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3 Views
新闻采写基础. 曹立新 2009/09. 第一章 导论:目标与方法. 课程目标:学什么? 新闻学科构成:新闻学概论 —— 理论新闻学;新闻史 —— 历史新闻学;新闻业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 —— 应用新闻学 新闻采写属于应用新闻学. 何谓新闻采写?. 新闻采写 = 新闻 + 采访 + 写作 三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怎样采访?如何写作?. 问题一:什么是新闻?. 重要性(新闻学的中心问题,甚至是惟一真正的问题) 长期性(从学校到实践,从选题到采写到编辑 —— 新闻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 复杂性(因时因地因媒体而异)
E N D
新闻采写基础 曹立新 2009/09
第一章 导论:目标与方法 • 课程目标:学什么? • 新闻学科构成:新闻学概论——理论新闻学;新闻史——历史新闻学;新闻业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应用新闻学 • 新闻采写属于应用新闻学
何谓新闻采写? • 新闻采写=新闻+采访+写作 • 三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怎样采访?如何写作?
问题一:什么是新闻? • 重要性(新闻学的中心问题,甚至是惟一真正的问题) • 长期性(从学校到实践,从选题到采写到编辑——新闻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 • 复杂性(因时因地因媒体而异) • 以国内外主流媒体关于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为例
南方周末:献礼国庆 • http://www.infzm.com/content/35175/0 • 国庆60周年,北京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壮观的大阅兵,规模最大的晚会。而在这背后,还有很多特别的“阅兵”殊难统计:在同一天,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有多少场晚会在上演,有多少部献礼影视剧在播放,有多少条公路被开通,多少座大桥被宣布竣工……围绕着60周年国庆,举国献礼,它们不仅仅是情感的呈现,也是现实态度的一种表达,亦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三联生活周刊:百年中国读本 • http://www.lifeweek.com.cn/iRelease/jsp/other/IssueView.jsp?issueid=546 • 从100年前开始的对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再造,伴随着每一代人对一个新的国家的梦想和对中华文明的自省。展开贯穿其中的历史文本,中西古今的种种思想资源和复杂的情感体验在其间“错综交织、融会冲突”着,却也向我们显示出一种超越个人的历史境况和社会选择的推动力。
中国新闻周刊:开放中国 •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9-23/1881963.shtml • 罗湖海关最初开放的国门,新中国第一版简陋的护照,还有那些走进来、走出去的人们……60年开放与变化
国庆60年外国记者最关注什么? 【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35156
阅兵 • 德国《世界报》:该报将高度关注中国国庆阅兵展示的武器,尤其是关注中国参加检阅的海、空军和导弹部队的武器(因为根据这些武器可以分析出,今天的中国究竟确立了一种什么样的国防战略?是全球进取型的还是仍然是国土防御型的?) •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重点:中国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上,比如朝鲜和缅甸问题。
民族问题 • 《读卖新闻》:中国民族问题的系列报道 • 《朝日新闻》:为中国国庆开辟三个专题中,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与少数民族” 。
社会分化 • 《朝日新闻》:三个专题中另两个是“共产党与城市”、“共产党与农村”,专门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分化和贫富分化。(该报还将建国60年分为两个三十年,即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在社会分化和民族矛盾方面把两个三十年做对比。)
一样的国庆,不同的国庆报道 • 报道差异产生于不同的新闻观 • 新闻不是宣传 • 新闻不是公关 • 新闻作为政治信息
问题二:采访何为? • 采访就是寻找事实真相 • 真相不是谎言,是真实 • 真相不是片面,是全面 • 真相不是偏见,是客观
如何寻找真相? • 直面真相的勇气 • 科学调查的方法
问题三:如何写作? • 新闻写作就是讲述新闻故事 • 新闻与历史( history)
两个误区 • 记者当成律师,评判代替讲述 • 记者当成学者,成为故事的囚徒
小结 • 新闻采写就是发掘事实真相并将之故事化以利于传播的一种专业技能 •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学习新闻采写的专业能力、理解其职业伦理
专业能力 • 黄远生“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 “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
职业伦理 • 中国记者信条二.吾人深信:民權政治,務求貫徹。決為增進民智,培養民德,領導民意,發揚民氣而努力。維護新聞自由,善盡新聞責任,於國策作透徹之宣揚,為政府盡積極之言責。三.吾人深信:民生福利,急待促進。決深入民間,勤求民瘼,宣傳生產建設,發動社會服務。並使精神食糧,普及於農村、工廠、學校及邊疆一帶。四.吾人深信:新聞記述,正確第一。凡一字不真,一語失實,不問有意之造謠誇大,或無意之失檢致誤,均無可恕。明晰之觀察,迅速之報導,通俗簡明之敘述,均缺一不可。五.吾人深信:評論時事,公正第一。凡是是非非,善善惡惡,一本於善良純潔之動機、冷靜精密之思考、確鑿充分之證據而判定。忠恕寬厚,以與人為善:勇敢獨立,以堅守立場。六.吾人深信:副刊文藝、圖畫照片,應發揮健全之教育作用。提高讀者之藝術興趣,排除一切誨淫誨盜、驚世駭俗之讀材與淫靡頹廢、冷酷殘暴之作品。
方法一:案例讨论 • 报纸是记者的教科书:优秀媒体同类报道比较研究 • 经典作品分析(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奖获奖作品、中国新闻史上经典作品)
方法二:实务操作 • 新闻选题会 • 实地采访
新闻学生的“五个一工程” • 一本经典 • 一个楷模 • 一个媒介 • 一个专业 • 一个试验
参考书目 • 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 • 门彻尔:《新闻报道与写作》 • 卡罗尔﹒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 • 威廉﹒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更深入的学习:专家型记者 • 世上没有新鲜事,只有新记者。 • The wider the reporter`s knowledge base,the quicker the reporter can bring the story into focus.The more they know,the faster they can find the theme of the event._Melvin Mencher,《新闻报道与写作》
阅读与作业 • 邹韬奋:《世界各国财富的比较》(原载《生活》周刊1927年第2卷第48期 ) •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组织的“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 http://www.hougaige.com/w_view.asp?id=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