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40 Views
构筑核心价值 建设文化强国. ——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嘉定一中中心组学习 ( 2011 年 10 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于 10 月 15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 1 、听取讨论政治局工作报告,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2 、全会审议通过了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3 、全会决定党的十八大于 2012 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全会三大亮点. ●第一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奋斗目标
E N D
构筑核心价值 建设文化强国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嘉定一中中心组学习 (2011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1、听取讨论政治局工作报告,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1、听取讨论政治局工作报告,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2、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全会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全会三大亮点 ●第一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奋斗目标 ●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的具体要求
决定和公报阐述的主要精神 • 背景:从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之后,在党的全会上再次又是 完整提出把“文化”作为主题。 • 用“四个者”:党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创导者和发展者。 • “三个新”: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新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来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 在当前改革攻坚时间,文化成为“四个越来越”: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综合国力竞争、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热切愿望。 • 用“24个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配套提出24个字(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到“2个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到“2个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 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 实现文化建设“2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 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四个目的”: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四点”目标 •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 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 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 弘扬中华文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 “五个愿景” 1、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2、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发展; 3、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5、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目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2、适应人民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3、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4、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5、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 6、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为实现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5个坚持”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3、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 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 具体要求-- • 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 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 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 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重要意义 ------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 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 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文化 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 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国内外舆论关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情况 1、国内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 公报的字里行间体现出对文化创新创造的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相关概念虽不是第一 次出现,但表达更准确。又如公报提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意味着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 将更加重视市场和企业发挥作用,机制更加灵活。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 杨金海: 中共对文化体制改革所做的又一次国家层面重要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共对文 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意味着中国强化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自 我意识,理清了以经济强国推动成为文化强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的思路。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 从公报内容分析,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提供思想支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强调文化发展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
2、国际 1)美联社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有关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公报。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 的重要因素。 2)英国广播公司说,全会的重点是讨论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3)法新社报道称,此次会议上中国领导人通过了纲领性文件,希望借此维护 国家 “文化安全”,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中国正努力培养公民高度的文化 自觉和文化自信。 4)日本主要媒体纷纷报道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构筑“文化强国”的 重要决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在培育文 化产业的同时,把扩大国际影响力、构建“文化强国”明确定位为国家战略。 中国提升软实力的目的在于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增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 理解,进而提升中国形象。
中央领导有关学习要求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强调: (1)推动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需要广泛深入、扎实有效的宣传动员。 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报道全会精神,集中开展面向干部群众 的宣讲活动,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解读,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 (2)全面把握全会基本精神,大力宣传阐释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机遇挑战。 宣传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 宣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和基本要求; 宣传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3)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大文化改革发展推进力度。 要坚持求真务实,抓实抓细抓具体,把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 的工作措施,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对确定的目标 咬住不放,对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
2、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 “九个要” • 一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 体系建设,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情教育;广泛开展民族 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法制宣传教育。 • 三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 社会科学;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四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发现,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 中的基础性作用。 • 五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 六要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鼓励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学生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 群众文化活动。 • 七要鼓励教育系统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加快改革,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打造国际一流媒体。 • 八要促进高校参与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孔子学院建设,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 成果和文化精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 • 九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