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likes | 1.01k Views
项目四 电动机正反转 PLC 控制电路的 设计、调试. 1 、理解 SET 、 RST 和 ZRST 指令,会使用 SET 、 RST 和 ZRST 指令进行简单梯形图的设计 2 、了解定时器( T )及其分类,能利用定时器( T )设计基本的定时程序或振荡程序。 3 、了解辅助继电器( M )及其分类,能利用辅助继电器( M )设计简单且典型的程序。 4 、能利用自锁、互锁方式设计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 PLC 控制系统,并安装与和调试。 5 、能利用 SET 、 RST 和 ZRST 指令设计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 PLC 控制系统,并安装与和调试。
E N D
项目四 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电路的 设计、调试
1、理解SET、RST和ZRST指令,会使用SET、RST和ZRST指令进行简单梯形图的设计1、理解SET、RST和ZRST指令,会使用SET、RST和ZRST指令进行简单梯形图的设计 2、了解定时器(T)及其分类,能利用定时器(T)设计基本的定时程序或振荡程序。 3、了解辅助继电器(M)及其分类,能利用辅助继电器(M)设计简单且典型的程序。 4、能利用自锁、互锁方式设计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和调试。 5、能利用SET、RST和ZRST指令设计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和调试。 6、能利用中间继电器(M)设计单按钮起停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和调试。 7、能利用定时器(T)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延时切换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和调试。 项目目标
本项目将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为载体,认识与体验SET、RST和ZRST指令,认识定时器(T)、辅助继电器(M)并体验它们基本应用,学习用自锁、互锁方式和SET、RST指令设计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调试,学习用辅助继电器(M)设计可暂停的单按钮起停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调试,学习用定时器(T)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延时切换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调试。本项目将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为载体,认识与体验SET、RST和ZRST指令,认识定时器(T)、辅助继电器(M)并体验它们基本应用,学习用自锁、互锁方式和SET、RST指令设计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调试,学习用辅助继电器(M)设计可暂停的单按钮起停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调试,学习用定时器(T)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延时切换正反转PLC控制系统,并安装与调试。 项目描述
一、认识与体验SET、RST和ZRST指令 步骤1:认识与体验SET、RST指令 且读且思:认识SET、RST指令 SET指令是置位线圈指令,用于对Y、M和S线圈的置位,置位后具有自动保持功能,直至遇到复位线圈指令RST。与普通线圈指令OUT相比,置位线圈指令的特点就是其保持能力。 RST为复位线圈指令,它不仅用于对Y、M和S线圈的复位,还可用于对T、C线圈和D、V、Z寄存器的复位。 项目准备
想一想 认识SET和RST指令的逻辑功能1(二分频电路1)
试一试:体验SET和RST指令的逻辑功能1(二分频电路1)试一试:体验SET和RST指令的逻辑功能1(二分频电路1) ①起动GX Developer.并创建新的工程。 ②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2所示的梯形图。 ③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观察界面是否如图4.4中的(a)图所示。 ④起动软元件测试。 ⑤使X0“强制ON”,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4中的(b)图所示。 ⑥使X0“强制OFF”,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仍如图4.4中的(b)图所示。 ⑦再使X0“强制ON”,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4中的(a)图所示。 ⑧再使X0“强制OFF”,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仍如图4.4中的(a)图所示。
想一想:认识SET和RST指令的逻辑功能2(二分频电路2)想一想:认识SET和RST指令的逻辑功能2(二分频电路2)
试一试 体验SET和RST指令的逻辑功能2(二分频电路2) ①创建新的工程。 ②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5所示的梯形图。 ③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观察界面是否如图4.7中的(a)图所示。 ④起动软元件测试。
⑤使X1“强制ON”,观察Y1、M1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7中的(b)图所示。⑤使X1“强制ON”,观察Y1、M1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7中的(b)图所示。 ⑥使X0“强制OFF”,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7中的(c)图所示。
⑦再使X0“强制ON”,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7中的(d)图所示。⑦再使X0“强制ON”,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7中的(d)图所示。 ⑧再使X0“强制OFF”,观察Y0、M0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7中的(a)图所示。
(2)认识与体验ZRST指令 全部复位指令(ZRST)的格式如下: 指令的功能是将(D1.)~(D2.)之间的元件全部复位。 其中(D1.)(D2.)表示使用软元件范围,它们可以是C、T、D,也可以是Y、M、S。但要求(D1.)和(D2.)应是同类软元件,且元件号D1小于或等于D2。
②若将X3按下,则电路中的输出端子Y0、Y1、Y2将会处于什么状态?若与PLC的X3端口接一按钮SB,试设想一下该按钮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若将X3按下,则电路中的输出端子Y0、Y1、Y2将会处于什么状态?若与PLC的X3端口接一按钮SB,试设想一下该按钮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X0、X1、X2的作用是使Y0、Y1、Y2得电,X10、X11、X12的作用是使Y0、Y1、Y2失电 X3得电,Y)、Y1、Y2都复位,按钮的作用是使输出端Y0、Y1、Y2复位。 ①前四个输出电路块中,X0、X1、X2的作用是什么?X10、X11、X12的作用是什么? 想一想:认识ZRST指令的应用
试一试:体验ZRST指令的应用 ①创建新的工程。 ②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8所示的梯形图。
③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 ④起动软元件测试。 ⑤分别使X0、X1、X2“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Y1、Y2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9图所示。
⑥分别使X10、X11、X12“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Y1、Y2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会回到刚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时的状态。⑥分别使X10、X11、X12“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Y1、Y2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会回到刚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时的状态。 ⑦分别使Y0、Y1、Y2“强制ON”,观察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9图所示。 ⑧再使X3“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Y1、Y2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又会回到刚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时的状态。 二、认识与体验辅助继电器(M) 辅助继电器相当于中间继电器,它只能在内部程序(梯形图)中使用,不能对外驱动,在梯形图中用于逻辑变换和逻辑记忆。 在FX2N型PLC中,除了输入输出继电器的元件号采用八进制编排外,其它软元件号均采用十进制来编排,包括前面学习的时间继电器和这里将要学习的辅助继电器。
图4.10所示为一三相异步电动机PLC控制系统的梯形图。输出端口Y0接正向旋转接触器线圈,Y1接反向旋转接触器线圈,X0、X1、X2和X3正反向起动和停车按钮。图4.10所示为一三相异步电动机PLC控制系统的梯形图。输出端口Y0接正向旋转接触器线圈,Y1接反向旋转接触器线圈,X0、X1、X2和X3正反向起动和停车按钮。 (1)认识与体验通用辅助继电器(M) 通用辅助继电器的元件编号为M0~M499,共500点。 想一想:认识通用辅助继电器(M) ①四个按钮中,哪个是正向起动按钮?哪个是反向起动按钮?哪个是正向停车按钮?哪个是反向停车按钮? ②电机能否在接通电源后直接由反向起动? ③电机能否由正向旋转状态直接切换到反向旋转状态? X0对应于正向起动按钮,X1对应于反向起动按钮,X2对应于正向停止按钮,X3对应于反向停止按钮 电动机不能直接反向起动。 电动机不能由正向旋转状态直接切换到反向旋转状态。
试一试:体验通用辅助继电器(M) ①创建新的工程。 ②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10所示的梯形图。 ③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观察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11图的(a)所示。 ④起动软元件测试。 ⑤使X0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M0、Y1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11图的(b)所示。
⑦使X2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M0、Y1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11图的(c)所示。 ⑧使X1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M0、Y1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如图4.11图的(d)所示。 ⑨使X3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M0、Y1状态怎样变化、相应界面是否复原成如图4.11图的(a)所示。
(2)认识与体验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 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有的元件编号为M500~M3071,它们在电源断电时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其中M500~M1023共524点,可通过参数的设定将其改为通用辅助继电器,M1024~M3071共2048点,为专用辅助继电器。 想一想:认识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 若将该梯形图程序写入PLC并RUN,当按一下与X0输入端口相接的按钮后突然电源断电,则当电源再次接通时Y0和Y1会有什么不同? Y0为ON,Y1为OFF。
试一试:体验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 ①创建新的工程。 ②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12所示的梯形图。 ③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软元件测试,体验X0能否同时起动Y0和Y1、X1是否能同时关断Y0和Y1。 ④检查PLC的“STOP/RUN”开关是否置“STOP”,然后接通电源 ⑤将测试好的梯形图程序写入PLC。 ⑥PLC的“STOP/RUN”开关置“RUN”,将输入端口中的COM和X0相接再断开,观察Y0和Y1的输出变化。 ⑦将“STOP/RUN”开关置“OFF”然后再置“RUN”,观察Y0和Y1的输出有什么变化。 ⑧断开PLC的电源然后再接通,观察Y0和Y1的输出有什么变化。 ⑨将输入端口中的COM和X1相接再断开,观察Y0和Y1的输出变化。
(3)认识与体验特殊辅助继电器(M) 殊辅助继电器的元件编号为M8000~M8255,共256点,但其中有些编号的元件没有定义,不能使用。 ①认识与体验接点型 (只读型)特殊辅助继电器 此类特殊辅助继电器的“线圈”由PLC系统程序控制自动驱动,用户只可以直接使用其接点。 M8000 为运行监视,PLC运行时为ON。 M8001 与M8000的逻辑相反,PLC运行时为OFF。 M8002 为初始化脉冲,仅在PLC运行开始的瞬间接通一个扫 描周期。 M8003 与M8002的逻辑相反。 M8011 为10ms时钟脉冲。 M8012 为100ms时钟脉冲。 M8013 为1秒为时钟脉冲。 M8014 为1分钟时钟脉冲。
想一想:认识接点型特殊辅助继电器(M) 若将图4.13所示的梯形图写入PLC并RUN,则Y0输出状态将会怎样? 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Y2输出状态将会怎样?Y3输出状态将会怎样?Y4输出状态将会怎样?若将X0与COM接通再断开,则以上输出端口会发生变化的是哪一个? Y0一直为ON; Y1为ON,当X0为ON时,Y1为OFF且以后不再为ON; Y2以0.1s的周期闪烁; Y3以1s的周期闪烁; Y4以1min的周期闪烁
试一试:体验接点型特殊辅助继电器(M)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13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观察Y0、Y1、Y2、Y3、Y4的输出状态及其变化,体验M8000、M8002、M8012、M8013和M8014的功能及应用。 Ⅳ. 起动软元件测试,使X0“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Y1、Y2、Y3、Y4的输出状态及其变化,进一步体验M8002的功能及应用。
②认识线圈型(可读可写型)特殊辅助继电器(M)②认识线圈型(可读可写型)特殊辅助继电器(M) M8030 线圈“得电”后,“电池电压降低”发光二极管将熄 灭; M8033 线圈“得电”时,PLC由RUN模式转入STOP后,元 件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将仍保持,PLC将保持RUN 时的输出。 M8034 线圈“得电”时,PLC将禁止全部输出。 M8035 线圈“得电”时,PLC将处于强制运行(RUN)模式。 M8036 线圈“得电”时,强制运行(RUN)命令。 M8037 线圈“得电”时,强制运行(STOP)命令。 M8039 线圈“得电”时,PLC以D8039中指定的扫描时间工 作。
想一想:认识线圈型特殊继电器(M) Ⅴ将X2接点接通,则Y0、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此时若将PLC“RUN/STOP”开关置“STOP”,则结果会怎样?此时若X2再将接点断开,则结果又将如何? Ⅱ若X0接点闭合,则Y0、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若此时将PLC“RUN/STOP”开关置“STOP”,则Y0、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 Ⅲ将PLC“RUN/STOP”开关置“RUN”,则Y0、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若将X0接点断开,结果又将如何? Ⅵ将X3接点接通,则Y0、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 Ⅰ若将图4.14所示的梯形图写入PLC并RUN,则Y0、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 Ⅳ将X1接点接通,则Y0、Y1输出状态将会怎样?若再将其断开,则结果又将如何? Y0为ON,Y1闪烁,当“RUN/STOP”置STOP时,输出端状态同切换前的状态; X1线圈接通时,Y0、Y1都OFF;X1断开,Y0为ON,Y1闪烁; Y0为ON、Y1闪烁,Y0为ON、Y1闪烁,STOP无效; 都为OFF Y0为ON,Y1闪烁; ①Y0为ON,Y1闪烁;
试一试:体验线圈型特殊辅助继电器(M)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14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将程序写入PLC。 Ⅳ 将PLC“RUN/STOP”开关置“RUN”,观察Y0、Y1输出状态 及其变化。 Ⅴ 接通X0,将PLC“RUN/STOP”开关置“STOP”,分别观察Y0、 Y1输出状态及变化。 Ⅵ 将PLC“RUN/STOP”开关置“RUN”,再将X0接点再断开, 分别观察Y0、Y1输出状态及其变化。 Ⅶ 将X1接点接通,观察Y0、Y1输出状态及其变化;将X1接点断 开,再观察Y0、Y1输出状态及其变化。 Ⅷ 将X2接点接通,将PLC“RUN/STOP”开关置“STOP”,然后再 将X2接点断开,分别观察Y0、Y1输出状态及其变化。 Ⅸ 将PLC“RUN/STOP”开关置“STOP”,再将X3接点接通,分别 察Y0、Y1输出状态及其变化。
三、认识与体验定时器(T) 定时器相当于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梯形图中起时间控制作用。
(1)认识与体验通用定时器的基本用法 X0接点闭合时,定时器T150的线圈得电,计时开始。 若在所设定的时长10s之内X0接点断开,则T150的值将复位。 如果X0的接点再次接通,则T150将由K0开始重新计时。 若X0接点接通时间达到或超过相应的设定时长,则T150的相应接点动作,T150的值保持设定值K100不变。 T150的值保持设定值K100不变时,若X0的接点断开,则T150的值和相关接点复位。
试一试:体验通用定时器 ①创建新的工程。 ②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15所示的梯形图。 注意:“ ”的编辑方法用“OUT T150 K100”。 ③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此时的测试界面如图4.16中的(a)图所示,T150下显示其当前值为“0”。
④起动软元件测试。 ⑤使X0 “强制ON”,观察T150下所显示的其当前值的变化。 ⑥在T150下所显示的其当前值的变化至“100”前使X0 “强制OFF”,观察相应的界面是否变回如图4.16中的(a)图所示。 ⑦重新使X0 “强制ON”,使T150下所显示的其当前值变化至100,观察此时的是否如图4.16中的(b)图所示。 ⑧再使X0 “强制OFF”,观察相应的界面是否变回如图4.16中的(a)图所示。
(2)认识与体验积算定时器的基本用法 如果X0的接点再次接通,则T250将接着前面的值继续计时,如图4.17中的③时刻至④时刻; 若X0接点接通时间达到或超过相应的设定时长,则T250的相应接点动作,T250的值保持设定值K100不变,如图4.17中的④时刻起; X0接点闭合时,定时器T250的线圈得电,计时开始,如图4.17中的①时刻所示; 若在所设定的时长10s之内X0接点断开,则T250的值将保持当前值不变,如图4.17中的②时刻至③时刻所示; 当X1接点闭合时,定时器T250才能复位,即其接点复位、定时器的值也复位为K0,如图4.17中的⑥时刻所示。 T250的值保持设定值K100不变时,若X0的接点断开,则T250的值和相关接点仍保持不变,如图4.17中的⑤时刻起。
试一试:体验积算定时器 ①创建新的工程。 ②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17所示的梯形图。 注意:“ ”的编辑方法用“OUT T150 K100”。 ③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此时的测试界面如图4.18中的(a)图所示,T150下显示其当前值为“0”。
④起动软元件测试。 ⑤使X0 “强制ON”,观察T250下所显示的其当前值的变化。 ⑥在T250下所显示的其当前值的变化至“100”前使X0 “强制OFF”,观察T250的值是否会保持,如图4.18中的(b)图所示(图中保持值为44)。
⑦重新使X0 “强制ON”,使T250下所显示的其当前值变化至100,观察此时的是否如图4.18中的(c)图所示, T250的值保持100不变,T250的动合接点闭合,以至Y0线圈得电。 ⑧再使X0 “强制OFF”,观察T250的状态是否保持,即定时器的值保持100不变,相应的动合接点保持接通,如图4.18中的(d)图所示。 ⑨再使X1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T250是否复位,界面变回如图4.18中的(a)图所示。
(3)认识与体验定时器的典型应用 1)认识与体验延时接通电路 想一想
试一试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19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起动软元件测试。 Ⅳ 使X0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M0、T0和Y0的变化,体验Y0延时导通的过程。 Ⅴ Y0导通后使X1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Y0是否断开。
2)认识与体验延时断开电路 想一想
试一试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20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起动软元件测试。 Ⅳ 使X0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M0、T0和Y0的变化。 Ⅴ Y0导通后使X1 “强制ON/OFF取反”两次,观察M0、T0和Y0的变化,体验Y0延时断开的过程。
3)认识与体验定时脉冲电路 想一想
试一试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21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起动软元件测试。 Ⅳ 使X0 “强制ON”,观察T0和Y0的变化,体验Y0定时脉冲产生的过程。 Ⅴ 使X0 “强制OFF”,观察T0和Y0的变化。
4)认识与体验振荡电路 想一想
试一试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21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起动软元件测试。 Ⅳ 使X0 “强制ON”,观察T0和Y0的变化,体验Y0定时脉冲产生的过程。 Ⅴ 使X0 “强制OFF”,观察T0和Y0的变化。
试一试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23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起动软元件测试。 Ⅳ 使X0 “强制ON”,观察T0、T1和Y0的变化,体验Y0占空比可调振荡输出产生的过程。 Ⅴ 使X0 “强制OFF”,观察T0、T1和Y0的变化。
试一试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24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起动软元件测试。 Ⅳ 使X0 “强制ON”,观察T0和Y0的变化,体验Y0上升沿触发单稳态输出产生的过程。 Ⅴ 使X0 “强制OFF”,观察T0和Y0的变化。
试一试 Ⅰ 创建新的工程。 Ⅱ 在“写入模式”下编辑前面图4.25所示的梯形图。 Ⅲ 变换并经程序检查后起动梯形图逻辑测试和起动软元件测试。 Ⅳ 使X0 “强制ON”,观察M0、T0和Y0的变化。 Ⅴ 使X0 “强制OFF”,观察M0、T0和Y0的变化,体验Y0下降沿触发单稳态输出产生的过程。
按按钮SB1时电机正向起动运行,按按钮SB2时电机反向起动运行,按按钮SB3时电机失电停止,电机停止时红色指示灯发光,正转时绿色指示灯发光,反转时黄色指示灯发光。按按钮SB1时电机正向起动运行,按按钮SB2时电机反向起动运行,按按钮SB3时电机失电停止,电机停止时红色指示灯发光,正转时绿色指示灯发光,反转时黄色指示灯发光。 任务1 一般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电路的设计、 安装与调试 步骤1:设计一般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电路 (1)设计PLC控制电路 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