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30 Views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 —— 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耗电能的各种电器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 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负荷 确定额定电压的原则: 用电设备:线路额定电压 发电机:比线路额定电压高 5 % 变压器:一次侧:线路额定电压(发电机: 5 %) 二次侧:比线路额定电压高 10 %. 第二章 电力网各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参数: 电阻: 电抗: 单导线: 分裂导线: 电导: 电纳:. 几个距离的概念:
E N D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 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耗电能的各种电器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 • 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负荷 • 确定额定电压的原则: • 用电设备:线路额定电压 • 发电机: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 • 变压器:一次侧:线路额定电压(发电机:5%) • 二次侧:比线路额定电压高10%
第二章 电力网各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 • 架空输电线路参数: • 电阻: • 电抗: • 单导线: • 分裂导线: • 电导: • 电纳:
几个距离的概念: (1)导线轴线间的距离D; (2)不同材料的单股导线的自几何均距Ds 非铁磁材料单股线: 非铁磁材料多芯线: 铁芯铝线: (3)分裂导线的自几何均距Dsb 分裂根数为2: 分裂根数为3: 分裂根数为4:
(4)互几何均距 若三相呈正三角形: 若三相呈水平排列: (5)导线等值半径 分裂根数为2: 分裂根数为3: 分裂根数为4:
架空输电线等值电路: 形等值电路 • 近似模型: • 修正模型: • 精确模型:
RT jXT GT –jBT jX2 R2 R1 jX1 R3 jX3 GT –jBT • 变压器等值电路
变压器参数: 双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1. 电阻(): 2. 电抗(): 3. 电导(S): 4. 电纳(S): 5. 变比:
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1. 电阻 2. 电抗 同双绕组变压器 3. 导纳及变比:
标么制: • 基准值选取: , • 平均额定电压: • 3.15,6.3,10.5,15.75,37,115,230,345,525
第三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 电压降落:已知V2,S2
功率损耗: • 功率分布:
给定不同点的电压功率——迭代计算(精确) 给定末端负荷功率与首端电压(如给定SLD,VA) 设全网为额定电压VN; 计算功率损耗(不计电压损耗),推算全网功率分布、始端功率;(前代) 由始端电压、功率向末端推算电压降落(不再另算功率损耗),计算各母线电压。(回代) 反复迭代直到收敛(精度)、两步计算近似
节点导纳矩阵: • 特点:对称;稀疏;对角线占优;
自导纳和互导纳的物理意义 • 令 , ,则: • 当k=i时, 。当网络中除节点i之外,所有其他节点 • 都接地,从节点i注入网络的电流和节点i的电压之比,为 • 节点i的自导纳。它等于与节点i直接相连的各支路导纳之和。
自导纳和互导纳的物理意义 • 当 时,当网络中除节点k之外,所有其他节点都接地,从节点i注入网络的电流和节点k的电压之比,为节点i和k之间的互导纳。实际上节点i的电流是自网络流入大地的, • 等于节点i,k直接相连的支路导纳的负值。 • 追加支路法修改节点导纳矩阵
第四章 电力系统有功平衡与频率调整 • 系统频率取决于有功功率的动态平衡 • 三种负荷,三次调频(手段:调速器,调频器,负荷的最优分配) • 负荷的有功-频率特性 • 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
发电机组的静态频率特性 • 发电机组的静态调差系数: • 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 • 取值范围: (可调,但有限)
P PD PG(f) P’D(f) P2 B PD0 PD(f) PG P1 A O f2 f1 f • 电力系统的有功-频率特性: • 单机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 • 调频与调压的关系:先调频,后调压 • 多机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等值单位调节功率
有功功率和系统负荷在各类电厂间的合理分配 • 等微增率原则 • 负荷的合理分配:丰水期、枯水期
第五章 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 系统电压取决于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 • 无功负荷: • (1)异步电动机 • (2)变压器无功损耗:12% • (3)输电线路:35KV以下,110KV以上 • 无功电源: • (1)发电机 • (2)同步调相机 • (3)静止电容器 • (4)静止无功补偿器
系统无功功率调整:无功功率就地平衡原则 • 中枢点电压调整: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 电压调整措施: • 发电机励磁、变比、无功分布、线路参数 • 降压变压器分接头选择(升压变压器): • (1)最大负荷时: • (2)最小负荷时: • (3)分接头: • (4)校验:
并联无功补偿选择一般原则: • 静止电容器: • (1)最小负荷无补偿时,确定变压器变比: • (2)最大负荷全补偿,确定补偿容量:
同步调相机: • (1)最大负荷时按额定容量过励磁: • (2)最小负荷时按(0.5-0.65)欠励磁: • (3)变比:
串补电容选择: • 各种调压措施的比较与应用
第六章 短路的基本概念和三相短路计算 • 短路的概念,类型 • 恒定电势源(概念)的三相短路 • (1)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与非周期分量 • (2)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有效值,短路功率 • 三相短路实用计算: • (1)起始次暂态电流,冲击电流 • 计算曲线的应用: • 计算步骤:等值电路,网络变换,转移电抗,计算电抗,查计算曲线,
第七章 电力系统元件序阻抗和等值电路 • 对称分量法 • 序阻抗的特点: • (1)各序相互独立; • (2)某序电流只产生同序电压; • (3)计算不对称短路,各序单独计算,叠加; • 利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短路的原理 • 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负荷的三序阻抗 • 不同变压器接线形式和中性点运行方式时的零序等值电路 • 各序网络的指定
第八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分析计算 • 单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的边界条件,复合序网,正序电流,短路电流; • 复合序网概念 • 正序等效定则:附加电抗,比例系数 • 电压电流经变压器的相位变换 • 非全相断线的计算 • 横向短路故障,故障端口 • 纵向断线故障,故障端口 • 单相断线(两相短路接地),两相断线(单相短路)的计算,复合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