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likes | 965 Views
ç¬¬å››ç« åŸå¾·å°”é—ä¼ . æœ¬ç« å†…å®¹. 第一节 分离规律. 第二节 独立分é…规律. 第三节 é—ä¼ å¦æ•°æ®çš„统计原ç†. 第四节 åŸå¾·å°”规律的补充和å‘展. åŸå¾·å°” (Gregor J. Mendel,1822-1884) åŠå…¶æ‚交试验. 从 1856-1871 年进行了大é‡æ¤ç‰©æ‚交试验。 å…¶ä¸å¯¹è±Œè±† ( ä¸¥æ ¼è‡ªèŠ±æŽˆç²‰ / é—花授粉 ) 差别明显的 7 对简å•æ€§çŠ¶è¿›è¡Œäº†é•¿è¾¾ 8 å¹´ç ”ç©¶ï¼Œæ出é—ä¼ å› åå‡è¯´åŠå…¶åˆ†ç¦»ä¸Žè‡ªç”±ç»„åˆè§„律 (Mendel’s Laws) 。. 1865 å¹´ 2 月 8 日和 3 月 8 日先åŽä¸¤æ¬¡åœ¨å¸ƒå°”诺自然科å¦ä¼šä¾‹ä¼šä¸Šå®£è¯»å‘表;
E N D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分离规律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第三节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原理 第四节 孟德尔规律的补充和发展
孟德尔(Gregor J. Mendel,1822-1884)及其杂交试验 从1856-1871年进行了大量植物杂交试验。 其中对豌豆(严格自花授粉/闭花授粉)差别明显的7对简单性状进行了长达8年研究,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及其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Mendel’s Laws)。
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先后两次在布尔诺自然科学会例会上宣读发表;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先后两次在布尔诺自然科学会例会上宣读发表; 1866年整理成长达45页的《植物杂交试验》一文,发表在《布隆自然科学会志》第4卷上。
第一节 分离规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 理特性的总称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 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植物杂交的有关符号 P: 表示亲本(parent) ♀: 表示母本(female parent) ♂: 表示父本(male parent) ×: 表示杂交,在母本上授上外来 的花粉
植物杂交的有关符号 F (filial generation): 表示杂 种后代 F1: 杂种一代 F2: 杂种二代 Fn: 杂种n代 : 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 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
显 性 隐 性
♀ ♀ ♂ ♂ P F1 F2 705 224 720 235 3:1 正交 反交
显性性状:F1表现出与亲本之一 同样的单位性状 隐性性状:亲代未在F1表现出的 单位性状 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在F2都同时表现出来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显性性状受显性因子(dominant )控制,而隐性性状由隐性因子(recessive )控制;只要成对遗传因子中有一个显性因子,生物个体就表现显性性状;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存在。体细胞中成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
♀ C c C Cc CC c Cc cc P 红花CC 白花cc 配子 C c 红花 Cc ♂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 CC、Cc、cc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红花、白花 纯合基因型:等位基因一样 CC、cc – 纯合体 杂合基因型:等位基因不同 Cc、- 杂合体
不稳定遗传 遗传稳定
三、分离规律的验证 实质: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
1、测交法 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 合个体间的杂交 所得的后代为测交子代,Ft
红花F1的测交结果推测 P 配子 测交后代
CC cc Cc cc C c C c c 红花 红花 白花 红花 白花 P 配子 Ft Cc 红花Cc cc白花 1 :1 遗传分离规律的验证
2、自交法 P F1 F2 F3 F4
3、F1花粉鉴定法 玉米籽粒:糯性、非糯性受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的,分别控制着籽粒及其花粉粒中的淀粉性质。 非糯性:直链淀粉,Wx,蓝黑色 糯性:支链淀粉,wx红棕色 F1(Wxwx)花粉— 红棕色:蓝黑色=1:1
非糯性 WxWx 糯性 wxwx F1 Wxwx
四、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1、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 2、F1形成的不同种配子数目相等, 并且两 种配子活力是一样的; 3、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 同样的存活力; 4、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显性完 全; 5、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试 验分析的群体大。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为了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选取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F2 315 101 108 32 9 3 3 1
分别按一对性状进行分析: 黄色:绿色 ≈ 3:1 圆粒:皱粒 ≈ 3:1 仍然符合分离规律 F2群体出现重组型个体 ( 3:1)( 3:1)=9 :3 :3 :1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独立分配规律: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亲本 配子 F1 ♂ ♀ F2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1、测交法 用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当F1形成配子时,不论雌配子或雄配子,都有四种类型,即YR、Yr、yR、yr,而且出现的比例相等,即1:1:1:1
♀ ♂ yyrr YyR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1 : 1 : 1 : 1
♂ ♀ yyrr YyR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1 : 1 : 1 : 1
2、自交法 按分离和独立分配规律,F2中推断 1/16 YYRR,yyRR,YYrr,yyrr→F3, 不分离 2/16 YyRR, YYRr, yyRr, Yyrr →F3, 3:1 4/16 YyRr-------------------→F3, 9:3:3:1 孟德尔的试验结果完全符合这一推论
四、多对基因的遗传 控制多对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载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都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P YYRRCC × yyrrcc F1 YyRrCc F2 27:9:9:9:3:3:3:1 64组合、8表型、27基因型
三对相对性状表现型分析 Cc× Cc Yy× Yy Rr× Rr 3红花 3圆粒 1白花 3黄色子叶 3红花 1皱粒 1白花 3红花 3圆粒 1白花 1绿色子叶 3红花 1皱粒 1白花
三对相对性状基因型遗传分析方法 Yy×Yy Rr×Rr Cc×Cc 1CC 2Cc 1cc 1RR 2Rr 1Yy 1YY 2Yy 1yy 1CC 2Cc 1cc 1RR 2Rr 1Yy 1CC 2Cc 1cc 1RR 2Rr 1Yy . . . .
总结:豌豆三对(n对)基因独立遗传 F1 YyRrCc 配子类型 8种 (2n) 可能组合数64种 (22n) F2 基因型种类27种 (3n) 表现型种类8种 (2n) 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情况下:?
杂合基F2表型 F1配子 F2基因 F2纯合 F2表型 因对数 种类 型 基因型 比例 1 2 2 3 2 3:1 2 22 22 32 22 (3:1)2 ……… n 2n 2n 3n 2n (3:1)n
五、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1、通过杂交造成基因重组,引 起生物丰富的变异类型,有 利于生物进化 2、在杂交育种中有目的的组合 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预测 后代中优良性状组合的比例
P 有芒抗病 × 无芒感病 AARR aarr F1 AaRr F2 9A-R-:3A-rr:3aaR-:1aarr 如希望在F3获得10个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aaRR)株系,那么在F2至少要选择多少株无芒抗病的植株供F3株系鉴定。
第三节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原理 一、概率原理 概率:一定事件总体中某一事件可能出现的 机率 乘法定理: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 于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加法定理: 两个互斥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是各个事件各自发生的概率之和 互斥事件:某一事件出现,另一事件即被排 斥
二、二项式展开(黑板讲) 三、X2测验(Chi平方测验) 在遗传学试验中,实际获得的各项数值与其理论值常具有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究竟是属于试验误差造成的,还是真实的差异,通常用X2测验进行判断 (O-E)2 X2 = ------------ E
有了2值,有了自由度(用df (degree of freedom)表示,df = k- 1, k为类型数),就可以查出P值。P值是指实测值与理论值差异发生的概率。例如,子代为1:1,3:1的场合,自由度是1;9:3:3:1的情况下,自由度为3,在这样的实例中,就可以说,自由度一般为子代分离类型的数目减1,即自由度 = k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