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64 Views
实验 18 正交设计法制备香豆素. 实验目的. 1 .学习香豆素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正交设计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实验原理. 实验设计与方案. 本实验固定水杨醛和催化剂的用量,考察水杨醛与醋酸酐的摩尔比、不同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4 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每个因素取 3 个水平. 表 5-1 正交实验因子水平表.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三口瓶、水蒸气发生器、克氏蒸馏头、 120° 弯管、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接收管、烧杯、抽滤瓶、布氏漏斗、热水漏斗、普通漏斗、显微熔点测定仪.
E N D
实验目的 1.学习香豆素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掌握正交设计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实验设计与方案 本实验固定水杨醛和催化剂的用量,考察水杨醛与醋酸酐的摩尔比、不同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 表5-1 正交实验因子水平表
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三口瓶、水蒸气发生器、克氏蒸馏头、120°弯管、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接收管、烧杯、抽滤瓶、布氏漏斗、热水漏斗、普通漏斗、显微熔点测定仪
2.试剂 水杨醛,分子量112.12,无色或深红色油状液体,有苦杏仁气味,d4201.167,熔点-7℃,沸点196.5℃,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中; 三乙胺,分子量101.19,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n D201.4010,d4200.7275,沸点88.8℃,能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溶液呈碱性;醋酸酐、醋酸钾、碳酸钾、碳酸氢钠、三氯化铁
实验步骤 1.制备 在装有回流装置的50 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固定量的水杨醛、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和设计量醋酸酐,加入沸石,按正交设计表(表5-2)在设计温度下加热,反应设定的时间。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转入盛有20 mL水的250 mL三口烧瓶中,用少量热水冲洗反应瓶,以使反应物全部转入三口烧瓶中。进行水蒸气蒸馏,蒸去未反应的水杨醛,至馏出液澄清透明时,再蒸馏一段时间,间或取馏出液试样,用几滴稀FeCl3溶液检验,至无显色反应,停止蒸馏。 稍冷后,在充分搅拌下,慢慢加入碳酸氢钠粉末,至溶液呈弱碱性(pH=8),将烧瓶置冰水浴中,使晶体析出。
2.提纯 香豆素粗品用水重结晶:粗品1 g加水200 mL,煮沸15 min。稍冷,若有色加入适量活性炭,再煮沸3 min,趁热过滤(图1-11A)。将滤液转至烧杯中,加热浓缩至溶液体积约80 mL左右。待溶液稍冷却后,将烧杯置入冰浴之中,使香豆素晶体析出,抽滤,收集固体产品,干燥,称重,回收。
3.表征 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与文献值比较。与文献值比较。用IR及1HNMR进行表征,并与标准谱图进行比较分析。 香豆素为白色晶体,有香味,熔点68~69℃。
六、注意事项 1.醋酸酐遇水分解,本实验所需仪器一定要干燥。 2.三乙胺、碳酸钾、醋酸钾在使用前一定进行干燥处理。三乙胺有毒,取用时要小心。 3.如果一次实验未完成,可中途停止加热。但是当重新加热时,应补加新沸石。 4.酚类化合物可以与FeCl3溶液形成显色配合物,可用来检验水杨醛是否完全蒸出。 5.如果没有结晶析出,可投入几粒香豆素晶种,或用玻璃棒摩擦烧瓶壁以诱使结晶析出。 6.加活性炭脱色时,液体稍冷后再加,以防液体暴沸溢出。
七、问题与讨论 1.本实验有何副反应,如何分离副产物? 2.水蒸气蒸馏过程依据什么原理来确定蒸馏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