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87 Views
故意杀人罪 主讲人 田军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说课内容.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2.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学方法. 6. 教学过程. 7. 1.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 》 第二十三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节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的犯罪 一、故意杀人罪. 教学内容处理.
E N D
说课内容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2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学方法 6 教学过程 7 1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 高等教育出版社《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 • 第二十三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第二节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的犯罪 一、故意杀人罪 教学内容处理 故意杀人罪为常见、多发的最严重刑事犯罪之一,历来为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教师应当通过深入浅出和有侧重点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故意杀人罪的概念、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等基本知识。同时注意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对刑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法律特有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法律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处理: 鉴于中专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特点,对本罪的学习内容做如下处理: • 1. 简化和提炼。本着法律辅助性人才岗位的基本需求,简化本罪的教学内容,集中力量讲解故意杀人罪的基本概念、基本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和几个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其他诸如故意杀人罪的既遂未遂、一罪与数罪、相约自杀、帮助他人自杀教唆他人自杀 、与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等问题,不讲或点到为止。 • 2.用典型案例贯穿教学,在其中穿插一些非关键性知识点,不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出现,比如 “帮助自杀”、“安乐死”等。
学情分析 • 授课班级: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12级法律事务1班 优 势 缺 陷 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浅,对高度抽象的法律,仍存在理解和记忆上的困难 对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有强烈的升学动机 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上还存在欠缺 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运用目标 • 用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分析相关案例,判定罪与非罪。 • 掌握故意杀人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刑事责任、从外观上区分故意杀人罪和其他犯罪。了解“脑死亡”、“安乐死”等社会热点。 • 引导学生认识故意杀人罪的现实危害,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 • 难 点 • 故意杀人罪的客体,对“始与出生终于死亡”标准的理解, • 重 点 • 故意杀人罪概念; •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尤其是犯罪客体 •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 从法条案例法条 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数量 教法 • 讲解要深入浅出——堕胎 • 举例要新鲜热辣 • 表达要通俗明了——死透了 教学 策略
教学过程 案例讨论——“文裕章杀妻案”VS.“美国苏珊被被拔管案. 5分钟 1 2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解析 10分钟 • 深入探究 •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25分钟 • 分析“文裕章杀妻案” 3 4 总结评价 归纳总结知识,对整个课时的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加深记忆5分钟
教学过程 (熊振林 杀8人) (邱兴华 杀11人) (杨佳 杀 6 警察 伤4人) (杨新海 杀67人,强奸23人)
教学过程 深入探究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故意 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分析“文裕章杀妻案” 一般规定 情节较轻的理解 王某某受虐杀夫案 邓铭建弑母案 安乐死问题 罪与非罪? 判三缓四的正当性? 详细讲解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尤其是该罪的客体、客观方面。 出生、死亡的标准。 不作为杀人。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学一点儿理论,懂不少知识,有很多兴趣 简化、提炼、案例化教学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主讲人 田军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