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Chapter 23 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Chapter 23 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國民所得之衡量. 前言. 當你大學畢業後找工作 , 會 發現找到工作是否容易 , 薪水的高低等就業條件 , 與當時整體的經濟條件有密切的關係 。 若適逢 企業 擴大生產規模 , 則 工作 機會多且 待遇 高 。 反之 , 企業縮減生產規模 , 則工作難尋且待遇差。 因為整體經濟條件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很大 , 所以相關資訊媒體經常報導。. 前言. 因為整體經濟條件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很大 , 所以相關資訊媒體經常報導。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apter 23 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23 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國民所得之衡量

  2. 前言 • 當你大學畢業後找工作,會發現找到工作是否容易,薪水的高低等就業條件,與當時整體的經濟條件有密切的關係。 • 若適逢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則工作機會多且待遇高。 • 反之,企業縮減生產規模,則工作難尋且待遇差。 • 因為整體經濟條件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很大,所以相關資訊媒體經常報導。

  3. 前言 • 因為整體經濟條件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很大,所以相關資訊媒體經常報導。 • 例如國民所得、通貨膨脹率、失業率、經濟成長率、貿易順差、貨幣供給增加率等等名詞,經常會在媒體上被提及。 • 這些都是所謂的「總體經濟統計值」。 • 之前討論的是屬於個體經濟學,現在開始討論總體經濟學。

  4. 前言 • 總體經濟學以整個經濟體系為研究對象。 • 例如總體經濟學常常問及的問題是: • 為何不同國家之間彼此的平均國民所得差異很大? • 為何一個經濟體系有時候經濟成長快有時卻緩慢? • 政府可否影響整體經濟(失業率、通貨膨脹、經濟成長)?

  5. 前言 • 本章與下一章介紹一些重要的總體經濟變數,本章分析焦點在於: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簡稱 GDP),這是最重要的衡量總體經濟表現與社會利益的指標。

  6. 前言 •  本章討論的主題: 1 一個經濟體系的所得與支出 2GDP 的定義與說明 3 GDP 的組成(計算) 4 實質與名目GDP 5 GDP 與社會利益

  7. 一個經濟體系的所得與支出 • 一個人所得愈高,容易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衣食住行各方面使用品質較高數量較多。 • 同理,一個國家經濟表現好壞,可以由人們所得高低來判定 ,這就是GDP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如何衡量人們所得水準是重要的經濟學課題。

  8. 一個經濟體系的所得與支出 • 就一個經濟體系整體而言,支出恆等於收入,所以衡量國民所得可由支出面來測量。說明圖1。

  9. 國內生產毛額的定義與說明 • GDP:一國之境內,在一段期間,所生產供最終用途之商品與勞務之市場價值之總合。 • 一國之領土內:不論本國或外國人所從事之經濟活動成果。 • 一段期間:通常指一年。 • 供最終用途:中間財之交易不列入,二手貨之交易不列入,避免重複計算。

  10. 國內生產毛額的定義與說明 • 市場價值之總合:不同商品換算成相同計算單位,價值評定之依據以市場成交價最為客觀。未經過市場交易者不列入計算。 • 國民生產毛額(GNP): 一國之國民,在一段期間,所生產供最終用途之商品與勞務之市場價值之總合。一國之國民:不論在本國內或國外所從事之經濟活動成果。

  11. GDP 的組成

  12. GDP 的組成

  13. GDP 的組成 • 家計部門的消費:指家計部門對商品與勞務的支出,包刮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自有住宅租金之設算)等支出,但買新建的房屋不算而是並入投資。 • 投資:指廠商購買新的廠房設備等,也包刮家計部門購買新建的房屋。 • 總體經濟學所稱之投資,與個人理財所稱的投資意義不同。

  14. GDP 的組成 • 政府的消費性支出:各級政府對商品與勞務之採購,包刮公務人員的薪資、公共事務的支出等,但政府對個人的移轉性支付不列入計算。 • 淨出口:出口減進口 • 淨出口大於零則貿易順差、貿易盈餘, • 淨出口小於零則貿易逆差、貿易赤字。 • GDP 四個組成項目中,以C所占之比重最高。

  15. 個案研究

  16. 個案研究

  17. 實質與名目GDP • 名目GDP (nominal GDP) 是以當期價格計算商品與服務的價值。 • 名目GDP改變可能是:生產量改變或價格改變或兩者都改變了, • 為了把價格改變的影響去除,以利進行不同時期的生產水準的比較,必須採用實質GDP。

  18. 實質與名目GDP • 實質GDP (real GDP)是以固定價格計算商品與服務的價值。 • 如果要精確的比較不同時期經濟表現的好壞,必須將名目GDP 以 GDP平減指數轉化成實質GDP。 • 以下舉例說明之:

  19. 一個數據例子

  20. 一個數據例子

  21. 一個數據例子

  22. 一個數據例子

  23. GDP平減指數 • GDP平減指數 :一種物價水準的衡量指標,計算成名目 GDP 除以實質GDP 再乘以 100。 • 由名目GDP和實質GDP這兩個統計數據可以計算GDP平減指數, GDP平減指數的高低是反應商品與服務的價格的變化而非生產數量。

  24. GDP平減指數

  25. 個案研究:實質GDP的歷史資料

  26. 個案研究:實質GDP的歷史資料 • 美國2009年的實質GDP約為1965年的4倍,美國這段期間經濟成長率每年平均值為3%。 • 實質GDP並非穩定地成長。實質GDP的向上趨勢偶爾會因經濟衰退,即實質GDP下降的現象。當一國經濟衰退時,不單所得會減少,且會發生失業率上升、利潤下降、破產增加等經濟困境。

  27. 個案研究:實質GDP的歷史資料

  28. 個案研究:實質GDP的歷史資料 • 台灣2009年的實質GDP約為1965年的20倍,這段期間平均每年約成長7.04 。 • 在1960至2000年這段期間,台灣平均每人實質GDP的年平均成長率是全世界最高的。 • 但台灣的實質GDP也在2001年與2009年發生二次的負成長。

  29. GDP 與社會利益 • GDP 被視為是衡量社會經濟福利的單一最佳指標 ,平均每人 GDP 顯示經濟體系中平均每人的支出和所得,GDP上升可以讓人們過更好的生活 。 • GDP 並非是衡量快樂和生活水準的完美指標,某些有益於福利的事物並沒有包括在GDP之中,

  30. GDP 與社會利益 • GDP的缺陷有: • 它沒有衡量休閒的價值。 • 它沒有衡量乾淨的環境。 • 它沒有衡量大部分在市場以外的活動, 比如說父母和孩子一起享用的時間, 或義工活動。

  31. GDP 與社會利益

  32. GDP 與社會利益 • 富有的國家,人們的平均壽命很高,且幾乎都識字,網際網路普遍; • 在窮國,平均壽命低,識字人口比例低,且人們幾乎不使用網際網路

  33. GDP 與社會利益 • 其他與生活品質的指標亦然,平均每人GDP較低的國家 • 新生兒的出生體重較低,嬰兒死亡率、母親分娩死亡率與孩童營養不良的比率較高,且比較無法取得乾淨的飲水。 • 學齡兒童實際入學的比率與師生比也較低,家庭擁有電視機與電話以及有電可用的比率不高。 • 國際間的資料對比顯示,一國的平均每人GDP與其人民的生活水準密切相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