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第四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四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邓相超. 互动话题: 1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 —— 你对这两句话怎么理解? 2 .你对这个故事怎么认为?(英国前教育大臣 教育和就业大臣戴维·布伦基特 ).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一、概念 人内传播 (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 是指个人接受外部 信息并在人体内部 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感受刺激 → 神经传导 → 大脑活动 →肌 体反应. 人体有: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邓相超

  2. 互动话题: 1.“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你对这两句话怎么理解? 2.你对这个故事怎么认为?(英国前教育大臣教育和就业大臣戴维·布伦基特)

  3.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一、概念 人内传播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是指个人接受外部 信息并在人体内部 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4. 人内传播: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肌体反应人内传播: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肌体反应

  5. 人体有: 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 记忆和处理装置——大脑 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器官

  6. 二、人内传播的环节/要素 1.感觉 2.知觉——感觉的集合;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直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7. 4.概念——对同类事务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4.概念——对同类事务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在驾驭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位置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

  8. 三、人内传播的特点 1.人内传播信息处理过程不是孤立的,其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9.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10. 四、“主我与客我”理论 最早从传播学 角度对人内传播 进行系统研究的 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H.米德

  11. “主我”—— I “客我/宾我”—— Me

  12. 米德认为: (1)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13. (2)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2)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14. (3)“客我”可以改变“主我”,“主我”也可以改变“自我”,二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3)“客我”可以改变“主我”,“主我”也可以改变“自我”,二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15. ●由此看来,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了。●由此看来,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而互动的介质就是所谓的“有意义的象征符” (significant symbol)。

  16. 在这里,“有意义的象征符”可以是音声的,也可以是形象的。米德认为,“有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在这里,“有意义的象征符”可以是音声的,也可以是形象的。米德认为,“有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

  17. 五、“自我互动”理论 ●布鲁默是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他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

  18. ●布鲁默认为,人能够和自己本身进行互动,这就是人的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认识的对象中不但包括外界和他人,也包括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对自己进行审视和认识并拥有自己的观念,也可以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为。●布鲁默认为,人能够和自己本身进行互动,这就是人的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认识的对象中不但包括外界和他人,也包括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对自己进行审视和认识并拥有自己的观念,也可以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为。

  19. ●布鲁默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自我互动”是个人与他人间社会互动行为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这种反映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布鲁默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自我互动”是个人与他人间社会互动行为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这种反映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

  20. 所谓具有独自的特点,即个人会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重组。所谓具有独自的特点,即个人会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重组。

  21.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对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自我的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理论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传播不仅在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进行,而且在个人与自己本身之间进行,这就是人的自我传播,自我传播与人的其他类型传播一样,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对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自我的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理论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传播不仅在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进行,而且在个人与自己本身之间进行,这就是人的自我传播,自我传播与人的其他类型传播一样,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22. 六、内省式思考 ●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也是人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目的是完善个人的修养,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 其二,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称为 “内省式思考”。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后者。

  23. ●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无法以过去的习惯做法立即作出反应,因而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作出决策。●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无法以过去的习惯做法立即作出反应,因而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作出决策。

  24.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25. ●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26. 综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结论: ▲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一种具有独自的特殊规律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人内传播反过来会对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

  27.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概念 人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28. ●斯图尔特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斯图尔特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

  29. 对什么是人际传播最适当的理解应该是:“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对什么是人际传播最适当的理解应该是:“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

  30. ●人际传播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是在言说与倾听交替存在的对话之中,沟通心声的人。“个体间”是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深深地涉入了“我与你”的传播世界。将人际传播定位于个体间的交往,定位于个性的沟通,是基于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是在言说与倾听交替存在的对话之中,沟通心声的人。“个体间”是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深深地涉入了“我与你”的传播世界。将人际传播定位于个体间的交往,定位于个性的沟通,是基于人与人的相遇。

  31. 二、人们寻求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得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关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镜中我”理论; 4.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32. 三、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33. 4.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5.传播以单个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为主; 6.适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

  34. 四、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 1.协调人际关系; 2.交流思想感情; 3.统一社会态度; 4.支配他人行动等。

  35. 四、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1.人际传播实质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的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的程度上来说取决于他的媒体,在这里,媒体也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的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的理由就是他的传播的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

  36. 2.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通过互联网传送电子邮件等,而且这种传播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的特点,2.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通过互联网传送电子邮件等,而且这种传播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的特点, 3.除语言符号外,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空间等非语言符号非常丰富。

  37. ●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变化 人际传播所经历的三种形态及其相对应的符浩/信号——传播媒介: 面对面传播 → 语言 延时传播 → 文字 电子传播 → 电子信号

  38. 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 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39. 2.再现的媒介系统 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40. 3.机器媒介系统 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电影、电视、计算机通信等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41. 与此相应可概括为: ▲面对面传播:示现媒介系统时期 ▲延时传播:再现媒介系统时期 ▲电子对话:机器媒介系统时期

  42. “主我”和“客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而这个对话和互动的过程揭示的就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主我”同“客我”进行对话、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代表本能的、自然的、自主的“主我”同通过观察到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角色期待而后进行自我反思的“客我”,使得双方共通意义的空间扩大了。“主我”和“客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而这个对话和互动的过程揭示的就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主我”同“客我”进行对话、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代表本能的、自然的、自主的“主我”同通过观察到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角色期待而后进行自我反思的“客我”,使得双方共通意义的空间扩大了。

  43. 库利的"镜中我":   他人对我是明镜,其中反映我自身。这就是"镜中我"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① 我所想象的我在别人面前的形象;   ② 我所想象的别人对我这种形象的评价;   ③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如自豪、屈辱。

  44. ——"镜中我"是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镜中我"是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 ——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45. 查尔斯·霍顿·库利是美国 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 心理学家,也是美国传播学 研究的鼻祖。库利理论研究 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 社会化,并贯穿于他的三部 极具分量的著作: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社会组织》和《社会过程》。

  46. 库利对个体在社会整体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人性有三层意义:第一,人性就是人类的生物性与机能,即与生俱来的各种无形的冲动与潜能;第二,人性是指人类亲密联系的简单形式;第三,人性是指人类的一些特殊的社会属性。库利认为,人性最基本的本性是可教育性。在库利看来,人性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因为在人性中,无论是后天的还是先天的东西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库利对个体在社会整体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人性有三层意义:第一,人性就是人类的生物性与机能,即与生俱来的各种无形的冲动与潜能;第二,人性是指人类亲密联系的简单形式;第三,人性是指人类的一些特殊的社会属性。库利认为,人性最基本的本性是可教育性。在库利看来,人性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因为在人性中,无论是后天的还是先天的东西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

  47. 他认为社会也有三层意义:一是指社会是人类的集合体,人类的一切都是社会给予的,都具有社会性;二是社会是人际互动的介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三是社会是增进集体福利、维护集体利益的有机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与社会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也依赖个体而存在。他认为社会也有三层意义:一是指社会是人类的集合体,人类的一切都是社会给予的,都具有社会性;二是社会是人际互动的介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三是社会是增进集体福利、维护集体利益的有机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与社会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也依赖个体而存在。

  48. 马斯洛需求层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