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08 Views
我省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历史回顾. 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 三. 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 我省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历史回顾. 一. (一)主要成效. (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效. 一是培养体系基本健全. (一)主要成效.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制教育. 社会化培训. 在校生规模达 28 万 人 技师班、高级技工班占比例 37.3%. 年均达 40 万 人. 毕业生累计达 200 多万 人. 社会培训累计近 700 万 人次. (一)主要成效. 三是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E N D
我省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历史回顾 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 三 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
我省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历史回顾 一 (一)主要成效 (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效 一是培养体系基本健全
(一)主要成效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制教育 社会化培训 在校生规模达28万人 技师班、高级技工班占比例37.3% 年均达40万人 毕业生累计达200多万人 社会培训累计近700万人次
(一)主要成效 三是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 合格率:毕业生中级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高级工95%,技师(预备技师)70%以上 • 就业率: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 满意度:企业和社会满意度80%以上 • 技能竞赛:2010年、2012年,我省参加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获得团体总分全国第一;以技工院校师生为主体参加全国第四届、第五届数控技能大赛,获六个第一名,二十二名选手进入前五名,唱响全省技工院校的质量品牌。
(一)主要成效 四是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加大了对技工院校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 • 公共实训基地,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 • 11所技工院校创建为国家中职示范学校,25所技工院校建成国家、 • 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安排了专项拨款。 • 56所技工院校建成省紧缺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农民工培训基地。 • 形成了一批占地面积300亩以上、固定资产5亿元以上,规模7000人 • 以上的技工教育“航空母舰”。
(一)主要成效 五是师资结构得到改善 • 专兼职教师总数达1.65万人,其中专职教师1.3万人,实习指导教师占比32%,一体化教师占比38%,师生比为1:22。 • 在全国率先开评教授级高级讲师,共评出教授级高讲103人,高级讲师2269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477人,具有高讲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职教师比22.1%。 • 实施“百千万师资培养工程”,三年内仅省厅组织出国、省内外师资培训达1256人。
(二)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服务发展,才能有为有位 ----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始终围绕党和政府 的中心工作,发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人力资源配置“转换器”的重要作用。 ----学校自身得到了长足发展,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高。
(二)基本经验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内生活力 • 改革办学模式 • 改革教学模式 • 向多层次多功能办学转变
(二)基本经验 三是坚持特色办学,注重内涵质量 坚持特色办学 注重内涵质量 突出技能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坚持以能力为本,注重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一)新 机 遇 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 (二)新 挑 战 (三)新 目 标
(一)新机遇 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组织保证。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视察广东珠海高级技工学校
(一)新机遇 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2010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同志专题研讨班总结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研究制定支持技工院校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和公共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
2010年3月,李克强总理考察新疆化工技师培训学院实训基地,对学校开展订单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张德江委员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前,张德江委员长接见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2012年举办的第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开幕式上,罗志军书记致贺信,李学勇省长讲话中指出:高技能人才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力量,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鲜明导向,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造伟大、人才可贵的时代新风,大力铸造高技能人才高地”。2012年举办的第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开幕式上,罗志军书记致贺信,李学勇省长讲话中指出:高技能人才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力量,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鲜明导向,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造伟大、人才可贵的时代新风,大力铸造高技能人才高地”。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 (国发[2010]36号) 《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 人社部[2010]57 号 对加强职业培训、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和高技 能人才队伍建设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 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高级技师培训项目 重点培养 50万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高级技师(每年5万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120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100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党中央、国务院、人社部有关高技能人才主要文件政策 • 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 •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 •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2010]57 号) • 2011年,中组部、人社部《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4号)
省委、省政府、人社厅出台有关高技能人才主要文件政策省委、省政府、人社厅出台有关高技能人才主要文件政策 • 200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办发[2004]28号 • 2006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06〕27号 • 2010年,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2011年,省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1]110 号 • 2009年,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对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重点技工院校给予贷款贴息的意见》和《关于实施政府购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的通知》 • 2010年,《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人才工作实施意见》苏人社发[2010]5号 • 2011年,《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教学管理规范评估的通知》苏人社函[2011]245号 • 2012年,省四厅委下发了《江苏省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苏财规〔2012〕36号等
(一)新机遇 二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促进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系统的尖端化、集成化和信息化,加上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以及产品周期的日益缩短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成为赢利模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企业急需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高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一)新机遇 三是推动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更高质量的就业就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 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 和谐的劳动关系等。 ■技工院校作为面向各类劳动者职业培训的重要 载体,在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任务中,也为 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新挑战 一是高技能人才结构和布局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显突出。 二是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还未得到根本扭转,教育 培养结构矛盾 依然突出。 三是技能人才开发培养投入严重不足与经济待遇偏低的 双重困境,阻碍了技工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通道。
(三)新目标 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80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6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2% 人才规模和比例 全省建成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0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00个、重点产业专项实训基地60个、企业实训基地500个,创建示范专业100个、精品课程400个 基础能力建设 培养100名教学名师、1000名专业带头人、10000名一体化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政策环境 培养模式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三 (一)明确现代技工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定位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三)强化技工院校内涵建设 (四)创新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
(一)明确现代技工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定位 首先,是办学理念上的转型 ◆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就业为办学宗旨。 ◆ 不仅要满足产业、企业对技能劳动者的需要,还要满足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明确现代技工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定位 其次,是培养目标上的转型 ◆ 树立能力本位的主导思想和教育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 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普遍认同的方向。 ◆ 对新型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既需要具有胜任具体工作 岗位的能力,又具有一定适应工作性质或情境变迁的能 力,同时,职业素质被提到了第一位,这也是人的全面 发展的要求。 ◆ 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 力上。
(一)明确现代技工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定位 对人的能力的新认识 (1)关于“技能”的认识 • 技能是活的技术 • 技能是人的一种行为表现 • 技术是可以外化或物化的,而技能却与人同在 • 技能的养成对人的先天个体条件有较强的选择性 • 技能是带体温的技术
(一)明确现代技工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定位 对人的能力的新认识 对技工教育和培训的新解读 第一,要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学习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 第二,要以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第三,要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
(一)明确现代技工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定位 对人的能力的新认识 (2)关于新的能力观 既要处理人机关系,更要处理人际关系 既要硬技术,更要支持硬技术的软技术 既要岗位的技能,也要通用的行业技能 既要适应今天的工作,也要为明天准备 新能力观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方针 构建新型的终身职业能力教育体系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1、坚持多元化办学之路。 一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二是办学层次多元化 三是培养对象多元化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2、深入实施校企合作。 一是要加快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 二是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三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和组织管理。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3、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教育的要义是课程,课程是教育和学习活动的总和。 • 课程体现教学的战略 • 课程反应教学的方法 • 课程表示教学的过程 • 课程决定教学的成果 课程制胜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以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职业活动、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实现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 课程涵义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 • 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确定课程设置 •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 •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模块教学 一体化教学改革 基本原则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 一体化教学标准 • 一体化课程教材 • 一体化教学场地 • 一体化师资队伍 一体化教学 改 革 内 容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 体验式课堂教学 • 情景化专业训练 • 岗位性人才培养 一体化教学改革 核心理念 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在进行一场真正的“教学革命”,促进技工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体现了技工教育的职业性、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 结 论
(二)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 技工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4、加强国际化合作办学。 鼓励技工院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与海外知名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大型企业合作办学,引进培训认证项目和教学资源,开展师资培训交流,互派学生研修等多种形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经验、办学理念,促进管理方式、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提升技工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强化技工院校内涵建设 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 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 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 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 内涵发展 近年来,我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内涵建设的制度性文件,推动技工院校内涵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强化技工院校内涵建设 下一步,应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优化专业结构 4、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四)创新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 1、营造有利于技能成才的政策与环境 一是构建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完善从初级工到技师纵向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学制教育链,全面启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职业技术教育一贯制培养模式。 二是落实高技能人才有关政策待遇。 三是加大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
(四)创新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 2、完善技工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一是用好职业培训补贴资金政策。 二是进一步用好政府购买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公共实训基地等重大经费支持政策。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等专项资金投入,并争取地方财政给予配套资金,提高学校硬实力。 四是落实免学费政策、学生资助政策以及生均经费财政拨款等政策。 五是争取教育费附加和职工教育经费统筹部分用于技工院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平等政策。
(四)创新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 3、完善校企合作激励政策 省政府110号文件除上述安排财政资金用于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外,还规定企业以委托培养等形式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并达到规定培训和录用人数的,返还当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政府统筹部分。 省厅正在制定的《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鼓励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相关政策。
(四)创新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 4、建立技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 建立以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就业质量为导 向,符合技工教育规律和特点的评价和管理制度。 ◆ 在评价内容上,更加注重办学质量与效益。 ◆ 在评价方法上,更加注重定量分析和过程性评价。 ◆ 在评价途径上,更加注重社会和企业评价,将毕业生就业 质量、企业满意率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