心留級的情況下,以同等學力考上八卦山上一所新設立的高中。吳晟的求學歷程堪稱坎坷多變。民國四十六年他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自國小畢業,保送北斗中學初中部,一個學期之後,轉入彰化中學初中部。因耽溺文藝閱讀及創作,成績不甚理想。遂在未拿到畢業證書,又不甘心留級的情況下,以同等學力考上八卦山上一所新設立的高中。 趣聞軼事│意外的求學歷程-1
就讀一學期後,在大哥鼓勵下,北上參加北市高中轉學考試,不中,補習半年,於一九六一年考入樹林高中。這段期間他常到牯嶺街、重慶南路以及詩人周夢蝶的書攤看書、買書,由此機緣,使來自濁水溪畔農村的青年與當時的時代思潮銜接了起來。就讀一學期後,在大哥鼓勵下,北上參加北市高中轉學考試,不中,補習半年,於一九六一年考入樹林高中。這段期間他常到牯嶺街、重慶南路以及詩人周夢蝶的書攤看書、買書,由此機緣,使來自濁水溪畔農村的青年與當時的時代思潮銜接了起來。 (以上兩則節錄自施懿琳 從隱抑到激越 論吳晟詩的政治關懷) ﹏﹏﹏﹏﹏﹏﹏﹏﹏ ﹏﹏﹏﹏ 趣聞軼事│意外的求學歷程-2 ﹏﹏﹏﹏﹏﹏﹏﹏﹏
吳晟說天下最反對他寫文章的人,大概莫過於他的母親了。母親反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吳晟通常只有在家人入睡後,才能靜下來看看書、寫寫字,稍一耽擱,就是深夜,隔天又要早起上班,母親擔心他會損害了健康。夜裡母親睡眠,稍有聲響即會驚醒,一醒,只要發現吳晟還在看書寫字,就會嚴厲的呵斥他去睡。 趣聞軼事│飯吃飽,眠睡足— 母親不是他的文學知音-1
母親甚至常向吳晟嘮叨:「住在鄉下,田裡的工作那麼多,就該早睡早起,打拚工作,安安分分過日子。你又不比別人有學問,跟人寫什麼文章。」吳晟有時應邀去演講,母親起初好言相勸:「有什麼好講呢?並不是非要你講不可,何必一定要去講?」母親甚至常向吳晟嘮叨:「住在鄉下,田裡的工作那麼多,就該早睡早起,打拚工作,安安分分過日子。你又不比別人有學問,跟人寫什麼文章。」吳晟有時應邀去演講,母親起初好言相勸:「有什麼好講呢?並不是非要你講不可,何必一定要去講?」 趣聞軼事│飯吃飽,眠睡足— 母親不是他的文學知音-2
後來甚至大為生氣說:「你以為只有你會講嗎?勸也勸不聽。比你會講、比你懂事的人多的是,只是別人不願講罷了!你還以為只有你會講呢。」後來甚至大為生氣說:「你以為只有你會講嗎?勸也勸不聽。比你會講、比你懂事的人多的是,只是別人不願講罷了!你還以為只有你會講呢。」 吳晟從母親平時一再的教訓中,感覺得出,母親擔心的不只是他的健康,還懷有深深的憂慮。知子莫若母,母親了解他個性坦直,怕他不夠聰明靈巧,會為了寫文章,發表意見,惹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母親的家訓是:飯吃飽,眠睡足,多工作,少說話。 (改寫自吳晟 農婦) 趣聞軼事│飯吃飽,眠睡足— 母親不是他的文學知音-3 ﹏﹏
吳晟教的是生物,有一次某位國文老師在段考過後因事請假,便委託吳晟代理批改考卷。其中有一道題目考的是某課課文的作者是誰,全班多數學生的答案是「蔣公」,其他少部分的答案則是「先總統 蔣公」,吳晟一律不給分數。吳晟教的是生物,有一次某位國文老師在段考過後因事請假,便委託吳晟代理批改考卷。其中有一道題目考的是某課課文的作者是誰,全班多數學生的答案是「蔣公」,其他少部分的答案則是「先總統 蔣公」,吳晟一律不給分數。 學生很不服氣,檢討考卷時抗議說: 「沒有錯啊!我們老師就是這樣教的。」 趣聞軼事│蔣公與吳公-1
吳晟耐性解釋:作者應該直接寫出名字,人家才能確定是誰,而「公」是通泛的尊稱,凡是上了年紀姓蔣的先生,都可以稱呼「蔣公」 ,並非專指某一人。他並且反問學生:「我也是課文負荷的作者,而我姓吳,如果這道題目改為負荷的作者是誰,你們的答案寫『吳公』對不對呢? 」全班譁笑不已。 (改寫自吳晟 無悔系列封建一文) ﹏﹏ 趣聞軼事│蔣公與吳公-2 ﹏﹏ ﹏﹏ ﹏﹏
吳晟返鄉教書,多數鄉下家長,教育水準普遍偏低,既要忙碌謀生,又不善教導子女,因此鄉間子弟課餘假日,除了幫忙農事,大部分大好青春,都荒廢在無謂的閒蕩嬉戲,或守在電視機前,任令低俗的電視節目,矇蔽正待開啟的心智,麻醉純真活潑的性靈,讀書風氣非常低落,實在可惜。吳晟返鄉教書,多數鄉下家長,教育水準普遍偏低,既要忙碌謀生,又不善教導子女,因此鄉間子弟課餘假日,除了幫忙農事,大部分大好青春,都荒廢在無謂的閒蕩嬉戲,或守在電視機前,任令低俗的電視節目,矇蔽正待開啟的心智,麻醉純真活潑的性靈,讀書風氣非常低落,實在可惜。 趣聞軼事│良師與惡犬-1
吳晟擔任導師的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優秀,因而他更加希望培養他們的讀書風氣,近乎嚴格要求他們夜晚少看電視多讀書。吳晟擔任導師的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優秀,因而他更加希望培養他們的讀書風氣,近乎嚴格要求他們夜晚少看電視多讀書。 不過,鄉間居民早起早睡,尤其是寒冷的冬夜。為了查看班上學生夜讀自修的情形,也為了鼓舞他們,吳晟經常在寂靜的夜晚,獨自騎著機車,騎過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去探訪學生。 趣聞軼事│良師與惡犬-2
當學生向他表露寒夜苦讀的寂寞,吳晟總是笑著安慰他們:「高尚人格的修養,高深知識的獲得,本就是寂寞的追求。」他並且告訴學生:「你們只要想想,我的書桌也亮著燈光在陪伴你們,大概就不會感到那樣寂寞了。」當學生向他表露寒夜苦讀的寂寞,吳晟總是笑著安慰他們:「高尚人格的修養,高深知識的獲得,本就是寂寞的追求。」他並且告訴學生:「你們只要想想,我的書桌也亮著燈光在陪伴你們,大概就不會感到那樣寂寞了。」 「其實我何嘗不了解他們的辛苦!」吳晟說:「獨自在深黑寂靜的夜晚,挨家挨戶訪問,還要閃躲群狗的追逐,又何嘗輕鬆。」(改寫自吳晟 無悔系列寂寞一文) 趣聞軼事│良師與惡犬-3 ﹏﹏﹏ ﹏﹏﹏
民國七十九年,吳晟親自陪大兒子參加臺中地區高中聯考。第一節國文考科結束的鐘響過了好一會兒,吳晟才看到兒子間雜在一大堆考生中,緩慢走下樓梯。吳晟迎上前去,端詳兒子的神色,看來頗為「正常」無「異樣」,心情放鬆不少。民國七十九年,吳晟親自陪大兒子參加臺中地區高中聯考。第一節國文考科結束的鐘響過了好一會兒,吳晟才看到兒子間雜在一大堆考生中,緩慢走下樓梯。吳晟迎上前去,端詳兒子的神色,看來頗為「正常」無「異樣」,心情放鬆不少。 吳晟隨口問兒子考得怎麼樣?兒子也隨口回答:「還好,沒怎麼樣。」 趣聞軼事│意外的父子相會-1
吳晟一面帶兒子走向休息區,一面和他討論考題。把飲料遞給兒子時,才猛然想起:作文之外,不是還有引導作文、短文寫作之類的考題嗎?兒子喝了一口飲料,笑了笑說:「有啦!是短文寫作。」吳晟一面帶兒子走向休息區,一面和他討論考題。把飲料遞給兒子時,才猛然想起:作文之外,不是還有引導作文、短文寫作之類的考題嗎?兒子喝了一口飲料,笑了笑說:「有啦!是短文寫作。」 吳晟接下去問他:「是什麼題目呢?」 兒子的嘴角這時漾開了更濃的笑意, 「喔!」了一聲望著吳晟說:「題目是寫出讀了負荷這首詩的感想。」 趣聞軼事│意外的父子相會-2
吳晟一聽大為驚愕,幾乎難以置信,拍了一下兒子的大腿說:「什麼?負荷不正是我寫的嗎?你怎麼不早說呢?」吳晟一聽大為驚愕,幾乎難以置信,拍了一下兒子的大腿說:「什麼?負荷不正是我寫的嗎?你怎麼不早說呢?」 兒子顯得有些訕訕然:「你又沒有問我,我忘了說。」 (改寫自瘂弦編散文的創造) ﹏﹏﹏﹏ 趣聞軼事│意外的父子相會-3 ﹏﹏﹏﹏﹏﹏﹏﹏
下班之後,便是黃昏了 偶爾也望一望絢麗(1)的晚霞 卻不再逗留 因為你們仰向阿爸的小臉 透露更多的期待
加班之後,便是深夜了 偶爾也望一望燦爛的星空 卻不再沉迷 因為你們熟睡的小臉 比星空更迷人
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 有如自你們手中使勁(2)拋出的陀螺(3) 繞著你們轉(4)呀轉 將阿爸激越(5)的豪情(6) 逐一(7)轉為綿長而細密的柔情
就像阿公和阿媽 為阿爸織就(8)了一生 綿長而細密的呵護(9) 孩子呀!阿爸也沒有任何怨言 只因這是生命中 最沉重 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光彩耀眼,非常美麗。絢,音ㄒㄩㄢ。 ˋ 注釋(1)絢麗
用力。 勁,音ㄐ一ㄥ,力氣。 注釋(2) 使勁 ˋ
音ㄊㄨㄛ ㄌㄨㄛ,玩具的一種,繞上細繩,急甩出去後,能在地上旋轉。 ˊ ˊ 注釋(3) 陀螺
音ㄓㄨㄢ,繞圈子。 ˋ 注釋(4) 轉
原指聲音高而響亮,這裡是指情感激昂豪邁。 注釋(5) 激越
豪放而不受拘束的性情。 注釋(6) 豪情
一個接著一個。 注釋(7) 逐一
編織完成。就,成。 注釋(8) 織就
細心的保護。 注釋(9) 呵護
全詩分四節,前兩節文字類似,看似重複,其實是漸進加深,作者寫下班、加班之後,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使他逗留、讓他沉迷,因為家裡有孩子在期待父親的歸來,因為孩子在父親的心目中,比其他美好的事物更迷人。全詩分四節,前兩節文字類似,看似重複,其實是漸進加深,作者寫下班、加班之後,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使他逗留、讓他沉迷,因為家裡有孩子在期待父親的歸來,因為孩子在父親的心目中,比其他美好的事物更迷人。
第三節以「陀螺」比喻父親,用具體的形象來表明孩子已成為父親生活的中心,父親激越的「豪情」因此轉為綿長而細密的「柔情」,呵護著孩子,委婉表達甘願承擔負荷的強烈父愛,手法十分巧妙。第三節以「陀螺」比喻父親,用具體的形象來表明孩子已成為父親生活的中心,父親激越的「豪情」因此轉為綿長而細密的「柔情」,呵護著孩子,委婉表達甘願承擔負荷的強烈父愛,手法十分巧妙。
末節則點出這樣的愛,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並以「就像阿公和阿媽/為阿爸織就了一生/綿長而細密的呵護」表達這樣的愛是代代相承的。末節則點出這樣的愛,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並以「就像阿公和阿媽/為阿爸織就了一生/綿長而細密的呵護」表達這樣的愛是代代相承的。 整首詩用樸實的語言來抒發父親對兒女的深情,彷彿是一則愛的宣言,也像是作者給兒女的愛的承諾,表現得既溫柔,又堅定。
負荷 加班之後不再沉迷,因為孩子熟睡的臉更迷人 下班之後不再逗留,因為家裡有孩子在期待 每日上下班,如陀螺繞著孩子轉,把豪情轉成柔情 就像阿公和阿媽 這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臺灣文學是有關臺灣本地文學作品的總稱。只要作家的作品能真誠反映臺灣人民生活的歷史與現實,都可算是臺灣文學。其特性如下:臺灣文學是有關臺灣本地文學作品的總稱。只要作家的作品能真誠反映臺灣人民生活的歷史與現實,都可算是臺灣文學。其特性如下: (一)語文——主要以漢文寫作;除此之外,也可見閩南語、客家語和原住民語言等。 (二)題材——以臺灣這塊土地的人事物作為寫作的材料。 臺灣文學淺說
一、每日每日上下班的阿爸,有如自孩子手中使勁拋出的陀螺——請說說你對「陀螺」這個比喻的看法。 打陀螺,作者用這個深具童趣且貼切傳神的譬喻,來刻畫父子之間親情的牽繫,孩子把陀螺使勁拋出,它便繞著孩子轉啊轉,這是以具體的形象來說明孩子已成為父親生活的中心,這一「轉」,阿爸激越的豪情就化為綿長而細密的柔情,曾經豪情無限的爸爸,現在卻因為孩子而變得戀家顧家了。「陀螺」這個比喻既親切又淺顯,真是令人讚賞。
二、所謂「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指什麼?作者為什麼這樣說?二、所謂「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指什麼?作者為什麼這樣說? 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為什麼說是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呢?這在前面三節已有了伏筆,如下班很晚,還要加班到深夜;生活忙得如陀螺一樣旋轉不停;呵護兒女是要用一生的時光;這都顯示了負荷的沉重。而小臉的期待、迷人以及生命的傳承,卻是最甜蜜的。
三、本詩第一、二節在內容和形式上很接近,是不是可以刪去其中一節?請說明你的想法。三、本詩第一、二節在內容和形式上很接近,是不是可以刪去其中一節?請說明你的想法。 不應刪去。因為就形式而言,第二節是第一節的重複,但是在情感上則有了進一步的蘊蓄累積。有第二節以重複的手法來培勁蓄勢,第三節情感上由激越豪放而綿密溫柔的轉變才顯得順適而自然。就內容來看,從第一節「下班之後,便是黃昏」到第二節「加班之後,便是深夜」,以及從「不再逗留」到「不再沉迷」,從「更多的期待」到「比星空更迷人」,在立意上都有漸進層遞的作用。
堤上 選自吳晟詩選一九六三│一九九九 吳晟洪範書店民國八十九年 不驚田水冷霜霜 選自農婦 吳晟洪範書店民國七十一年 阿爹的飯包 選自向陽詩選一九七四│一九九六向陽洪範書店民國八十八年 吳晟詩選一九六三│一九九九 吳晟洪範書店民國八十九年 ﹏﹏﹏ ﹏﹏﹏﹏﹏﹏﹏﹏﹏﹏﹏﹏ ﹏﹏﹏﹏﹏ ﹏﹏ ﹏﹏﹏﹏﹏ ﹏﹏﹏﹏﹏﹏ ﹏﹏﹏﹏﹏﹏﹏﹏﹏ ﹏﹏﹏﹏﹏﹏ ﹏﹏
一、詞性練習:一個詞語的詞性並非固定不變的,例如:「因為你們仰向阿爸的小臉/透露更多的期待」,句中的「期待」,原本當「動詞」,這裡當「名詞」用。請判斷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前後詞性不同,並在( )中打ˇ。一、詞性練習:一個詞語的詞性並非固定不變的,例如:「因為你們仰向阿爸的小臉/透露更多的期待」,句中的「期待」,原本當「動詞」,這裡當「名詞」用。請判斷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前後詞性不同,並在( )中打ˇ。 ()1.她以為買了「奢侈」品就能贏得尊重,但其實,「奢侈」只讓人對她更加不屑。 ()2.你的「解說」和他的「解說」不同,我實在不曉得該聽誰的。 ˇ
()3.他老是喜歡「批評」別人,卻不喜歡接受別人的「批評」。()3.他老是喜歡「批評」別人,卻不喜歡接受別人的「批評」。 ()4.「規畫」一次環球旅遊,一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規畫」。 ()5.身為一名廚師,最大的「滿足」,就是看到顧客臉上「滿足」的表情。 ()6.「負擔」全家的生計,對我而言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ˇ ˇ ˇ ˇ
二、詞語運用:有些詞語,語序改變,意思就會跟著改變。如:「黃昏」和「昏黃」,前者是指「太陽將落,天快要黑的時候」,後者則是形容「光線不明亮」。請根據句意,從提示中選擇適當的詞語填入( )中。二、詞語運用:有些詞語,語序改變,意思就會跟著改變。如:「黃昏」和「昏黃」,前者是指「太陽將落,天快要黑的時候」,後者則是形容「光線不明亮」。請根據句意,從提示中選擇適當的詞語填入( )中。 願意—意願 私自—自私白雪—雪白 生產—產生現實—實現 開放—放開
1.不從事( ),就會( )經濟不景氣的後果。1.不從事( ),就會( )經濟不景氣的後果。 2.他( )把班上的公用字典帶回家使用,真是( )。 3.( )紛紛,瞬間將大地染成一片( )。 4.我非常( )與她同行,但必須先徵詢她的( )。 5.花季一到,陽明山上百花( ),許多人都( )手邊的工作,上山賞花。 6.只要努力不懈突破( )的困境,必能( )我們的理想。 白雪 開放 私自 雪白 願意 生產 實現 意願 自私 現實 放開 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