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老師 4970P005 黃鈺芳 4970P016 黃姵菁 4970P066 張嫚芩

水 母 萬 花 筒. 老師 4970P005 黃鈺芳 4970P016 黃姵菁 4970P066 張嫚芩. 大綱. 一、水母介紹 二、構造 三、 探討 四、覓食方式 五、繁殖方式 六、海洋分布 七、種類 八、參考文獻. 一、水母介紹.

cas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老師 4970P005 黃鈺芳 4970P016 黃姵菁 4970P066 張嫚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 母 萬 花 筒 老師 4970P005 黃鈺芳 4970P016 黃姵菁 4970P066 張嫚芩

  2. 大綱 • 一、水母介紹 • 二、構造 • 三、探討 • 四、覓食方式 • 五、繁殖方式 • 六、海洋分布 • 七、種類 • 八、參考文獻

  3. 一、水母介紹 • 水母是無脊椎動物,屬於腔腸動物門中的一員。腔腸門是動物中結構最簡單的一種,其中包括水母、海葵、珊瑚和水螅。水母早在六億五千萬年前就存在了,牠們的出現甚至比恐龍還早。水母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水母的觸手可以延伸約十米遠。 在分類上有些屬於水螅綱,有些屬於缽水母綱,其生活史中,幾乎所有種類都有兩型,即水螅型和水母型,並有兩型在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之間的世代交現象,而我們常見到的水母,即是有性的水母型。

  4. 二、構造

  5. 型態構造 水母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並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們在運動之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就好像一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遊。水母的傘狀體內有一種特別的腺,可以發出一氧化碳,使傘狀體膨脹。而當水母遇到敵害或者在遇到大風暴的時候,就會自動將氣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靜後,它只需幾分鐘就可以生產出氣體讓自己膨脹並漂浮起來。水母觸手中間的細柄上有一個小球,裡面有一粒小小的聽石,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氣磨擦而產生的次聲波衝擊聽石,刺激著周圍的神經感受器,使水母在風暴來臨之前的十幾個小時就能夠得到資訊,從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學家們曾經模擬水母的聲波發送器官做試驗,結果發現能在15小時之前測知海洋風暴的資訊。

  6. 身體構造 • 水母的身體有95%以上是水份,其他則是蛋白質和脂質所構成,所以水母的身體會呈現透明狀,就是因為身體內的水份之故。水母具有三胚層,最外是表皮層(epidermis),最內層則是胃皮層(gastrodermis),由胃皮層構成一簡單的體腔,只有一個開口,兼具口及排泄的功能,在表皮層及胃皮層之間的則是中膠層(mesoglea)

  7. 以缽水母為例,水母的身體有幾個構造:

  8. 三、水母之探討

  9. (一)水母發光的原因 • 櫛水母在海裡遊動,身體顯現著球形的藍光,後面的幾條長長觸手在閃耀著細長的光帶,隨著櫛水母遊動時的身體彎屈和擺動,光亮也是千姿百態,十分優美動人。原來水母的發光源與其它動物是不同的,其它動物大多是螢光素、螢光酶經過氧的催化作用,因而發光。可是水母發光靠的卻是一種叫埃奎林的神奇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遇到鈣離子就能發出較強的藍色光來。 據科學家研究,每只水母大約含 有50微克的發光蛋白質,這說明 水母就是靠它發光的。

  10. (二)水母的毒素攻擊 • 在炎熱的夏天裡,當我們在海邊弄潮游泳時,有時會突然感到身體的前胸、後背或四肢一陣刺痛,有如被皮鞭抽打的感覺,那准又是水母作怪在刺人了。不過,一般被水母刺到,只會感到炙痛並出現紅腫,只要塗抹硝炎藥或食用醋,過幾天即能消腫止痛。但是在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一帶的海面上,有兩種分別叫做曳手水母和箱水母(或稱海黃蜂)的,其分泌的毒性很強,如果被它們刺到的話,在幾分鐘之內就會呼吸困難而死亡,因此它們又被稱為殺手水母。所以當被水母刺傷,發生呼吸困難的現象時,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或注射強心劑,千萬不可大意,以免發生意外。

  11. (三)水母的毒性及體型 • 箱水母比眼鏡蛇更危險。幾年前,美國《世界野生生物》雜誌綜合各國學者的意見,列舉了全球最毒的10種動物,名列榜首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箱水母。箱水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北沿海水域。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麼大,蘑菇狀,近乎透明。一個成年的箱水母,觸鬚上有幾十億個毒囊和毒針,足夠用來殺死20個人,毒性之大可見一斑。它的毒液主要損害的是心臟,當箱水母的毒液侵入人的心臟時,會破壞肌體細胞跳動節奏的一致性,從而使心臟不能正常供血,導致人最快在30妙內死亡。 • 水母中最大的是分佈在大西洋裡的北極霞水母,它的傘蓋直徑可達2~5米,傘該下緣由八組觸手,每組有一百五十根左右。每根觸手伸長達四十多米,而且能在一秒中內收縮到只有原來長度的十分之一。觸手上有刺細胞,能翻出刺絲放射毒素當所有的觸手伸展開時,就像布下了一個天羅地網,網罩面積可達五百平方米,任何兇猛的動物一旦投入羅網,必將束手就擒。1870年,一隻北極霞水母被沖進美國麻塞諸塞海灣,它的傘狀體直徑為2.28米,觸手長達36.5米。而最小的水母全長只有12毫米。

  12. (四)水母的壽命 • 小水母的壽命不超過2-3個月,Peiagia屬及海月水母屬壽命不超過一年,而大水母目前我們的瞭解卻仍然有限。一般小型水母壽命都不長。市面上常見的無毒水母為球型水母。

  13. (五)水母生存的水質要求 鹽度比重約為1.022、酸鹼值須維持於7.5~8.2 (對酸鹼度敏感,必須隱定)、水質清砌,沒有氣泡,慢水流,不能有氣泡在主缸中,這樣會像一個個炸蛋,炸他們的表皮 水溫的要求 水溫為15-25度(水溫在22度容易繁殖)

  14. (六)水母的天敵 • 水母的天敵除了人類之外,目前已知大自然中會捕食水母的生物有: • 鯊魚:鯊魚偶爾會捕食水母,但大部分的時候不會。 • 玳瑁:目前已知玳瑁除了捕食小魚為生之外,另一食物來源為水母。 • 海龜:捕食水母為生。只是因為目前海中垃圾很多,經常發生海龜將漂浮的塑膠袋當作水母吸食而窒息死亡。 • 翻車魚:捕食水母為生。

  15. 四、覓食 • 水母大多棲息於溫暖的淺水海域,飼養時以恆溫較佳。水母會在白天光合作用結束時至海水表面進食浮游植物,飼育上食物來源較為困難;肉食型則於晚上8-12時才開始覓食,可以餵食孵化出的豐年蝦。水母除了可以餵食剛孵化的豐年蝦外,也可以餵食水蚤或輪蟲。管水母類的身體的觸手都有刺胞,可用來捕食或防禦,有些種類刺到人類時會引起劇痛。有的身體沒有刺胞,但是身體側面有成列櫛枝,是屬於櫛水母類,屬於外洋性,利用波動而游動,吞食大動物運動時會產生紅色螢光。由於水母與腔腸動物一樣有毒刺細胞,因此除了水母魚外,並不適合與其他魚類飼養在一起。

  16. 五、繁殖 • 水母基本上有無性生殖及有性生殖兩種類型,無性生殖為出芽生殖,而有性生殖會分為固著的水螅型和水母型。前期是水螅型無性生殖「無性世代」,後期則是水母型有性生殖「有性世代」。

  17. 水母跟其他動物一樣,以蒔雄結合形式繁衍後代。不過大部分的水母,在它們的生命週期,都以無性繁殖下代。水母跟其他動物一樣,以蒔雄結合形式繁衍後代。不過大部分的水母,在它們的生命週期,都以無性繁殖下代。

  18. 六、分布 • 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過兩百種的水母,牠們分佈於全球各地的水域裡,無論是熱帶的水域﹑溫帶的水域﹑淺水區﹑約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區都有牠們的影蹤。

  19. 七、種類

  20. 發水母 • 發水母(Phacellophora sp),大洋性水母,白色,觸手細長,可達二公尺,上密佈捕食性刺細胞。旁邊常有共生性水母鯧。隨黑潮由赤道向北漂移,有季節性,春夏季數量較多。游泳能力弱,常隨海流移動。

  21. 海月水母 • 漂浮於海水的表層,較為常見。雌雄異體,傘部均有四片馬蹄型的生殖線。雌水母產出的卵與精子完成受精後,孵出的幼體會著附於硬體上,並長成水螅型(polyp),每一水螅型行扁平無性的分裂而成為浮浪幼體(ephyra),隨後長成水母成體。傘徑一般為15公分,可達50公分。

  22. 桃花水母 • 通稱“桃花魚”。水螅水母,體透明,微帶乳白,觸手約256條,依長短可分為七級,由傘部的收縮及觸手的上下運動而浮沉水中。水螅體不發達,高僅2毫米,無觸手。淡水產。世界性分佈,我國在四川、浙江、湖北等地都有發現。

  23. 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在性成熟後會重新回到水螅型(Polyp)狀態,並且可以無限重複這一過程。 這種水母是唯一一種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在理論上就會長生不老的生物。燈塔水母長約4至5毫米,在20攝氏度的水溫中達到性成熟階段需要25至30天。

  24.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 是世界最毒的動物,其重要特徵是傘體呈立體箱形狀以及有四條較粗壯的觸手,它的刺細胞所釋出的毒性比眼鏡蛇還要毒,可以讓人在幾分鐘內死亡。 •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澳大利 亞箱形水母(俗稱海黃蜂)

  25. 巴布亞硝水母 • 水母體的傘呈半球狀,具有大小白色斑點。傘緣形成淺淺的傘折,不具觸手。懸垂的口腕通常呈短棒狀。

  26. 越前水母 • 又名野村水母,屬於缽水母綱(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1],是一種在長江三角洲到日本海泛濫的巨型水母,體型非常龐大,可以達200公斤(450磅),可食用[2],寬度跟一個成年人差不多[3],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

  27. 北極霞水母 • 北極霞水母北極霞水母是一種低等的腔腸動物,在分類學上隸屬於腔腸動物門、缽水母綱。水母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大約有250種左右,直徑從10釐米到100釐米之間,常見於各地的海洋中。

  28. 鬱金香水母 • 鬱金香水母澳大利亞科考隊長馬丁·裡德爾博士于2006年1月在南極也是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川之下的海底發現了這一神秘物種。這種美麗的無法言表的生命其實是一類群居的新型水母品種,粉色為雌性,無色透明的為雄性。 • 因為外形酷似鬱金香,裡德爾博士將其命名為鬱金香水母。水母是除細菌外世界上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年代久遠,而鬱金香水母距今已有15億年的生存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29. 朝天水母 • 朝天水母水母翼為圓盤狀,邊緣缺乏觸手,水母翼上有車輪狀的圖案,口脕上有8只觸手,呈花邊形狀,體內有單細胞蟲黃藻共生,常是觸手向上的,會以水母翼附著,觸手向上可以讓其中的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藉以提供水母養份。

  30. 八、參考文獻 • http://www.hudong.com/wiki/%E6%B0%B4%E6%AF%8D • http://www.aquatwn.com.tw/mav-ina01.htm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41601463 • http://www.gamez.com.tw/thread-317059-1-1.html • http://www.2000fun.com/bbs/viewthread.php?tid=2912716&highlight= • http://www.hudong.com/wiki/%E6%B5%B7%E6%9C%88%E6%B0%B4%E6%AF%8D • http://www.hudong.com/wiki/%E7%8F%8D%E7%8F%A0%E6%B0%B4%E6%AF%8D • http://www.hudong.com/wiki/%E6%9C%9D%E5%A4%A9%E6%B0%B4%E6%AF%8D

  31.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