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10 Views
财政经费管理的有关问题. 2011 年 12 月 19 日. 一、我国财政投入基本情况. 二、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 “十一五”时期,国家财政科学技术累计支出 1.37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三倍,年均增长 35.2% ,明显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也高于同期财政收入 21.3% 的增幅。 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 2005 年的 3.93% 提高到 2010 年的 4.58% ,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 9.2% 提高到 12.8% 。.
E N D
财政经费管理的有关问题 2011年12月19日
二、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 • (一)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 “十一五”时期,国家财政科学技术累计支出1.3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三倍,年均增长35.2%,明显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也高于同期财政收入21.3%的增幅。 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5年的3.93%提高到2010年的4.58%,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9.2%提高到12.8%。
(二)调整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 1、完善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机制 • 2、努力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保持适当比例,其中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 3、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 4、合理安排科学技术研究与科普经费。
(三)分类管理 • 1、基本运行经费 • 主要用于从事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运行保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 在开展定员定额测算工作的基础上,2012年大幅提高了科研机构基本运行经费标准。
(三)分类管理 • 2、科研条件建设经费管理 • 主要用于支持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基础设施维修和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 • 渠道主要包括:发改委管理的科研基建;中央科学事业单位修购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专项;高校相关支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等。
(三)分类管理 • 3、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 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 开支范围: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预算执行: (1)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及时支付资金; (2)合理申请,提高执行率 (3)结存下年使用,结余按原渠道收回 (4)预算调整权限和程序 间接费用比例不能调整,出国、差旅费用只能调减,不能调增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办法正在研究修订 • 符合财政预算管理总体要求: 科学化管理(抬头看路-明确方向目标选择有效路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财政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精细化管理(低头干活-把科学化的要求落实到各环节和各岗位):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 体现自然科学基金自身特点 • 符合基础研究活动规律
三、“十二五”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总体考虑 • 要求: • 更加注重增强大局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 • 更加注重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 更加注重体现以人为本 •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 • 更加注重管理和效益
(一)实施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政策(一)实施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政策 • -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机制 • -大力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 -支持科研仪器设备研发(注,科技部的相关项目侧重有市场前景的科研仪器研发;基金委的项目侧重满足基础研究需要的仪器研究) •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统筹协调,综合集成利用 • -推进科技经费绩效评价
(二)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完善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制度(二)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完善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 (三)支持和推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 • (四)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政策,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 (五)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启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完善相关利益分配机制 • (六)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既要注重提高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又要大力支持协同创新,推动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