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617 Views
長鼻浣熊 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 身長 47-70 公分 尾長 50-63 公分 產地:中南美洲 為浣熊和蜜熊的同科動物,分佈於中美和南美,頭和嘴皆細長,鼻子能自由轉動,時常伸直或彎曲鼻子掘土覓食,會很小心不使鼻子沾到水。時蜥蜴、蚯蚓等小動物外,也吃食果實。 通常棲息在森林地帶,大部份時間是晝行性,夜晚會長在幾個固定的場所休息。雄浣熊除了交配期外,皆單獨行動。雌浣熊和又浣熊則形成 2-15 隻的群團活動。容易馴服,也被當作寵物。交配期是在春天,夏天則生產 2-6 胎。. 短尾浣熊 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 身長 50-70 公分,尾長 12-15 公分 產地:北美洲
E N D
長鼻浣熊 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 身長47-70公分尾長50-63公分產地:中南美洲 為浣熊和蜜熊的同科動物,分佈於中美和南美,頭和嘴皆細長,鼻子能自由轉動,時常伸直或彎曲鼻子掘土覓食,會很小心不使鼻子沾到水。時蜥蜴、蚯蚓等小動物外,也吃食果實。 通常棲息在森林地帶,大部份時間是晝行性,夜晚會長在幾個固定的場所休息。雄浣熊除了交配期外,皆單獨行動。雌浣熊和又浣熊則形成2-15隻的群團活動。容易馴服,也被當作寵物。交配期是在春天,夏天則生產2-6胎。
短尾浣熊 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 身長50-70公分,尾長12-15公分產地:北美洲 原本是生活在水邊附近的樹林的動物,築巢在樹洞內,爬樹、游泳皆拿手。主要在夜間行動,冬天會在樹洞中過冬。 雖非完全冬眠,但是足不出戶;有把食物浸在水中喜乾淨再吃食的習性,只在繁殖期才會成對,其他,無論是築巢或育兒等,皆為雌浣熊的責任,幼熊在3個月後成熟。喜食螃蟹;前、後腳有五趾,尾長,具有輪狀的黑白色帶狀條紋,腳趾長而分開,能抓住東西,原本是裂肉齒,進化而成能咬碎東西的牙齒。
熊貍 哺乳綱.食肉目.靈貓科 別名:熊貍貓科名:靈貓科學名:Arctictis binturong英名:Binturong分佈:東南地區 熊貍是一種靈貓類動物,在中國東南部森林出沒,是典型的樹棲動物,其特徵是一條能抓能纏的尾巴,在肉食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夜間活動。除了『媽媽』帶著『子女』成群之外,其餘多單獨生活。他們不善跳躍,但爬攀自如。在樹上活動時步步為營,以尾巴捲攬樹枝,輔助四足,因而能在樹冠隨意行動。雜食,吃果實、樹葉和樹芽,也吃鳥類。在飼養條件下,需要大量維生素C,否則往往出現神經症狀。一年後性成熟,妊娠其為三個月,每胎產子一至三隻。在動物園有活18年的記錄。
阿拉斯加大棕熊 Brown Bear分類: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分佈:北溫帶區形態:頭及體長140-470公分,體重65-780公斤,頸短厚,臉凹,耳小,體色由黑、暗棕、紅棕、灰棕至銀灰色皆有,肩部有隆起。習性:棲息在開闊地區包括林地,陸棲性,日行性。雜食性,以草、根、植物及各種動物為食。3-4年成熟,懷孕期180-266天,每胎1-4仔,壽命25年。
美洲黑熊 American Black Bear分類: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分佈: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至墨西哥北部形態:頭及體長1.5-1.8公尺,尾長12公分,體重92-140公斤。體色黑色最常見,亦有深棕及肉桂棕色,亦偶有胸前有白斑塊者。習性:棲息於森林及林地,擅爬樹,雜食性,以水果、植物及中小型動物為食。懷孕期210-215天,壽命32年。
黃狒狒 Yello Baboon分類:哺乳類、靈長目、獼猴科分佈:非洲赤道南邊及東非形態:體重12.3-24.8公斤。體色黃棕至黃灰色,頰毛顏色比頭頂淡,公獸有鬃毛。習性:棲息在稀樹大草原,日行性,大都為陸棲性,部分為樹棲性,成群生活,以水果、種子、樹葉、花及各種動物為食。懷孕期175天,壽命40年。
駱駝 Camel分類:哺乳綱、偶蹄目、駱駝科分佈:單峰駱駝主要分佈於非洲形態:駱駝是最大的偶蹄動物之一。胃內有很多儲水囊,駝峰儲存的脂肪佔全身的1/5,在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況下可以動用儲存的脂肪和水維持生命。習性:駱駝的主食為青草。駱駝約四歲才成熟,春季發情,妊娠期13個月。仔駝生後一、二小時就能吃乳,母駱駝一般母性很強,對仔駱駝照顧很好。
山羊 Goat分類: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分佈:與人類關係密切,全球廣泛分布。形態:體色由黑色至白色,具角或無角,因人類的育種而形形色色。習性:已馴化為家畜。
安哥拉羊 Angora Goat分類: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分佈:土耳其山區、小亞細亞及南亞一帶300-1250公尺的山地。形態:毛色因品種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有些品種有角,有些則無。頭身長100-150公分,體重40-70公斤。壽命10-15年。習性:視覺好、嗅覺佳、聽覺敏銳。生活在草木不多,岩石峻峭的地形上。覓食時有警示組織,只要警訊一發出,成群的羊就立即停止吃草,爬上峭壁,而牠的蹄很適合這種環境。2400年前即有該羊的足跡,因它能提供肉、乳及毛皮製品,所以被馴養下來,並配出許多新種。羊的身手矯健,而且具有攻擊性,對於生態的影響非常大。
疣豬 Wart Hog分類:哺乳綱、偶蹄目、野豬科形態:成年疣豬體色會有些許不同。除了背部及兩頰外,身上的毛都很稀疏。頭大且有兩對疣及獠牙。體重約75-100公斤。分佈: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之草原區習性:天熱時多躲在樹叢或洞穴中。食物以草本植物為主。懷孕期約175天。壽命約15年。
美洲野牛 American Bison分佈:北美洲棲息:草原地形態:體重約有1350公斤,背部至肩部隆起,後半身較低,頭上的角很短,耳部被濃密的毛遮住,不易看見。習性:在北美的草原上隨著季節而移動棲息。十九世紀初期約有數千萬頭,後經移民的大量捕殺,至1889年僅剩541頭,是美國西部開拓史上的悲劇動物。
梅花鹿 Formosa Deer分佈:台灣的特產棲息:山地形態:身上一年四季都有白色的斑點,鹿角有叉枝,在每年生長之前,最初為紫褐色的瘤狀物,內佈血管,上附密毛,稱鹿茸。目前被列為國際性的保護動物。習性:平常為雌鹿和小鹿生活在一起,雄鹿則組成一群,以青草、樹葉為主食。
駱駝 Camel分佈:單峰駱駝主要分佈於非洲分類:哺乳綱、偶蹄目、駱駝科形態:駱駝是最大的偶蹄動物之一。胃內有很多儲水囊,駝峰儲存的脂肪佔全身的1/5,在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況下可以動用儲存的脂肪和水維持生命。習性:駱駝的主食為青草。駱駝約四歲才成熟,春季發情,妊娠期13個月。仔駝生後一、二小時就能吃乳,母駱駝一般母性很強,對仔駱駝照顧很好。
大長臂猿 Hylobates syndactylus分類:哺乳綱、靈長目、長臂猿科分佈:馬來半島形態:腳趾2、3趾相黏而得名,為長臂猿中體型最大之一種。全身烏黑,雌雄皆有聲囊,鳴叫時聲囊如汽球般鼓大,共鳴作用使叫聲傳達數公里遠。習性:主要為雜食性,以果實、樹葉、小動物、鳥蛋為主食。樹上性很少在地面活動,擅長用手腕攀越。懷孕期長達七個月之久,每胎一子,已經瀕臨絕種。
白頰長臂猿 Chinese White-cheeked Gibbon分類:哺乳綱、靈長目、長臂猿科分佈:中國大陸、越南形態:雄性毛色全黑,兩片臉頰的毛是白色。雌性體毛為金色或米黃色,臉周圍白毛呈環狀。新生兒毛色是較淡的米黃色。習性:由雌性先開始,雌雄會輪流嚎叫,互通訊息。棲息在熱帶常青闊葉林。懷孕期200-210天,壽命約28年。
長臂猿 Gibbon分類:哺乳綱、靈長目、長臂猿科分佈:熱帶及亞熱帶雨林習性:雜食性,以水果、植物及昆蟲為主食。樹棲性。全身長有濃密的毛,毛色會因公、母及幼猴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除了有名符其實的長手臂外,嘹亮的叫聲也令人印象深刻。以家庭式的群居生活,少數哺乳動物中一夫一妻制。母猴懷孕期間約210天,產下一仔並親自照顧數個月。小提醒:目前本園有白手長臂猿、黑手長臂猿、銀長臂猿與灰長臂猿等。
褐狐猴 Brown Lemur分類:哺乳綱、靈長目、狐猴科分佈:馬達加斯加島形態:頭及體長50公分,尾長60公分,體重3公斤。體色棕,帶點綠、紅及黑色,體下部較淡,頭黑,後有一淡色斑。習性:棲息在濃密或開闊林地,陸棲性,日行性。主要為雜食性,以植物、水果為食。1.5-2歲達性成熟,懷孕期117天,每胎1-2仔。壽命18年。
褐戴帽捲尾猴 Brown Capuchin分類:哺乳綱、靈長目、捲尾猴科分佈:中南美洲形態:體重1.3-4.8公斤,頭頂有黑色短毛豎立呈帽狀,肩部顏色較身體淡,四肢均為黑色。習性:性乖巧,經訓練後能做表演或當殘障者助手,喜吹口哨及以手拍物作聲。面貌酷似孫悟空,雜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