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86 Views
世界上最难修建的铁路. 宜万铁路 全长 377 公里,总投资 225.7 亿元。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山区,遍布岩溶、暗河等不良地质,世界上最复杂的地质。全线桥梁、隧道的总长度约 278 公里,有 34 座高风险的岩溶隧道,全球铁路独一无二,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公里造价最高、历时最长的山区铁路。. 国家财政. (一)财政及其作用. 1 、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 1 )目的: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 2 )本质: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是一种分配关系 ). 请大家想一想 , 国家在财政实施之前需要做什么工作呢 ?.
E N D
世界上最难修建的铁路 • 宜万铁路全长377公里,总投资225.7亿元。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山区,遍布岩溶、暗河等不良地质,世界上最复杂的地质。全线桥梁、隧道的总长度约278公里,有34座高风险的岩溶隧道,全球铁路独一无二,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公里造价最高、历时最长的山区铁路。
(一)财政及其作用 •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 (1)目的: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 (2)本质: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是一种分配关系) 请大家想一想,国家在财政实施之前需要做什么工作呢?
(一)财政及其作用 •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 (1)国家预算:年度收支计划,即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 • (2)国家决算:上一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3、财政的巨大作用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老板,你愿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在 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地区吗? 宜万铁路
企业 以营利 为目的, 选择在 发达地 区投资 基础设施 行业特点: 资金投入大 建设周期长 投资风险大 难获较高利润 (企业不愿意投资) 市场调节的 局限性 ★财政巨大作用 靠国家财政支持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你还能举出财政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其他例子吗?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开工建设,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它北起青海省的格尔木。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到达拉萨,全长1142千米,总投资330.9亿元,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建设资金全部中央财政承担。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开工建设,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它北起青海省的格尔木。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到达拉萨,全长1142千米,总投资330.9亿元,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建设资金全部中央财政承担。
西气东输 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所建工程中综合效益最为巨大的工程。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历时15年,动态总投资为2000亿元。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所建工程中综合效益最为巨大的工程。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历时15年,动态总投资为2000亿元。
材料一:最近,一些调侃农副产品涨价的词汇很流行,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棉花掌、油你涨,这些诙谐调侃背后,反映出人们最关注最担心的话题——物价上涨。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创25月来新高,物价上涨直接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材料一:最近,一些调侃农副产品涨价的词汇很流行,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棉花掌、油你涨,这些诙谐调侃背后,反映出人们最关注最担心的话题——物价上涨。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创25月来新高,物价上涨直接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 对此,国务院出台了稳定价格“十六条”,其中包括: 其一,完善相关补贴制度。 要尽快完善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在联动机制建立之前,要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其二,全省范围内,装载运输鲜活农副产品的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 ①这里的价格补贴及车辆通行费由谁承担了呢? ——政府(国家) ②材料体现了财政发挥了什么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你能举出财政发挥促进社会平,改善人民生活作用的其他例子吗
★3、财政的巨大作用 •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首先,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这里,国家财政是如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
经济滞缓 需求不足 通货紧缩 物价下跌 经济萎缩 市场低迷 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第一种情况: 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 减少税收
经济过热 需求过旺 供给不足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第二种情况: 紧缩性财政政策(从紧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归纳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 拉动经济增长 抑制总需求,稳定 物价,给经济“降温”
90%以上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 1、财政收入 • (1)定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 (2)渠道:税、利、债、其他收入。 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 财政收入总量=社会财富总量×分配比例 财政收入与社会财富总量与分配比例有关 • 一个公式: (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影响因素(根与叶、源与流) (2)分配政策: 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分配给国家的比例越高, 国家财政收入就越多。 问题探究:分配比例是不是越大越好,国家财政是不是越多越好?
问题探究:分配比例是不是越大越好,国家财政是不是越多越好?问题探究:分配比例是不是越大越好,国家财政是不是越多越好? 分配必须适当,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财政支出(钱用在哪里) 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4)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2010年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教育支出2547.34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728.34亿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485.35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84.99亿元。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近3万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 3879.66亿元。环境保护支出1443.1亿元。资源勘探电力 信息等事务支出827.77亿元。 国防支出5182.27亿元,增长7.3%。 国债付息支出1512.36亿元,增长14.5%。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国防支出 债务支出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3%是国际公认的赤字警戒线(财政赤字 占GDP的比重)。
理解 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及其影响 要辩证地看 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手段 目的
本课知识框架 财政的含义、本质 财政及作用 财政的巨大作用(三点) 国家财政 财政收入的含义、渠道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具体用途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小试牛刀 B 1.国家预算是( ) A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C上一年度财政的执行情况 D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国 家 财 政
2.近20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专项资金累计达到了1680多亿元,中央财政的支持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减少了农村的贫困人口。这说明( ) A 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B 财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切保障 C 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财政是国家重要的行政调控手段 C
3、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下列体现财政这一作用的有3、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下列体现财政这一作用的有 • ①国家投资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 ②国家给生活贫困者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③国家投资治理大江大河,兴办农田水利设施 • ④国家发行国库券,调节经济过热(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B 4、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 ①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②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③努力搞好税收工作 ④扩大积累,抵制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