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900 Views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名词解释 GNP 国民收入合算的 5 个总量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辨析 某广告公司购入一台小型商务车,某人为出于家庭需要也购入同款车型,则这两台车都属于居民消费,所以都计入今年的 GNP 教育投资属于投资,所以也计入 GNP 某人消费了一瓶法国产的葡萄酒,所以居民消费增加了,则本国 GNP 也增加了. 第一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商品市场的均衡可以有价格机制进行调节 总供给量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 劳动市场的均衡可以有工资机制的调节来实现 资本市场的均衡可以有利率调节机制来实现
E N D
名词解释GNP • 国民收入合算的5个总量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 辨析 • 某广告公司购入一台小型商务车,某人为出于家庭需要也购入同款车型,则这两台车都属于居民消费,所以都计入今年的GNP • 教育投资属于投资,所以也计入GNP • 某人消费了一瓶法国产的葡萄酒,所以居民消费增加了,则本国GNP也增加了
第一节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 商品市场的均衡可以有价格机制进行调节 • 总供给量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 • 劳动市场的均衡可以有工资机制的调节来实现 • 资本市场的均衡可以有利率调节机制来实现 • 货币只起交换媒介的作用
2 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 工资不一定是调节就业的有效机制 • 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 • 货币在经济运行中起积极作用 • 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所以利率机制不一定使资本市场达到均衡
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 • 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 • “简单”——考察“两部门”、“产品市场”
均衡产出的前提条件 • 简单的二部门经济 • 凯恩斯定律: --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达到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 价格具有黏性; -- 被认为适合用于分析短期如何决定收入和就业。
均衡产出 • 指和需求相等的产出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 计划收入和计划支出 • E:总需求,也就是总支出 y:均衡产出,也代表收入 • 均衡产出的条件是 E = y
均衡产出 E E=y A 100 支出 0 y 100 收入
均衡产出 E E=y IU: 非意愿存货 IU>0 A 100 AE IU<0 0 y 100 实际产出 = 计划产出(计划需求)+ 非计划存货/IU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存在一种基本心理规律:人们的消费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换言之,消费的增长率随着收入的增加呈递减趋势。
消费函数 • 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体现的就是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 平均消费(APC):在任意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的比率,APC= • 边际消费(MPC):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所带来的消费的增加, MPC=
消费函数 • 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 边际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换言之,消费的增长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渐减 。
45度线表示收支相抵线 E点为收支相抵点 当收入低于Y0, S<0,消费大于收入 当收入高于Y0,消费小于储蓄,S>0
线性消费函数 自发消费,表示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引致消费 APC = MPC =
储蓄函数 • 体现的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 • 边际储蓄MPS = • 平均储蓄APS =
储蓄函数 • 储蓄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 边际储蓄递增; • 换言之,储蓄的增长率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渐增。
消费函数 v. 储蓄函数 已知 c + s = y, 则有 APC + APS = 1 MPC + MPS =1
家户消费 v. 社会消费 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的一系列限制条件: • 国民收入的分配 • 政府税收政策 •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它理论 •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 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的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 •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的减少而降低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去难。 • “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的消费水准的影响。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 消费者的目标是在一生中进行稳定的消费。收入多的时候进行储蓄,退休的时候消费。 • 社会消费倾向依赖于人口分布。年轻人和老年人多,消费倾向高;年轻力壮的人多,消费倾向低。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 消费者的消费由可预计的长期收入决定。居民按永久收入决定消费,则收入低的时候消费倾向高于平均;收入高的时候,消费倾向低于平均。
影响消费的其它因素 • 利率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高平均消费倾向高;反之,则低。 •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大;反之,则小。 • 社会保障制度 好的保障制度增进消费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已知:y = c + i s = i i 是给定的,不随利率和收入而变化 二部门经济中,从消费和储蓄两方面看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部门 –从消费看国民收入的决定 • 已知:y = c + i 求均衡产出y?
已知: c = 1000 + .8y, i = 600
二部门模式的几何法 c+i c+i c 1600 1000 0 y
二部门模式的代数法 已知:c = 1000 + .8y i = 600 求均衡产出
总结 • 均衡收入是8000亿美元,此时s = i = 600亿美元 • 当y<8,000亿美元时,非意愿存货<0, 扩大经营; • 当y>8,000亿美元时,非意愿存货>0,缩小生产; • 所以均衡的意义在于,只有在均衡点上,生产才会稳定
例题 已知:c = 1200+.75y i = 500 求均衡产出
二部门 – 从储蓄看国民收入决定 • 已知: s = i 求均衡产出y?
s,i 已知:s=-1000+.2y i = 600 求均衡产出y? s 600 i 8000 0 y -1000
总结 • 生产小于均衡,投资多于储蓄,或者说消费大于投资,市场供不应求,要扩大生产; • 生产大于均衡,储蓄高于投资,或者说消费小于投资,市场供大于求,要缩小生产。
乘数 • 指外生变量变化对于总产出的影响。 • 前提假设: • 价格和工资是不变的; • 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 • 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对独立; • 忽略货币政策的作用。 • 用k表示乘数
投资乘数 • 指投资的变化所引起的收入的变化 • 表示为
投资乘数的原理 • 投资100万 GDP增长100万 因为MPC=.8, 所以消费增加80万 GDP增长80万 • GDP增长80万 MPC = .8, 消费增加64万 GDP增长64万 • 依此类推……
已知:c = 1000 + .8y, i = 100万 (a) (b) (a)-(b)
总结 • MPC越大,则投资乘数效应越大; • MPC越小,则投资乘数效应越小。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 代数法 • 政府收定量税t 求均衡产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 代数法 已知:i + g = s + t 求均衡产出?
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法 c+i+g s+t i+g c+i+g s+t i+g 0 0 y y
已知:i = 1000, g = 2000, t = 800 c = 1600 + .75yd 或,s = -1600 + .25yd 求均衡产出?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已知 将讨论以下乘数: • 投资乘数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税收乘数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