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73 Views
欢迎走进生物课堂.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张 伟. 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创立了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产物.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简要过程. 苏云金芽孢杆菌. 获取. 普通棉花 ( 无抗虫特性 ). 与运载体 DNA 拼接 导入. 抗虫基因. 棉花细胞 ( 含 抗虫基因 ). 棉花植株 ( 有 抗虫特性 ). 上述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本节课解决的问题 1、如何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辨别出所需基因并把它切割下来; 2、如何将切割下来的抗虫基因与棉的 DNA “ 缝合 ” 起来。.
E N D
欢迎走进生物课堂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张 伟
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简要过程 苏云金芽孢杆菌 获取 普通棉花(无抗虫特性) 与运载体DNA拼接 导入 抗虫基因 棉花细胞(含抗虫基因) 棉花植株(有抗虫特性) • 上述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本节课解决的问题 1、如何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辨别出所需基因并把它切割下来; 2、如何将切割下来的抗虫基因与棉的DNA“缝合”起来。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简要过程 苏云金芽孢杆菌 提取 抗虫基因 与运载体DNA拼接 导入 棉花植株
专题一 第一节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讨论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讨论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环节一:知识扫描自主学习展示
自主学习展示 (1)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又称限制酶。 (2)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3)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少数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5)限制性EcoR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补充完整切割形成黏性末端过程图 EcoRI —GGATCC— —CCTAGG— —G —CCTAG GATCC— G—
难点突破1 磷酸二酯键 P G P A
难点突破2 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
EcoR Ⅰ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Sma Ⅰ 平末端 平末端
能力生成讨论 Mbol Mbol 2.5kb 6kb 5.5kb EcoRV
讨论二: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环节一:知识扫描自主学习展示
自主学习展示 来源: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 E.coliDNA连接酶 作用:只能“缝合”具有黏性 末端双链DNA片段 (1)种类 来源:从T4噬菌体中分离得到的 T4DNA连接酶 作用: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 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 “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 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比较低 (2)作用结果: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磷酸二酯键拼接成新的DNA分子 2、能力生成
E·coli DNA连接酶 或T4DNA连接酶 难点突破1 可把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 即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T4 DNA连接酶还可把平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但效率较低 T4DNA连接酶
组成 知识回顾 解旋酶催化(氢键断裂) (复制和转录) 解旋: 模板 同时进行(边解旋边复制)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复制: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 母链(旧链) 子链(新链) 子代DNA:
能力生成讨论 DNA片段和DNA片段 脱氧核苷酸连到脱氧核苷酸链上 氢键 形成单链DNA分子 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形成重组DNA分子 形成新的DNA分子
讨论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讨论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环节一:知识扫描自主学习展示
自主学习展示 (1)种类:质粒、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够在受体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同步复制 ②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以利于外源基因插入。 ③具有特殊的遗传标记基因,以利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3)在进行基因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 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因为自然存在的质粒 并不完全具备运载体的条件。
大肠杆菌及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 难点突破1 有切割位点 有标记基因的存在,将来可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鉴别。 能复制并带着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复制
能力生成讨论 酶Ⅰ —GGATCC— —CCTAGG— —G —CCTAG GATCC— G— ① —GATC— —GATC— —CTAG— —CTAG— 酶Ⅱ 目的基因 ② — —CTAG GATC— — — —CTAG GATC— — 目的基因 ③ 可以连接,因为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课堂延伸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思考: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 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具有专一性(识别序列) 切开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 限制酶 连接磷酸二酯键 DNA连 接酶 E.coliDNA连接酶 T4 DNA连接酶 种类 基因工程 的工具 结构小而稳定 能自我复制 具多个限制酶切位点 具标记基因等 条件 运载 工具 知识网络 质粒、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