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32 Views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制作. 一、实训目的. (一)能够正确识读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二)能够理解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三)能够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四)能够对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进行故障检修。. 二、实训所需器材. 三、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一) 电路 特点. Y-△ 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 Y 形,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将定子绕组改成△连接,使电动机全压运行。.
E N D
一、实训目的 (一)能够正确识读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二)能够理解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三)能够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四)能够对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进行故障检修。
三、 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一) 电路特点 Y-△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Y形,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将定子绕组改成△连接,使电动机全压运行。
电动机启动时,定子绕组接成Y形,加在每相定子绕组上的启动电压只有△形联结的1/√3,启动电流为△形联结的1/3,启动转矩也只有△形联结的1/3。所以这种降压启动方法只适用于轻载或空载下启动。凡是在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作△形联结的异步电动机,可采用这种降压启动方法。
(二)电路原理图 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三)电路工作原理 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四)元器件布置图 元器件布置图1和2
(五)行线槽板和元器件的安装工艺 1.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在板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为底座中 心端。 2.行线槽及各元件安装位置应整齐、匀称、间距合理和便于更换元件。 3.紧固各元件时应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
(六)配线工艺 • 布线时线槽外导线也应做到横平竖直、整齐、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进入线槽导线要完全置于走线槽内,并能方便盖上线槽盖。具体要求是: 1.走线槽内导线要尽可能避免交叉,装线不超其容量的70%。 2.线槽外露导线尽可能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同一元件位置一致的端子 和相同元件位置一致的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要敷在同一平面上并应做 到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3.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除间距很小和机械强度很差的连接3.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除间距很小和机械强度很差的连接 导线允许直接架空敷设外,其它导线必须经走线槽进行连接。 4.各元件引出导线走向以元件水平中心线为界,以上引出线进入元件上面的走线 槽;以下引出线进入元件下面的走线槽。任何导线都不允许从水平方向进入走 线槽。 5.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牢固,不压绝缘层、不反圈、不漏铜过长。 并在线头部套上与原理图上一致的线号管。
6.一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一般不得超过两根, 如用专门端子也可连接多根。 7.布线时严禁损坏线芯和绝缘。 8.所用导线一般为软铜线,粗细由负载决定。
(七)自检方法 用万用表电阻档进行。检查控制电路时,将表笔分别搭在FU2的出线端, 读数应为“∞”。 1.按下启动按钮SB1,读数应为接触器KMY线圈并联的直流电阻值。同时 按下KMY的触头架,读数应为接触器KMY和KM线圈并联的直流电阻值。 再按下停止按钮SB2,万用表应显示电路由通到断。 2.按下KM 的触头架,同时轻按KMY的触头架,读数应为接触器KM 线圈 的直流电阻值。松开KMY的触头架,读数应为接触器KM△和KM线圈并联 的直流电阻值。
(八)故障检修 • 故障一、电动机启动(即电动机启动(即KM和KMY得电)的同时,KT线圈不能得电。)的同时,KT线圈不能得电。 • 检修方法:依据线路原理图,只要检查KT线路即可,即将一支表笔放在SB1的上端(3号线),然后用另一只表笔分别测量KT线路中的4、5以及0号线是否有断路。
故障二、电动机Y形启动后,不能转换为△形运行。故障二、电动机Y形启动后,不能转换为△形运行。 • 检修方法:依据线路原理图,KT的延时断开常闭触头使KMY失电,同时使KM△得电,所以先检查KT的延时断开常闭触头的两根线(即5号和6号线)是否有断路,如果没有,再去检查KM△线路,即7、8以及0号线是否有断路。
(十)注意事项 (九)实习内容 1.根据原理图进行板前配线。 2.人为设置故障点,并根据故障现象进行维修。 1.进行Y---△启动控制的电动机必须是有6个出线端且接法为△接的电动机 。 2.要注意电动机的Y接和△接都不能接错。 3.会正确使用时间继电器。
(十一)通电试车的注意事项 1.为保证人身安全,在通电试车时,要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一人 监护,一人操作。试车前,应检查与通电试车有关的电气设备是否有不安全的 因素存在,若查出应立即整改,然后方能试车。 2.通电试车前,必须征得教师的同意,并由指导教师接通三相电源L1、L2、L3, 同时在现场监护,绝对不允许私自通电试车。